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1页

      殷知礼误会了他的沉默。
    “走,我想去看看,今天中国交流团会怎么面对那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
    因为克里姆发表的狂妄断言,第二天交流会前来的媒体,更像一群言论自由的记录者。
    他们游荡在古堡酒店的每一条走廊、会客厅。
    见到黑发黑眼的陌生人,就会大胆的走上前说——
    “您好,我是《伦敦通讯》的记者,请问您是中国交流团的人吗?”
    “您好,律风。关于克里姆先生的观点,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您好,我们《每日新闻》特别想知道,乌雀山大桥对于中国的意义,这么贫穷的国家真的需要一座荒无人烟的大桥吗?”
    律风从早上出门,就不停的遇到记者的提问。
    交流会现场,崇尚采访自由和新闻自由。
    无数建筑师心情好,都会停下来跟记者们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然而,律风几乎被记者团团围住,铭记吴院交代,保持沉默。
    他是一个成熟的代表,不能在吴院不知道的时候,对英国媒体发表惊人言论,被英媒抓住把柄。
    律风习惯了像克里姆一样的质疑。
    中国人在埋头默默发展,却总是被这样不了解实情的人挑刺。
    即使他非常想义正言辞的告诉对方,要想富先修路,没有一条快捷便利的通路,怎么扶贫,怎么跨省交流,怎么发展经济?
    但是考虑到英国媒体经验丰富的歪曲能力,他还是算了算了。
    记者们格外执着,哪怕律风拒绝了数次,他们都还会前赴后继。
    律风能够服从命令,忍下一腔反驳欲望。
    吴赢启却忍不住了。
    “既然是英国人先动手,我们也总不能忍气吞声。”
    吴赢启说:“我跟团长汇报了,如果不好好反驳一下克里姆的观点,英国媒体肯定认为他是对的。”
    可克里姆不对。
    那些带有极端偏见的观点,并不是国际声音里的少数派。
    于是,吴赢启直接批准律风随便说,敞开说,不用局限于乌雀山大桥的数据,更不用给英国人面子!
    反正交流团的团长同意了。
    在吴院希冀的目光下,律风终于正面回答了记者们的问题。
    他说:“我尊重克里姆先生的意见,毕竟他没有到过中国,不清楚我们中国现有的工程能力。”
    “是的,我相信接下来中国交流团讲解的曲水湾大桥,会更直观的告诉各位,中国桥梁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克里姆先生的想象。”
    “虽然乌雀山冬季气温低于4℃,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低温、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桥梁的经验,乌雀山大桥的建设,也是经过了周密的测算,选出的最佳通路,所以乌雀山大桥建成之后,会成为中国繁忙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克里姆先生声称的废墟纯属无稽之谈。”
    记者听到他的话,顿时兴趣盎然。
    “那么,您所说的自古以来的经验是什么呢?”
    律风记忆里无数建设奇迹浮现于脑海。
    面对一群不是建筑专业的记者,他拥有比数据更好的例子,更符合他们的报道喜好。
    他说:“早在七百年前,中国已经有了比乌雀山大桥更惊险的桥梁,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也建成了比乌雀山大桥海拔更高的桥梁。时至今日,它们也在供无数中国人穿行,从没有人质疑它们存在的必要性。”
    “七百年?上世纪?”记者的语气尽是惊讶。
    在大多数人心里,中国落后得不可能在这两个时间点有所建树。
    他们诧异问道:“您说的到底是什么桥?”
    律风挑眉,看向古堡酒店的服务生,“能给我一块黑板吗?”
    古堡酒店观景台,聚集了不少在交流会间隙休息的建筑师和记者。
    在服务生忙碌的搬出了一块白色小黑板之后,这里涌来了更多的人。
    律风拿着笔,在众目睽睽之下,画出了两座惊险的山峰。
    他的绘画功底十分扎实,寥寥几笔,就让在场的记者,感受到了山峰的陡峭。
    “这是一座海拔两千米的高峰,而这里,是一座海拔五千米的高峰。”
    然后,律风在两座山峰旁边,画出了英国矮矮的最高峰。
    英国的最高峰上,是没有桥,也没有路的。
    它作为一个参照物,安安静静的蹲在白色黑板角落,在顶端拥有了一根对照虚线。
    律风抬手,在两千米的高峰上,画出了一条蜿蜒的曲线。
    他说:“七百多年前,中国人为了能够通过这座山,修建了一条蜿蜒的盘山桥。它宽度大约三十厘米,一边悬空,一边靠山。想要通过这段盘山桥的人,必须抓住山岩的铁索,紧贴山壁,才能通行。”
    正如他解说乌雀山大桥的开篇,记者们看他画出曲线的手,都透着诧异。
    海拔两千米,七百多年前?
    三十厘米宽的盘山桥?!
    他们仿佛在听一个神话故事,还没能从惊诧乌雀山大桥的情绪里脱离,立刻就被律风的举例,吸引了过去。
    但是,律风没有继续讲述那座三十厘米宽的盘山桥。
    他笔尖一划,在旁边五千米的高峰里,又画出另外一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