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页

      即便如此,她看见柳石还是忍不住唠叨,世安哪儿都好,性子好,又会读书,又有官运,就是夫妻运不好。娶了这么个败家媳妇,她自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不说,婆家没有休她回家都该烧高香了,还有脸在外面说婆婆的不是。都是柳秀才夫妻性子太软,把她惯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就她这样的,她爹还是个举人?就该把她送回娘家,让她爹再好好教教她该怎么做人。
    柳石扶着奶奶道,奶奶别生气,为了那样的人不值得。她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您就当作耳边风,没听到。您也知道,李氏做不了家里的主,她除了说闲话也没有别的能耐。您有空的时候也去世安家走走,婶子成天面对着这么个儿媳妇没准比您还烦呢。
    不过柳秀才夫妻相对别的乡下公婆来说,确实算比较软的。他们家与普通的乡下人不同,毕竟是世代读书的,比较讲究礼仪。就算是教导儿媳妇,也以说教居多。没有乡下人那种不满意了就喝骂,骂了不听还上手打的作风。
    这就使得李氏并不太害怕公婆,哪怕做错了事,最多被训一顿,又不会少一块肉。压根不放在心上。
    不像李氏的娘家,李举人管教儿女,那真是和管教贼也差不多了。不满意了就打手板,更严重的时候打板子也是有的。所以李氏和娘家的兄弟们都分外的害怕他们爹,对着李举人那真是一句忤逆的话都不敢说。
    嫁到柳世安家,发现他们家没有打人的习惯,李氏的胆子这才越来越大。
    不过柳世安也不会被李氏拿住了,他把李氏的一言一行都写信告诉了李举人,还在信里说李氏没有生育子嗣,这柳家还可以接受,但是李氏不听从丈夫的话,不孝顺长辈,那柳家宁可名声受损,也不要这么个媳妇。
    李举人接到了信就是大怒,不过这怒气不是冲着柳世安家,而是冲着他自己的闺女。本来李氏一直没有生育,他就十分的心虚,生怕女婿家休妻。可没想到自己的闺女仗着公婆脾气好,竟还敢在婆家作天作地的。
    李举人对柳世安信里的话是深信不疑的,他非常了解柳秀才的为人,知道他就是个纯善简单之人,柳世安家也绝对做不出苛待儿媳妇的事。
    李举人当即给闺女写信,把她大骂了一顿,又说她再敢不孝公婆,忤逆丈夫,就亲自进京把她带回娘家打死,绝不容情。
    这封信把李氏吓着了。从此安静了许多。
    柳晟五岁的时候,柳石把他送到了柳秀才那里启蒙。
    一个原因是他身上毕竟还担着差事,镇国公府每年付给他一大笔束修,他当然要对李承嗣认真负责。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个时代一般父亲不会亲自教授儿子念书,而是会给他另外找老师。
    柳石当初就是由柳秀才启蒙的,柳秀才在下河村教书育人多年,经验很是丰富,柳石对他的人品能力完全的信任。
    再说柳秀才家没有孙辈的小孩子,进京之后他也没什么事做。
    不像柳石的爷奶和爹娘,他们深爱着土地,等柳石用积攒的银子在京郊零零散散的买了一些田地之后,哪怕是租赁给别人种,他们也挺乐意经常去那边走一圈的。有土地在,他们在京城就住的非常安心了。
    而柳秀才从来没有下地务农过,就算柳世安买了土地,也是柳秀才的媳妇打理收租之类的事。他生来就只学过读书,后来又教书育人,实在没有干过别的事情。不过他一个偏远乡村的秀才,在京中没有什么名气,现在是开不起来学堂的。
    因此柳秀才主动提起愿意给柳石的儿子启蒙,柳石当然也愿意给自己的启蒙先生这个面子。
    柳世安还说,等柳晟考中了秀才,他会考察柳晟的资质,如果让他满意,就会把柳晟收入门下。
    柳石当然也乐意如此。他清楚自己不是才华横溢的那种才子,哪怕有信心考中进士,那也是因为积累深厚,厚积薄发。实在不是那种天才型的人物,几辈子也没有什么可能考中一榜三鼎甲。
    能考中一榜三鼎甲的人,几乎都可以说是才华天授,这是强求或者努力都没办法做到的。这种天授的才华,就像李白那样的诗仙,你读一百年书,能背诵所有华美的文章和诗词,可做不出那样的诗就是做不出来,缺少那样的灵性。
    自己的儿子如果能拜在天资纵横的柳世安门下,那当然是大好事。
    到了京城再一次举行会试科考的时候,柳石顺利考中了二榜进士。之后又考进了翰林院,在其中学习三年。
    他向老镇国公辞去了教李承嗣读书的差事,他如今算是朝廷的预备官员,再在勋贵人家做先生就不大合适了。老镇国公给柳石包了个大红包,又从老库房里找了几本古籍字画,给柳石当作庆贺他考中进士的礼物。
    李承嗣年岁渐长,现在也以习武为主。老镇国公也没想过再找个读书人督促他念书,他认为李承嗣读了这几年书,之后就可以看书自学了,反正他不需要参加科举,四书五经知道个大概,将来能写奏折就行了。
    柳石对这个教了几年的学生还是挺有感情的,也不是说辞了差事就两不相干了,见面的时候也会给他列一些书单,让他去读去悟。多读书总没有坏处。
    柳石老老实实的在翰林院学习了三年,之后又考试留在了翰林院,做了个翰林官。要说柳石最喜欢翰林院的地方,就是这里书籍多,又没什么苦差事,虽然俸禄少,没实权,但柳石自己对此是没什么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