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王氏倒是觉得继母甄氏不会不管她的。但甄家已经败落了,对贾家起不了任何威胁。
二哥王子腾这次随军,倒是立了不小的功劳。但问题是,王子腾虽然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却在嫂子史氏的挑唆下,根本和她不亲近,也肯定不会为她出头的。
她们婆媳都妥协了,贾政心里失望却根本不敢说什么,只得按着他们的意思,只得了三成的家产,并要在三个月之内,把卖出去的祭田都赎回来。
贾赦道:“荣国府后面那座五进的宅子,也给了你了。给你五天的时间,从我的荣候府里搬出去。”
史氏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话里的意思,急忙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荣候府?”
贾赦淡淡看了她一眼,朝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我已经奏请圣人,把荣国府的匾额撤走,换成名副其实的荣候府。说起来,明日一早,礼部的官员就要来了。”
“对了,”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贾政道,“荣禧堂是太祖赐给老国公居住的,在候府里算是违制的,你一个六品官,更是住不起。所以,在礼部的官员到来之前,二弟还是赶紧把荣禧堂给腾出来的好。”
贾政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是羞辱,可是让他违抗圣命,那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的。
“是,我回去就收拾。”贾政自觉忍辱负重了。
却不知道,看他就这样认耸了,不但贾赦和贾珍更加看不起他,就连族老们也低看他一眼。
贾珍道:“既然如此,大家都散了吧。”
他话音一落,贾政就当先拂袖而去。
一直尴尬地站在贾政身边的贾珠,干笑着朝众人拱了拱手,上前和王氏一左一右扶着贾母离去了。
贾赦冲着他们的背影挑了挑眉,冲诸位族老拱了拱手:“诸位,我家里还一团乱,这就要告辞了。”
众人都还了礼,待他离去,还有人嘀咕:“都说政二老爷是读书人,怎么还不如赦大老爷知礼?”
贾珍凉凉地瞟了他一眼,对这些见风使舵的族人们腻歪至极。
第174章 林如海(五十三)
因为荣禧堂不能住了, 而新宅子也没收拾好,贾政一家子只能连夜搬到了西院去。
西院虽然也不错,但比起荣禧堂却是差得远了,更比不上原本就是给继承人住的东大院。
王氏坐在正堂, 指挥着丫鬟婆子收拾东西, 嘴里不免抱怨:“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
一旁的元春闻言, 柔声劝道:“太太, 这话可不能说,让大伯听见了,又是一场官司。”
其实, 元春心里还有半截话没说出来:按理说, 贾政是次子, 原本就该住在这里的。
她听府里的老人说, 在祖父还在的时候, 父亲和母亲就是住在西院的。
但元春心思玲珑, 知晓如果她把这话说出来, 定然会惹得母亲震怒的。
她好不容易才从祖母那里征得同意, 来陪陪母亲,实在是不愿意和母亲发生争执。
因此, 她只能拿大伯贾赦来压制母亲, 让她少说几句不该说的话。
却不想, 王氏还是恼了, 大声道:“便是让他听去了又怎样?他已经把我们赶出荣国府了, 还想怎么样?真有本事的, 就把我们一家子都弄死了!”
“母亲慎言!”元春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低头忙碌的下人们,又急又气道, “大伯与老爷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母亲说出这种话,岂不是在剜大伯的心吗?”
王氏之所以敢说这话,无非是觉得这院子里的都是她的心腹,她就是说破了天,贾赦也不会知道。
可元春却比她清醒的多。
元春知道,往日里这些下人之所以上赶着奉承母亲,不过是因着老太太偏心,他们二房得势罢了。
可是如今,今非昔比了。
他们一家子马上就要搬出去了,大伯一家子才是这府里真正的主人。
这些下人里,定然有许多想着去大房那里卖好的,母亲说的话,说不定一转眼就传到大房去了。
但元春只是个还没及笄的小姑娘,平日里所仗所持的,不过是祖母的几分疼爱罢了。
她纵然有心要挽回什么,这些下人也不会听她的。
所以,她只能提醒这些人,贾赦与贾政再怎么闹,也还是亲兄弟,他们想挑拨离间的时候,最好是三思而行。
只不过,有多少效果就不一定了。
王氏冷笑了一声,还要说什么,但看见元春连连朝她使眼色,到底还是闭了嘴。
——现如今,元春入宫得宠,是他们二房唯一翻身的捷径了,王氏可不想因着一点儿小事,和女儿生了隔阂。
“我的元儿呀,你可一定要争气呀!”王氏一把搂住元春,幻想着有朝一日,元春成了贵妃,贾赦一房朝她磕头赔罪。
元春自然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心里期待的同时,也不免惶恐。
——都说皇宫是天下富贵的源头,祖母、母亲和教养嬷嬷都说以她的命数与品貌,那注定就是要当娘娘的。
这话听得多了,元春不免也信了几分。
只是,她对皇宫里究竟如何,却是一无所知的。在她心里,若是能不进宫,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她也知晓,祖母与母亲培养她这么多年,是不会允许她任性的,她根本就做不了自己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