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伤透老臣心
听了司马懿的话,司马昭这才放下心来,郑重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守住许昌,等待朝廷撤离的命令!”
司马懿点了点头:“嗯,你只需记住,小心谨慎,不必出城作战即可!夜深了,为父要休息了,你先下去吧。”
“孩儿告退!”
次日清晨,司马懿便带着三万兵马以及准备好的粮草进军豫州。
许昌位于颍川郡,颍川郡其实也是隶属于豫州的,而此次司马懿要去的地方,乃是豫州的汝南郡。
当年东汉最鼎盛时期,人口有五六千万,南阳郡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达到两百万之巨,而这汝南郡则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也有一百多万。
这二郡位于同一纬线上,温度适宜,郡内多是平原地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也因此这二郡的人口才能分别位列天下第一和第二。
要不是汝南郡的土地面积只有南阳郡的一半大小,估计南阳天下第一大郡的名号就要拱手让给汝南了。
只不过豫州这些年的人口大量流失,早已经没有了东汉时期繁荣的景象。
不过汝南郡的底蕴还在那里,由于拥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所以豫州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汝南郡。
汝南郡的治所,位于淮水分支澺水不远的平舆县。
司马懿率兵往东南方向,沿澺水进军,不过五天时间便抵达了平舆县。
平舆城下,豫州刺史满宠亲自出城迎接司马懿,望着前方带兵赶来的司马懿,满宠迎了上去:“仲达,你可算是到了!”
司马懿翻身下马,对着满宠拱手道:“见过满刺史!”
司马懿贵为一方都督,手握重兵,可在满宠面前,却还是毕恭毕敬,执后辈之礼。
这满宠的辈分极高,东汉时期便任郡督邮,以法治严明而闻名,以后来曹操得到兖州,征辟满宠为从事,迁都许昌后,又任许昌县令。
到了赤壁之战时期,满宠又从文官调到了武将上面,跟随曹操出征,后来一直负责都督豫州的军政事务。
当年跟随曹操打天下的老人基本上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满宠是少数几个幸存下来的,是以司马懿对其非常敬畏。
满宠如今年近过七十,不过身体却非常硬朗,历史上他活到了242年,在三国时代算得上一个寿星。
满宠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来,仲达你旅途劳顿,先入城休息去!”
“满刺史请!”
二人联袂来到城中,司马懿见到了城门口负责巡逻的士兵。
士兵的铠甲,刀枪都是上品,衣甲鲜艳是新的,兵器蹭的雪亮,非常锋利。
只是士兵却不怎么样。
一队十人的巡逻队伍,大多都是十四五岁稚气未脱的少年,或是四五十岁头发花白的老卒,青壮只有一个,走起路来一跛一跛还是个瘸子。
众所周知,士兵的年龄一般是十八岁到三十五岁最好,低于这个年龄便是少年兵,超过这个年纪,便是老卒,士兵的战斗力便提不上去。
司马懿见此脸色一僵,对着满宠问道:“满刺史,城中有多少兵马?都是这样的吗?”
满宠叹了口气道:“这些年豫州可以抽调的青壮都已经被抽空了,每个家庭现在都只有一个男丁,甚至有的都没有男人了。我遍寻豫州,才凑到八千人马,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
见满宠有些气馁,司马懿笑了笑说道:“没关系,青壮精锐有其用法,老弱病残,也有老弱病残的用法,这些人也能派上用场。”
“那就好!”满宠点了点头,请司马懿入城。
用过饭后,司马懿对满宠说出了曹睿下令北迁之事。
听了司马懿的话,满宠大惊失色:“你说什么,陛下要放弃黄河以南之地,迁移到河北?”
司马懿得知江夏陷落之后,便派人通知满宠,让他在汝南召集兵马,囤积粮草。满宠只道司马懿是要来帮助自己镇守豫州,却不想带来的竟然是这个消息。
满宠坐在座位上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他是三朝元老,一点一滴看着曹操将大魏建立起来,一步步走向兴盛。兖州,豫州是他看着强盛起来的,如今这些地盘居然要拱手让给大汉了,这就好像是眼睁睁看着孩子自己出世的孩子送给别人。
满宠眼下的心情可想而知有多么糟糕。
司马懿见满宠如此悲伤,劝说道:“满刺史,你也不必如此,诸葛亮已经拿下江夏,若强行镇守豫州,只会白白葬送兵马,不如收缩战线,放弃黄河以南之地,退往河北,将来还是有反攻的机会!”
满宠急道:“你这不是来了吗,诸葛亮也只有四万余兵马,咱们三万多人,据守城池,未尝不能挡住他!请你上书陛下,让他收回成命吧!”
司马懿苦笑着摇了摇头:“平舆城虽然高大坚固,但终究还是夯土城,蜀军若用回回炮进攻,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我军与诸葛亮兵马虽然相差不了多少,但战斗力却差上许多,而且蜀军猛将众多,又有骑兵,纵然是我,也不敢说能保持不败。
若我这支兵马被灭,到时候就算想要退到河北,只怕也难了。”
听了司马懿的话,满宠这才明白,北迁之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由得苦笑道:“我一步步跟着太祖皇帝的脚步,看着他三征张绣,讨吕布,灭袁术,战袁绍,看着太祖皇帝将大魏建立起来。想不到如今,我大魏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司马懿对着满宠说道:“满刺史,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只是诸葛亮即将率兵杀来,豫州百姓多在汝南,还请您将他们向北迁移,这些百姓可不能留给蜀国。
若直接告诉百姓,迁往河北只怕百姓不愿,可跟百姓说,以后豫州烽火连天,先让他们前往兖州居住,朝廷在兖州准备了大量的田地,到了兖州之后,在设法将百姓迁移河北。而我在此地拖住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