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
仁寿宫大殿内,杨广说出了自己担忧五弟起兵谋反的事,让几位心腹近臣商议对策。
如今还能对他的皇权构成威胁,对天下造成紊乱的人,便是这五弟汉王杨谅了。
杨素道:“汉王杨谅处于天下精兵之地,领地西起华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到黄河的五十二州,当年曾上奏陛下,说突厥正强大,太原即为重镇,应加强防备。陛下听从了他的话,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使太原一带,囤积的重兵,而且老陛下特授杨谅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权。”
牛弘接着道:“不错,这几年,杨谅越来越变本加厉,招纳亡命之徒,和身边的无户籍之人,将近数万人,充为亲兵,不在府兵之列,同时任命南朝梁将军王僧辩的儿子王頍为咨议参军,重用以前是南朝陈的大将军萧摩诃,一文一武,早有了谋伐之心。”
杨广有些疑虑问:“诸位可有良策,迅速平定杨谅?”
杨素微笑道:“上兵伐谋,现在陛下刚登基,天下未稳,朝堂局势尚不安定,最好能不动用兵马,将其擒拿。”
杨广询问:“哦,杨卿有办法?”
杨素答道:“不放矫诏一封,假传老陛下旨意,命人带诏书去太原,就说病情加重,召杨谅回朝,此时老陛下驾崩消息未传出,他不知真假,把握有很大,他能跟回朝来,到那时,要擒住他就容易了。”
这是一条疑兵之计,以假乱真,施展权谋诡计,骗来杨谅,自投罗网。
杨广脸上有了笑容:“此办法甚好,兵不血刃,朕就派人带着诏书前往吧。”
张衡道:“这个诏书,臣来拟吧。”
“知朕者,张衡也,哈哈——”杨广大笑起来,以为此计定能诓骗住杨谅。
其实是,杨广根本就不清楚,隋文帝杨坚与杨谅之间,早有暗语,岂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
第0148章 低武层次
隋文帝杨坚的丧礼正在仁寿宫内城紧锣密鼓地操办,由于杨广有其它政治目的,并没有把消息散出,所以,长安新城和天下各郡的百姓们,都蒙在鼓里,并不知情。
杨广派出右武候车骑将军屈突通携带矫诏玺书,带着数百快骑,前往晋阳,要召杨谅回京师。
这屈突通祖上为库莫奚种人,后依附鲜卑慕容氏,十足的胡人血统,他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武功不俗,乃是大隋一员猛将。
杨广之所以派他去,原因简单,这屈突通耿直的秉性,在朝堂有名,一直以来,并非东宫的心腹,但是屈突通有个优势,就是效忠皇帝。谁做皇帝就效忠谁,以前是杨坚,现在是杨广,有一股忠君情结。
如果杨广派宇文述、司马德戡等人去,杨谅肯定会怀疑,只能派去一个看上去中立的人,实则眼下又对他忠心耿耿,才能实施他此次的诓骗谋计。
这件事安排完后,杨广又开始了其它布置,如何回长安举行祭天大典、祭祀祖庙等,如何把自己的心腹提拔起来,削弱老旧势力的影响。毕竟许多老臣,多是效忠杨坚的,对杨广未必那样支持,甚至有些人是支持杨勇一方,他不能坐视不理,不分远近亲疏。
……
罗昭云回到临时行宫驻所,辛苦了一天一夜,总算可以休息一番,不用执勤了。
这次他的功劳,不可谓不大,首先保护了太子和小公主安危,其次,及时通知城内的人早做准备,第三带兵杀向仁寿殿。
罗昭云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也不知未来的路在哪里,历史会如何发展?
他身在历史之中,感到有些茫然,虽然知道总体的方向,但细节却完全不同,如果以为掌握的历史就能无所不能,那就是无知和找死了。
因为后世所知的历史,多数是官方史家有选择地记录,还有的是拼凑、臆测、美化、杜撰的,书本上的许多历史人物,也许跟真实存在过的那个古人,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好像后世社会中,官方公布了很多官员,如何的清正廉明,如何的刚正不阿,如何的为公为民,如何的大义凛然,如何有文化修养,呵呵,你真信啊?
罗昭云现在一步步向前走,个人力量有限,只能随波逐流,根据新形势和发展,随机应变,等待机遇到来。
不论是现在任隋官,还是以后投唐,或是自己打江山,都需要根据形势待定。
他也不确定,自己来到这个空间历史,是否还有隋末的农民战争。
当务之急,罗昭云还是在不断地储备和积累,功夫也没有落下,这次经过一番厮杀,隐隐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突破化劲了。
化劲,是以武入道的一个过程关卡,突破过去,对内劲的把握,有了全新的体会,可以全身密布气劲,虽然还挡不住兵器刺、砍,但是钝器却能被气劲卸开力量,保护自身,还能对危险有所感应,身体的敏捷度、力量等等,都有一次突破。
他觉得始终差了一点窗户纸,无法捅破,思考半天没有想通,就去找周罗睺求教,在对方所在的行宫院子里,煮酒论武,一老一小,谈的很投机。
周罗睺叹道:“其实咱们军方的武,只是低武;江湖的武,才是高武。但朝堂和江湖,两个层面,相互并不牵扯,各有各的规矩,那些古武门派,禁止让宗派内的真传门徒进入朝堂效力,也不干涉世俗皇权等;而朝廷也不会去干涉那些武功高强的宗门人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