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就是朕的大明?(为凤飞の九天的打
崇祯闭上眼,眼泪从眼角渐渐的滑落。
死亡?
他不怕!
自从登基为帝,这十多年来,每一天都是煎熬,他生怕自己死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面对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文皇帝,他不敢自称朱氏子孙!
勤勤恳恳,一日不敢或忘。
多方筹措,紧衣缩食,供养着大明四方的兵卒,甚至到现在内库之内竟无分毫!
没有后宫佳丽三千,更没有沉迷在女色,没有后宫干政,也没有宦官专权!
罪己诏下了一个又一个……
为什么?
崇祯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可当他知道自己还有不到一个月的寿命时,想着二十多天之后,自己要吊死在煤山,他甚至没有一丝的胆怯。
满满的都是期盼!
那是一种解放!
不用在没日没夜的煎熬!
“迁都有用吗?”
崇祯有些疲惫的问道。声音里就透着一股子虚弱,没有一点的生气,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说话一般……
朱明的脸缓缓的肃穆起来。
大明亡了,满清来了,历史如此,可人民呢?
三百年的大清真的带领中国走向了何方,这一点想必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朱明更清楚。
想到这里,他也有些苦涩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迁都能救了大明,又或许救不了大明,但守在北京城,是肯定会亡国的,那李自成不是人君之望,满清从改国号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觊觎九州神器,可蛮夷终究是蛮夷,难道你还想再来一次蒙元的暴政?可那个时候,谁来当太祖?”
这句话其实是很犯忌讳的,至少在这个时代,敢这么说的,没有一人。
但朱明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的思维更加的开放,也更加的平等,更重要的是,他身携祖宗群,虽然这个群里的群主以及群员都坑他,但却也让他感到优越,高人一等!
哥可是有金手指的人!
这话说起来,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正常,就像是面前的人不是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而是朱明大学的同学,在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崇祯这个时候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之中,对于朱明的话竟然没有去愤怒,或许是因为巨大的失望!
迁都有用吗?
或许有用,或许没用,但朱明的任务要求就是崇祯帝离开北京,只要离开北京,作为明王朝的皇帝来说,除了南京似乎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对于朱明来说,迁都势在必行!
可对于崇祯来说,却也未必!
人心最难测,就如同当年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明明可以和康有为,梁启超一样的逃走,流亡海外,一样的逍遥自在,可他没有!
明知道是死亡,他还是留下了!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崇祯与谭嗣同相比,这种执拗劲,丝毫不弱!
“陛下还是先好好想想吧,我先告退了……”
朱明不想逼迫崇祯帝,所以,直接以退为进的说到,同时他却没有把自己写的那些纸给收起来,更是刻意的拍拍那桌面,潇洒的站起身来。
崇祯这才有些恍惚的抬起头,看了一眼朱明,一抱拳的说道,“多谢先生……”
“王伴伴……”
“奴婢在!”
“把金鱼胡同的那处宅子赐予朱先生!”
王承恩原本佝偻的身子竟然直起来,抬起头,看向崇祯,很是有几分不相信的说道,“那处宅子可好久没有人……”
“先打扫出来暖房,其他的让内务府的人赶紧去……”
王承恩终于明白,这不是崇祯脑袋糊涂了,而是真的要把那宅子送给朱明,这才微微的应了一声,然后指引着朱明走了出去。
朱明的心中倒是不太在乎,一处宅子而已,就算是再好,他也只是住二十多天,连一个月都不到,到也没必要苛求什么!
崇祯拿着手中的纸张,颓然的坐在刚才朱明的位置,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数张纸,上面那蝇头小楷写的不咋地,可却密密麻麻的……
看着让人心烦!
心烦?
心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哦,想起来了,是自己登基的那会……
崇祯的眼神有些迷离,十多年的时光,让他忘记了自己当初很多的想法,比如登基为帝的喜悦,比如立志要中兴大明的誓言,还有什么……
不记得了!
就似乎这十多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自己竟然什么都没有做。
而天下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不是朕想要的!
这不是朕的大明!
朕的大明应该是天朝上国,灭清踏元,囊括四海,气吞八方,万国来贺,人人安居乐业,吃得饱,穿着暖,世间再无灾荒,再无饿殍……
当初自己想的是何等的激烈千古,可现在呢?
这就是朕的大明?
想到这里,崇祯把自己眼角的泪珠给擦去,曾经的理想万般美好,莫如现实的事实残酷,他朱由检还没有死,这大明的江山还要继续担着……
既然太祖成祖早就安排下了黑衣卫,那朕自然也不能颓废,凭空让人看轻了朕!
这天下还是我大明的,这天下还是朕的!
拿起朱明留下的纸张,他想要看看这朱明到底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锦囊妙计,能够令天下起死回生……
呃……
当他看到第一行的时候,眉头紧皱!
当他看了数行之后,崇祯的脸色铁青!
额头上的那条条青筋代表着崇祯内心里那几乎压抑不住的怒火!
三月初六,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
三月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北京被围。
三月十七日夜,守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外城广宁门。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
三月十九日,……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
……
二十七日起,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内阁首辅陈演、成国公朱国纯、禁卫军头领李国祯、国丈周奎、东厂太监王之心等尽皆缴纳,家产全无……
魏藻德十万两黄金……
国丈周奎,劝进,五十万两黄金,死!
……
崇祯看到这里,眼前一黑,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朕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