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
说话的是首辅温体仁。
此刻的老温神情肃穆,刚才还在带头反对建祠的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臣附议!”
“首辅之言有理,英烈祠应当即刻修建!”
“此事臣无异议!”
“臣赞同首辅所言!”
一时之间,刚刚还在反对立祠的众臣纷纷表态支持崇祯的决定。众人瞬间都已明白,只有英烈祠建起后,自己才有享祭的机会,不建祠难道让朝廷去你家祖坟上祭祀不成?
至于是和那群粗鄙之人同在祠中,权当是文臣手下的护卫好了。
对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青史留名的执着追求,后世很多人表示理解不了,认为所谓的名声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远远不如金钱ěu实惠。
但实际上只要你人生经历越丰富,对历史知道的越多,你就会发现,如果你的祖先是一个名人,那你的境遇和心气完全不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如果你遇到一位姓范的人,哪怕是路人,对方自称是被誉为千古文人楷模的范仲淹的后代,大部分人心中肯定会肃然起敬;那是不由自主的敬意,是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的尊敬。
若是你的先人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相信你在众人面前会绝口不提。人自宋后耻姓秦,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入英烈祠祭祀虽然达不到范仲淹那种高度,但比老死之后埋在祖坟要荣耀无数倍。就比如后世,你愿意死后自己买墓地还是愿意葬在八宝山各命公墓?
崇祯笑眯眯的看着群臣,开口问道“适才众卿还在极力反对此事,现下为何又改了主意?这是何原因呢?”
温体仁义正辞严的开口道“老臣细细想来,圣上适才所言甚是有理!不能让为国捐躯的忠义之士魂魄无处安放!更不能使其身后无人祭奠!圣上之言使老臣为之动容,故臣改弦更张,支持圣上之决定!”
温体仁最想身后能进入祠中,并且他认为在群臣中,他是最有把握的一个。
他已经看明白了,入祠的关键就是皇帝,皇帝的赞成和反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己已经年过六旬,还不知在首辅的位子上能坐多久,英烈祠开建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工的。选址、造价、形制、材料、人手等都要商讨后才能动工,谁知道何时建完?要是没建完自己的首辅不干了怎么办?趁着皇帝信任自己,得赶紧促成此事,尽量争取入祠的资格和机会。
至于谥hào的话,自己虽当不得文正,但凭着对皇帝的忠心耿耿,文忠二字总该当得吧?
谥hào是朝廷对重臣一生的盖棺论定,温体仁已经想不起来,已经有多少年没听到有文臣得谥了,要是自己有个相称的谥hào,子孙后代该是多么的自豪啊。
刘宇亮奏道“文武之配方能相得益彰,也更能彰显英烈祠教化世人,为后世师表之功效!圣上此策甚佳,老臣万分赞同!”
崇祯伸手止住正要慷慨激昂发表看法的群臣,正色道“既然众卿都已同意,那工部择日着手选址,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工兴建,所需钱粮朕自内帑给与!稍后内阁行文晓谕天下,以此激励官民之心!”
温体仁和工部尚书范景文施礼接旨。
英烈祠一事终于定了下来,虽说中间文臣们从中阻挠,但结局却是更加完美。
自陕西流贼纷起后,被流贼攻破的州县官员,几乎全部选择了阖家与城俱亡。这份悲壮虽有无奈的成分,但也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骨气,不管他活着时是不是贪官,但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为国献身。
人除生死无大事。危急关头选择勇敢的面对死亡,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大部分人根本做不到。
这样的人值得后代祭祀,其遗留下来的风骨、精神正是华夏脊梁的组成部分。
崇祯微微侧头看了一眼李二喜,李二喜会意之后扬声道“肃静!圣上还有话说!”
大殿内嗡嗡的声音顿时消失,正在小声交谈的群臣安静下来。
崇祯出言道“刘卿,本朝自太祖创建国子监以来,两百年间为大明培育诸多人才,其作用无可替代。朕受命统御天下,适逢局势动荡,因此更觉人才之宝贵,故欲重修太学。只是现下国子监境况如何,朕不得知;刘卿执掌礼部,应对此知之甚详,卿何以教朕乎?”
刘宇亮执掌礼部已有三年,不出意外的话,只要内阁中有空缺,他就会顺理成章的入阁参与国事。平日里他的言行举止已经俨然以阁臣自居,在群臣中声誉不佳。
他见皇帝问话于是出列回禀道“启奏圣上,太学自创建以来,历代先帝俱是重视异常,屡屡拨银扩建学舍,广招天下名师任教,此风至正统年间达到鼎盛!”
崇祯点头道“卿之所言朕亦知晓,朕想知太学之现况,诸如师资生源、学风文气等等,卿可简而言之!”
刘宇亮被皇帝打断讲话后略显尴尬,但他很快调整过来,继续道“那臣就简短解说!自景泰年间开纳捐入监之风后,监生中富家子弟日益居多,其文风比之从前则是大有不如,现今更是成为府县富户聚集之所;生员年长者足有五旬开外,平素更是走马章台,聚众饮酒作乐,行举间斯文扫地,实是愧对太学生之名誉!”
作为正牌进士出身的刘宇亮对此当然看不惯,但他也不好直接指出,正是皇帝前几年因为军饷不足用,才下旨扩大纳捐生员的比例,因纳捐生挤占正规监生的名额,导致了整个国子监生员质量严重下降。
温体仁站出来奏道“启奏圣上,国子监现状堪忧,各地举子往来京师,皆避门而过,远非当初以入内观瞻为幸事之盛况;圣上今欲重整国子监,臣恐其积重难返,空耗财物!”
其余诸臣也纷纷发言,表示现今科举已占主导地位,国子监便如鸡肋一般,实无必要再投入人力物力重整。
可崇祯不这么想。
在他的计划中,国子监以后将成为与科举分庭抗礼的所在。
今后选官用官不再只局限于会试出身,太学生也会具备出仕的资格。
这样就会自然的抬高国子监的地位,举子生员不再是只能指望科举中第才能为国效力。
当然,这样做只是手段,崇祯的根本目的是想改变当今读书只重儒学的风气。
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诞生出更为先进的理论,来取代许多陈旧腐朽的所谓圣人之言。
抬高国子监规格的举措不会受到太大阻碍,因为数千举子,会试中榜只有数百,大多数人起码三年内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只要国子监地位大大提高,恢复到国处时的盛况,那许多名réndà儒就会闻风而至,之后再辅以严格的学规制度,那监生的学识和眼界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来出仕为官也将会逐渐改变现有的官场风气。
要想改变只重儒学的风气,那就要把各学派中的精英请入国子监任教,让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和交流中,用各种学识和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打磨,来打破许多墨守成规的腐朽风气。
至于教师的人选倒是有不少。
朱之瑜是崇祯想到的第一人选,曾被喻为文武全才的他现在应该还在松江府,跟着他长兄朱启明混饭吃;以朱之谕的才学,放出去为官着实可惜,不如放在太学中传播他的学识。
宋应星是一个。
自从被崇祯派人接到京师后,宋应星全家数十口人被安置在刘朝的皇庄里。崇祯特地指示刘朝,给宋应星专门划出一块场地,建造好他想要的所有设施,为他所有需要的材料,并从皇庄的孤儿中挑选一些头脑灵活的孩子跟在他的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当然了,宋应星的一应花销全部由崇祯从内帑中划拨,其实也花不了多少。
皇帝的做法正是宋应星梦寐以求的。
他的种种想法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实现,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施展了。
至于宋应星的职衔,崇祯暂时没给,宋应星的头脑和智慧不适合在官场,而是在他为之沉醉的各种奇思妙想中。
等国子监重整之后,先给他太学博士这个从八品的职位,日后再慢慢拔擢。
并不是每个生员举子都只爱八股,很多人对杂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只要太学里有专门教授杂学的,相信会有不少人投入宋应星的门下。
方以智和陈子龙也是教师的绝佳人选,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当官太可惜了,国子监才是他们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传播出去的最好渠道。
崇祯本打算将自己看好的这几个人安排到皇庄里,去教授那些孤儿。
后世有句话,在白纸上才可以画出最好的画。
可后来崇祯放弃了。
这些人都相当于大学教授一级的,你安排人家去给不识字的孩童开蒙,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吗?
王阳明一派的徒子徒孙中也有不少杰出的人才,到时遣锦衣卫南下查访后请来就行。能将阳明先生的学说广为传播,相信每人会拒绝这个youhuo。
至于后世鼎鼎大名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现在都太年轻,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没完全形成,其学说尚在胎中;何况黄、王二人俱是东林一脉,崇祯对此抱有很深的戒心。
遥远的欧洲现在虽还不算强盛,但各种开挂式的创新已经露出了苗头,很多人才慢慢开始崭露头角,但在本国之内还未引起很高的重视。
崇祯已给郑芝龙下旨,命其从数万里外的泰西之地来大明的商船中悬赏重金寻求人才。但凡在泰西各国有名气的人物及其著作、实物,一旦来到大明,朝廷会即刻给与贵族头衔和每年五千两银子的薪酬,其产品专利的付费使用将得到大明朝廷的保护;只要有人能说动这些人才前来大明定居或游学的,每引进一人便赏引荐人白银三千两,其在大明的商务活动更会得到诸多优惠。
崇祯知道这个时代大名的所有人并不知道什么叫专利权,所以他在旨意中嘱咐郑芝龙,这一条一定要给泰西商人交代清楚,不可遗漏。
现在的西方正是科技bàozhà的世代,许许多多天才正在脱颖而出。崇祯虽不清楚这个时期的西方科技巨匠的姓名,但广撒网多捕鱼还是可行的,哪怕花费三万两引进十个人中有一个是人才,其随后产生的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
给人才开出的薪酬非常具有吸引力,更能打动他们的相信应该是贵族的头衔,在名利的双重youhuo下,应该能成功吧。
后世有句口hào非常有道理,人才最重要,财富也是靠人才创造出来的。
这都是未知的事了,虽然赏格发下,但能不能成还要看天意。现在先把国子监重整再说,人才可以慢慢查访,重要的是将要施行的措施。
于是崇祯开口道“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学府,乃是为国聚材之地,不可使其荒废!朕打算兴利除弊,重兴太学!诸卿家子弟皆可入学!各省举子会试落榜后需留在太学三年,接受名师指点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