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三十六章 朝会

      紫禁城中极殿的御座上,头戴乌纱折上巾,身穿圆领窄袖,上绣龙纹常服的崇祯正襟危坐,面无表情的看着大殿内的文臣勋戚,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举行朝会,温体仁为首的几名阁老,各部侍郎以上三品文官,英国公张惟贤为首的勋戚全部与会。
    户部尚书侯恂正在奏报本部事物,与其说是奏报,不如说是大吐苦水,崇祯七年他接任毕自肃出任户部尚书以来,算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省除了连年的大旱之外,更是流贼肆虐已久,朝廷首先要派官军围剿流贼,次要下拨钱粮赈济灾民,恢复生产,这几个省的税赋不上交也罢,户部更是要下拨大批的钱粮给他们;更别提还有辽东这个无底洞,现在朝廷驻守辽东的官军名义上已达十八万,人吃马嚼,每年所费达几百万两,这几百万两里到底有多少进了辽东军阀们的腰包,这个就很难说了,朝廷是哑巴吃黄连心里有数,为了防备建虏,硬着头皮也要满足这些军头们的胃口。
    说道最后,侯恂苦着脸禀道“现今户部库房存银仅有二十万两,各地督抚总兵要钱的文书铺天盖地,臣已是心力交瘁,实是有心无力了,为今之计,只有加派剿饷一途,旦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做主,只能恭请圣裁”
    崇祯开口道“卿所言之剿饷是何途径?说来听听”
    侯恂迟疑了一下,开口道“起奏陛下,臣今日之言乃一心为公,如果圣上采纳臣之愚见,臣恐民意汹汹,为千夫所指!”
    崇祯温声开口道“只要一心为公,卿不必顾虑过多,奏来便可,至于采不采纳,朕自会斟酌”
    侯恂施了一礼,开口道“所谓剿饷,臣想从四个途径征收其一是均输,按大明耕地面积平均摊派,每田一亩,派米六合,每米一石,折银八钱,仅此一项每年可折银一百九十万两;其二是溢地,万历六年至十一年全大明耕地面积清丈后新增至耕地,以前加派辽饷时并未加派,此次一并加派,可得银四十万两左右;其三是寄学监生事例,现我大明有为数甚众的官宦富商子弟,在家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据臣所知,有很多人对国子监生员之名号甚是有兴趣,臣建议以一定数额之财物换取监生之名号,想必响应者不少;其四是裁撤驿递,臣估算裁减全大明驿站后可节省二十万两开支,综上所述,如臣之建议得我皇上采纳,共计每年可得银三百万两左右,足可大大缓解目前之危机。”
    侯恂的奏报刚刚完毕,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出列奏道“起奏陛下,臣反对户部之言,兵兴以来,辽饷、练饷计亩日增,百姓苦不堪言,户部今又进均输之说,必将加重百姓之困苦,陕西流贼之起因天下皆知,户部难道是怕造反之贼还少吗?!”说到最后,声色俱厉。
    崇祯眉头微微一皱,开口道“侯卿之计乃是以本部事物为出发点,本意是为朝廷解忧,黄卿不必扣帽子,既然黄卿不赞成户部之策,那卿有何高见,讲来听听”
    黄道周思衬一下后禀道“臣以为如今之计,莫过于恢复太祖高皇帝之屯田制,兵卒日常为农,战时为兵,以其耕种田地养其家人,如此即可不加赋而兵自足!”
    兵科给事中常自裕出列奏道“少詹士之言虽是有理,但您想过没有?现今流贼肆虐,兵荒马乱,又值旱情四起,民心惶惶,官军四处征战,哪有足够的兵力保障一方平安?那样如何屯田耕种况且耕种田地需要大量的钱粮与耕牛,现今国库空虚,朝廷如何拿的出来?就算您所言之策能够施行,可远水不解近渴,等屯田之事功成,恐怕流贼已打到京城了!剿贼需兵,用兵需饷,圣上所需乃解当前燃眉之急,而不是大谈将来不可见之事!”
    黄道周哑口无言,他是文学大家,做学问之人,但治国理政并非长项,刚才只是听到侯恂要皇帝加派剿饷,如此定会让百姓更加困苦,所以才出列反驳,现下听常自裕之言,自是感觉到自己过于理想化了,他心底甚是坦荡,冲皇帝施礼完毕,又向常自裕拱手施礼,常自裕敬他的学问,连忙还礼。
    崇祯示意二人退回班列,缓缓开口道“卿等皆是为朝廷着想,朕心里明白,如今国难当头,众卿自当畅所欲言,为大明出谋献策,而不是尸位素餐,整日只想谋一己之私利。去年朕谕令勋戚之家捐助朝廷,至今已快一年,可惜的是无人响应,尔等世受大明两百年之恩,至此生死存亡之秋,竟是全无公忠体国之心,朕甚为失望!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广之督抚,也曾下令让当地士绅捐助,遗憾的是一分未得,朕想起此事,有时会暗暗发笑,流贼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贼破府灭县后,尔等的万贯家财全为他有了,怎地如此之愚呢?钢刀架到脖颈上时才后悔,当初就该捐资助国,剿杀了这等贼寇,就不至于有今日灭门之祸了,有些人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朕在这里也说一句,尔等好自为之,朕有信心剿灭贼寇,到那时,谁为朕出力,谁冷眼旁观,朕自会给尔等一个交代!”
    大殿中的众臣听到皇帝一针见血的话语,个个将头低下,有的人心中惭愧,有的人则是暗中不屑。
    崇祯将各人的神情看在眼里,心中失望之极,他继续说道“贼定要剿灭,剿贼就要朝廷出重兵,粮饷如果不出自民间,那就要出自国库和内帑,如今国库空虚,尔等心中自是惦记着朕的内帑了,呵呵,尔等放心,大明是朱家的天下,朕自不会做守财奴,也不会等到身死国灭之时还守着一大堆无用之物,朕与你等不同,朕心里清楚,有的人根本不在乎大明的存亡,对他们来讲,大明亡了,不过换个主子而已,但是他们就没想想,假如换了主子,新主子还如同大明一般善待他们吗?哼哼,流贼也罢,建奴也罢,皆是率兽食人之辈,如果真有那一天,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罢,崇祯起身拂袖而去,王承恩急忙跟着离去,留下殿中目瞪口呆的众臣,虽然众人都知道皇帝脾气急躁,但从未见他说过如此重话,从皇帝刚才的态度判断,他已是愤怒之极,话语直指人心,直接打脸,首辅温体仁叹了一口气后开口道“我等让陛下失望了,都各回署衙忙去吧,陛下之言没事的时候也想一想,我劝诸位,还是少一些小心思,多为大明江山考虑吧”,众人皆呐呐不能言,各怀心事散去。
    回到武英殿后,崇祯冷静下来,坐到御案之后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在他的布局当中,陕西是最重要的一环,现在洪承畴正带兵与在陕北一带活动的李自成交战中,洪承畴麾下有曹文昭、曹变蛟、左良玉等猛将,更有吴三桂、祖大乐的辽东骑兵助阵,虽然短时间内剿灭不了李自成,但至少能将其阻挡在陕北一带,不使其流窜到他处;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了,孙传庭已经在陕西腹地西安站稳脚跟,重新分派田地等同于后世的打土豪分田地,这是获取民心的最基本的举措,朱振卿派去协助他的皇庄管理局的人员,首先会把打井的事做起来,争取让打井队的规模迅速扩大,以应对旱情,再就是等粮食出产后,把新式军粮做起来,免去从京师长途运输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再就是能给洪承畴的大军补充,孙传庭抄没家产得到的银两,也能迅速发放到两人手下的官军手里,有了充足的粮饷,相信官军士气会极大提升,如果再有阳奉阴违,不服号令者,相信以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手段,足可以收拾。现在活跃在豫楚交界地带的高迎祥和拓养坤是大明最大的威胁,卢象升虽然能力出众,忠心耿耿,但手下兵力单薄,骑兵太少,对阵流贼,虽能击败,但无法歼灭,跑不过人家啊,高迎祥部下多骑兵,每次迎战都是以流民组成的炮灰为前阵,只要见官军势猛难以抵御,就会果断放弃那些炮灰逃跑,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裹挟新的流民围攻府县,卢象升只得率部下四处灭火,无法伤其根本,现在有了祖宽、李重进两队关宁骑兵的协助,情况应该有所改观,但辽东兵马不听号令由来已久,卢象升不像洪承畴和孙传庭那样果断狠绝,他对部下太过优容,能不能掌控的住辽东二将还是个问号。再说高迎祥等人就是到处劫掠府县,等官军赶到,他就开始流窜,卢象升的天雄军虽然能征善战,但出自河北之地,不善山地作战,加之粮草难以及时供给,所以只能望山兴叹,看来有必要派一只惯于穿山越岭的军队去助阵了,想到这里,朱振卿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哗变,后被洪承畴安抚后驻扎在樊城一带的六千川兵,当初被洪承畴暂留在兵营的贺人龙已经跟随他去了陕北,后来兵部以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为四川援剿总兵,统帅这六千川兵,朱振卿决定将这只川军划归卢象升统领,川军吃苦耐劳,虽然军纪不算好,但战力还是不错,并且精于山地作战,在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之地能一展所长。
    想到川兵,崇祯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后世鼎鼎大名的女英雄的形象秦良玉!这是中国历史里唯一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借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的女子,更难得的是她对明廷的赤胆忠心,崇祯十五年在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因朝廷粮饷匮乏,秦良玉竟毁家纾难,用自己家里的钱供养官军,抵抗流贼,崇祯在后世读到这一段文章时,也不禁被这位女中豪杰的胸襟气度所折服,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她的丈夫、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侄子先后都为国捐躯,称得上满门忠烈,这样的英杰,因为性别的缘故,在历史上并不被那些手握重权的庸官所重视,为国四处征战,却屡屡被刁难轻视,以至于满腔报国之志无从施展,知道南明隆武时期才被封侯拜将,但为时已晚,女英雄已经垂垂老矣,南明覆灭后,秦良玉拒绝降清,最终归隐山林,得了个善终。
    现在的四川巡抚邵捷春为官平庸,胆小懦弱且不知兵,对秦良玉一直比较轻视,对她的建议一概不理,这样的人不该窃居高位,四川现在虽然比较平静,因为地势险要的缘故,流贼一直没有进攻蜀中,但后期李闯和张献忠先后进入蜀中,祸乱川蜀大地,这都是四川缺乏一个干练知兵之人担当指挥之责的缘故,像邵捷春这样的庸才应该挪挪地方了,至于谁接任四川巡抚一职,崇祯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耿直但有点任性的大臣,崇祯五年因孙承宗被迫辞官而受到牵连赋闲家中的傅宗龙,这是一个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会阿谀奉承的直爽之人,仗义敢言,曾经在崇祯面前为穷苦百姓说话而被皇帝所厌,因其性格过于直爽所以不被朝臣所喜。崇祯自是知道傅宗龙被李闯擒获,最后骂贼而死,是个忠肝义胆之人,这样的人在自己前世的历史中不被赏识,现在自己作为穿越者来到这个世界,当然不能埋没其才。
    再就是即将到来的崇祯九年,山东、河南等地旱情严重,多个府县粮食绝收,饥民遍地,举家逃荒者数不胜数,这些饥民成了流贼最好的兵源补充所在,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事情,大旱是天灾,人类无法控制,但人祸可以预防,办法就是用粮食稳住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跟随流贼反抗朝廷;现在必须未雨绸缪,尽自己最大努力预防惨剧的发生。
    还有就是火铳的生产,自从军器监听从自己的意见,实施流水线生产,加上各种奖励机制施行以来,各种兵器的产量大增,在毕懋康等人严格监督下,质量也是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目前月产精良火铳五百杆左右,其余的刀枪箭矢无数,朱振卿已下令孙应元,将勇卫营火铳手扩充至一千人,其中新产火铳七百杆,其余的三百杆也是经过了精心挑选,杆杆精良,崇祯下令以后生产出来的火铳,全部由勇卫营接受,争取尽早内把火铳营扩大到两千人的规模,因为崇祯九年建奴将会破口而入,威胁京城的安全,崇祯准备在宣大一线给与建奴以沉重打击,削弱其有生力量,减轻辽东防线的压力,逐步减少辽饷给朝廷带来的沉重负担。
    沉思半天过后,在崇祯的吩咐下,一道道旨意拟好,送到内阁用印后,然后全部由锦衣卫快马送往各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