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想到这里,贾敬就忍不住想把贾珍拎过来胖揍一顿。
——特么的老子到底为啥出家?不就是告诉新皇,老子虽一辈子为太子尽忠,但也到此为止了吗?你这孽障,不过听西府那老虔婆撺掇几句,便巴巴地把这烫手的山芋给搂进了怀里。
你搂怀里就搂怀里呗,反正已经挨了烫了,就该把这山芋给护好了。
贾珍可倒好,后面干的那些事儿,贾敬都没脸提!
但凭贾敬再是气恼,如今贾珍还没影儿呢,有再多的气也撒不到他身上。
不过,这也无妨。
贾敬阴惨惨地一笑:贾珍没影,西府那老虔婆不是健在吗?就算现在治不了她,先给她添点儿堵,收点儿利息总是可以的。
就算对自家儿子再怎么恨铁不成钢,贾敬替儿子甩起锅来,那也是毫无压力的。
至于史氏会不会觉得冤枉,那关他什么事儿?
他打定了主意,拉好了毯子,翻身就睡了。
睡前还想着,明天就去看贾赦,顺便教教他怎么讨代善叔父的欢心,怎么在代善叔父面前给贾政上眼药。
顺便给史氏增加点儿压力,也让她快点动手。
唔,反正就是先睡觉,睡饱了,明天好给那老虔婆添堵!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贾敬这么恨史氏,绝对有迁怒的成分。其实贾珍前世落到那个下场,大半都是自己作的。
但对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样都是好的,有不好的,肯定是别人撺掇的。
但作者是站在贾敬的角度叙事,抹黑史氏是难免的。
因此,如果后面写到贾政或别的谁的时候,大家也不要觉得人设前后矛盾。
么么哒!
第24章 贾敬
史氏这几日过的不大好。
这倒不是说有谁给她脸子看了,或者是谁落了她的面子。
实际上,如今荣国府孝期未过,她不必出门交际,贾代善又一向尊重她,还真没人敢给她半点儿委屈。
但是,没人给她委屈,却有人给她的宝贝儿子贾政委屈。
却说荣国公贾代善出了百日热孝之后,便上了折子给圣上,要按古礼为母守孝三年。
只等着圣人批复了,他便要带着儿子,送母亲孙夫人的棺椁回金陵安葬,顺便祭拜祖宗。
但贾代善是圣人的心腹,起先圣人还打算把京营节度使的职位给他,只是因着孙氏去世耽搁了下来。
但如今百日热孝已过了,圣人自然是舍不得这么个人才的。
因此,直接便下旨夺情了。
先前上折子为母治丧时,圣人便让袁弘接替了他的九门提督职位,贾代善已经猜出了圣人是要把更重要的职位给他。
可圣人真的下旨夺情了,他却没有多少欢喜。
别说圣人小的时候没少被孙氏护着,贾代善与圣人年纪相当,他小的时候,父亲贾源经常在外征战,与孙氏可谓是相依为命,对母亲的感情极深。
因此,一想到不能为母亲守孝,贾代善这心里就跟油煎似的,火烧火燎的,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于是,接到夺情圣旨的第二天,贾代善便又上了一道折子,比上一道更加情真意切,并大篇幅地描述了少年时母亲抚养他的艰辛。
圣人看到这道折子,那是感同身受,不由就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受奶娘庇佑的种种。
可越是如此,圣人就越是不忍心奶娘的儿子在朝中沉寂。
于是,他就又下了一道夺情的圣旨。
这第二道夺情的圣旨一下,贾代善便知晓,他想为母守孝,甚至送母亲的遗骨回金陵安葬的事,是彻底泡汤了。
但他还是抱着一点儿侥幸,又上了第三道折子。
结果不出所料,圣人还是夺情。
所谓事不过三,贾代善知道,自己不能再想别的了。
要不然,那就是不忠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贾代善却想不到,这种事情,也会叫他给遇上。
他将圣旨供到了祠堂,又给母亲上了香请了罪,保证日后有了机会,一定会亲自送她老人家回金陵与父亲合葬,这才叹了一声,回家去了。
而得到贾敬提示的贾赦,就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贾代善,表示希望能够代替父亲,奉祖母的棺椁回金陵安葬。
对于这件事,贾赦自己也是一千一万个愿意的,因而说出来就格外的情真意切。
“父亲放心,儿子回了金陵,安葬了祖母,便在坟荧旁边结庐,读书守孝。”
贾代善自然是不会真的让年仅十岁的儿子回金陵的,万一在路上出点儿事,他都不敢想自己受不受得住。
于是,他对着贾赦一顿训斥,让他回去好好读书,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但心里面却觉得长子果然是个好的,母亲没白疼他一场。
贾赦经过贾敬的点拨,对父亲的训斥已经能很好的区分到底是真生气,还是不好意思夸赞了。
因此,他虽遗憾不能送祖母回金陵,却也十分心满意足。
然后,这件事还不到两个时辰,便传到了史氏的耳朵里。
史氏气得是浑身发抖,失手打碎了一套上好的官窑茶具。
然后,更让她气恼的事情就来了。
也不知院子里的那些下人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贾代善看见了贾政与丫头们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