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页
但她又怕儿子不喜欢, 特意问了问贾赦。
贾赦是无所谓。
被宠着长大的孩子, 心性成熟都比较晚。贾赦虽然已经十五了, 但还没有到慕少艾的时候。
在他看来,媳妇嘛,总是要娶的, 娶谁不是娶?
反正母亲肯定会给他看好的, 他只等着迎亲入洞房就是了。
因而, 史氏一问他, 他就笑嘻嘻地说:“母亲看着好久好, 儿子都听母亲的。”
史氏被他哄得心花怒放, 爱怜地摸了摸他的头发, 语重心长地说:“既然是你娶妻子, 自然得是你喜欢。”
“远的不说,就说敬儿和政儿两口子, 你冷眼看着, 觉得是夫妻和睦的好, 还是貌合神离的好?”
贾赦仔细想了想情投意合的贾敬夫妇还有只剩表面情分的贾政和吴氏, 深以为然地点了点:“母亲说的不错, 还是娶一个合眼缘的好。”
史氏笑了, “那我就和宋家太太商量商量,让你们见上一面再说。”
这边史氏有了主意,就去和宋家太太商量了。
宋郎中是个寒门出身的读书人, 因着娶了张家旁支的女儿,才慢慢崛起了。
为了不让别人在私德上挑剔他,进而牵扯出他寒门的出身,宋郎中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家里人的规矩也抓得很紧。
因此,贾家的意思一透过来,宋郎中就皱了眉,对宋太太说:“这门亲事结不得。”
他本就不大乐意和勋贵结亲,觉得勋贵人家都是暴发户,没有底蕴。如今见贾家竟然提出这样出格的要求,就更是不乐意了。
与宋郎中正相反,宋太太张氏却因此对贾家好感大增。
张家是书香世家,传承日久,家里规矩虽然也严,但该宽纵的时候,长辈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比如,婚姻大事。
因此,宋太太就劝他:“这是两家都有意了,先让两个孩子见见又有什么?万一孩子们觉得不合适,也能好聚好散,彼此既不伤和气,又不会往外传。”
“哼。”宋郎中道,你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容得他们喜欢不喜欢?贾家有这样的想法,可见是家教不严的。”
宋太太不这样想,“两家都不会往外说,外人又不会知道,伤不了咱们家的名声。”
“别人不知道,咱们自己不知道吗?”宋郎中道,“君子慎独!”
宋太太被他的固执己见气着了,“我就知道,你看不上荣国府。可是你凭什么看不上荣国府?荣国公是天子的近臣,你呢?圣人知道你是谁吗?”
“妇人之见!”宋郎中傲然道,“这些勋贵如今看着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际上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哒几天?”
“行了,我不跟你说了,我去问问女儿。她要是自己愿意,你还能拦着不成?”
宋郎中胸有成竹地说:“你只管去问,我的女儿我自己清楚,她不会喜欢这等没有规矩的人家的。”
宋太太气得转身就走,果然就到女儿的闺房,问女儿的意见。
她满心以为,这样开明的人家,女儿肯定会同意先见一见男方。
毕竟,随着承平日久,前朝对女子的严格教条迅速复苏,很少有能婚前见面的。
但是,事实却让她难以置信。
“你说什么?”
宋姑娘认真地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的婚事,父母做主就好,何必来问问?”
宋太太解释道:“就是让你和贾家二爷先见一见,彼此了解一下。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咱们就再找别家。”
“不必了。”宋姑娘蹙眉,“女儿尚在闺中,便见外男,成何体统?”
宋太太:“…………”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我这当娘的,也不勉强你。我知道,你和你爹一样,看不上勋贵人家。”
宋姑娘不说话了,但看那神色,却分明是被宋太太给说中了。
儿女都是债。
宋太太没办法,只好去给史氏赔笑脸,委婉地说,两家不合适。
史氏之所以看上宋家的姑娘,本来就是看在宋太太是张太傅的女儿的份上。她真正想结亲的,不是宋家,而是张家。
哪曾想,宋家这么不识好歹,竟然还看不上她的儿子。
当着宋太太的面儿,她笑眯眯地说没关系,缘分这种事,都是上天安排的。两个孩子没缘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回家之后,她就气恼地摔了一整套的汝窑瓷盖碗。
刚巧贾赦从厉先生那儿回来,看见一地的碎瓷片,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存世不多的汝窑瓷。
他那个心疼啊。
“太太,您有什么事儿和儿子说,做什么拿东西撒气?”
然后,又招呼几个丫鬟,“快,快,找个盒子,把这些碎片都收起来,一片儿也别漏了。”
他得拿到石家,让石师傅指点着儿,把这一套八个全都粘回去。
他从前没干过这么几个混在一起的活儿,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
见他那副紧张宝贝的样儿,史氏不由气不打一出来,“整日里就知道琢磨瓷器字画,都被人嫌弃成那样了,也不知道着急。”
“那样?那样是那样?”贾赦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和宋家的亲事不成了?”
史氏发泄过了,一屁股坐下,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