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谢宁点了点头,烤鸭等的有些久,店家还送了碟子炒花生米,要知道外面买一碟子都要三文钱呢。
等烤鸭上桌了,谢宁才知道,为什么小二说怕他们吃不完。
一大盘片好的烤鸭肉,一海碗的鸭架汤,一大碟烤鸭酱,白葱丝,青瓜丝,一盘垒起来的面皮儿,一道招牌菜就快摆满桌子了。
薄的几乎透明的荷叶饼卷上葱丝和青瓜丝,再加上肥瘦相间的烤鸭肉,抹上咸香的酱,鸭皮酥鸭肉嫩,谢宁吃的很满足。
坐在一楼堂食,还能顺便看看别桌都点些什么,得知桌桌必点的就是金陵烤鸭,看来这招牌名不虚传。
谢宁也开始在给自己的目标想招牌,不如他开一家全鱼宴?招牌是烤鱼?
肚子溜圆提着一篮子菜和吃的,两人回了家。
林锦白天也随丈夫去雇了两个仆人,一个汉子叫石头,一个姑娘绿禾。
“这买的什么?”林锦结果儿夫郎递来的篮子。
谢宁把菜抱出去,留了即食的在篮子里,“胡食,贪稀奇买的,爹尝尝。”
爹爹喜欢吃葡萄干,父亲喜欢吃胡饼,以前种田,所以喜欢吃这些实在耐嚼的东西。
……
下午谢宁就跑去灶房张罗晚饭了,他买了鱼,打算做烤鱼。
他最幸运的一点就是,但凡他有一丁点想法,周寂年百分之百的支持,站在他身后排除万难支撑他。
有人给撑腰给打气可太重要了,周寂年给了谢宁底气,他不怕失败敢去尝试。
谢宁把鱼处理干净,整头整尾的抹了盐和椒,鱼肚子里塞满了姜片、葱段和香料,然后烧炭架在火盆上烤。
谁知道他守着火盆烤来烤去,鱼就是不熟,鱼表面都焦黑了,气得他只好唤了绿禾帮着烧火,重新调佐料做鱼炖豆腐。
不想这先烤再煮的鱼,更是好吃,豆腐更是香辣入味。
谢宁见家人都爱吃,他亲哥还舀了汤汁拌饭,便说道:“明日我再做一次,爹,你帮我多想些口味,我要开一家全鱼宴大酒楼!”
周寂年也多吃了些,自从家里养了这条小鱼,几乎顿顿吃水产,他记忆力都好了不少。而且这烤鱼炖菜确实美味,肉质鲜嫩,一丝鱼腥都不见,口感香辣有层次。
听小夫郎这样说,笑着调侃,“全鱼宴?胃口不小。”
林锦给了‘不行’的亲儿子一个眼神,哄着最近的金宝贝,“大酒楼啊?好,宁郎有抱负,爹给你支支招儿。”
他也盼着家里多赚些银子,有了家业,也好从周家旁支过继个娃儿,不亏待了人家。
之后周老三家,连接着吃了四五天的烤鱼,香辣烤鱼、剁椒烤鱼、酱香烤鱼和蒜香烤鱼,前二者辣香,后二者咸香。
离乡试还有整整一年,周寂年也不着急,白天带着石头上街看铺面,两夫夫分工合作。
荷花盛开的六月底,周寂年回了趟大井村。水稻养鱼收成很好,鱼类疏松了土壤,免去了周四丰耕地的辛劳;又节省了土地、肥料等;鱼将水面上的摇蚊幼虫吃掉,还保护了水稻。
最终实现鱼和水稻双丰收。
周寂年是秀才可以面见县太爷,表明了情况后,带着县太爷去大井村看了收成,写了详细的水稻养鱼小手册。
县太爷走了一圈水稻,命官差打捞了肥嘟嘟的鱼来看,称赞不已,“周案首实乃我清水镇之福啊,本官马上将此农耕法子交代下去。”
又指着这亩水稻说:“若能如此般光景,那真是大丰收,届时本官上报朝廷,定能予你封赏。”
“我祖上辈辈农耕,能让农户们丰收,是学生应该做的。”周寂年谦虚。
一旁的大井村村长也因此大受表扬,送走了县太爷之后,村长留了周寂年用晚饭。他心情很是激动,若今秋大丰收,他大井村将会是周边最富有的村子,他身为村长,怎么也会有个荣誉在身。
如今村里人聚在一起就要讨论上一二,“你说这读书人怎就这般厉害?能文能下地的,这书里当真有黄金屋?”
“嗤……那也不是人人都能捞着黄金,老周家三个读书人呐,你再看另两个。”
“所以说成家立业,老一辈有道理的。”
“还是人家谢家宁哥儿旺夫啊……”
这家家户户都夸赞周寂年,可把老周家酸坏了,周老大和周老六两家吵起来了!
理由是啥?两家都想去给周寂年做书童,周温书和周寂年两人岁数相仿,做书童倒也不是不行。
这周六丰三十好几的人了,也想跟着周寂年上府学蹭书读,可是他已考了秀才,肯定是落不下脸伺候他侄子的,这可如何是好?
周寂年喝了几杯酒意思意思,倒没醉,村长送他出门,就被叔伯家的给堵在了门口。
周寂年果断装醉,硬是拉着村长,把他送进了老丈人谢大树家。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还是被堵在了谢家院门口。
周寂年借岳丈家的院子,和叔伯家说清楚,“温书大哥还未成家,这入府学再耽搁了,恐坏了人生大事。伯母莫慌,还是给温书大哥说门亲事,我也是与宁郎成了亲,才转了运。”
他这话说的像是谦虚,其实气坏了周大媳,那谢宁一开始就该是她儿子的,这一通变故……可惜了,如村民说的一样,谢宁真的旺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