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6页

      余玉正待屏蔽了听觉,不太爱听这些话,听多了人会膨胀,也才刚有动作,便听到有人千里传音,让她过去。
    是办事处的长老,让她进一边的房间里等她,房间里摆了茶具,是专门接待例如金丹期,或是元婴期长老的阵仗。
    她一个小小筑基期居然也有这种待遇,果然潜力这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长老在她身上看到了潜力,觉得她日后成就肯定不低于金丹和元婴,所以才给她的特殊权利。
    余玉规规矩矩坐在蒲团里,心里倒是乐了。
    她也觉得自己日后的成就不低于金丹期和元婴期,怎么也要比魔修强吧,然后打哭他。
    在打哭他这件事上余玉十分认真且虔诚,属于心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地位只在救魔修之下。
    长老没让她等多久便来了,和她预期的一样,新衣裳换的很顺利,长老还顺便损了师父一顿,然后问她有没有弃暗投明的打算?
    她自然说没有啦,别看大家现在拉拢的很认真,一旦她真的改道,心中该瞧不起她啦。
    余玉没那么笨,况且她已经有了一个领路人,其他的是谁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余玉别了长老,开始往青峰山上而去,先到自己的住宅一趟,把衣裳换了,整整齐齐再去。
    刚到附近,竟发现门口或站或坐来了不少人,有些是曾经欺负过她的,有些是借过她钱的,还有些是素未门面,过来拜见她的。
    她还听到一人说,能轻松抵御雷劫的人,肯定长有三头六臂吧?纯粹过来瞧瞧看,她有没有长出三头六臂?属于看热闹的那类人。
    余玉回洞府换衣裳的心思登时熄灭了,本来还想稍微收拾收拾,现下也懒得再管,随便找了个地方换好衣裳,挂上新腰牌,英姿飒爽的直奔青峰山的山头大殿而去。
    那里住着她的师父,百里奚。
    余玉到时门口只有一两个师兄在看守,她刚要说师兄们好,便听到那俩人说,“师姐好。”
    那俩人是筑基中期的,按照道理来说,是该叫她师姐来着,只是她压制了修为,现下是刚到筑基期的新手,连筑基初期都没得,受不得这声师姐,便道,“师兄们莫要折煞我,那日的修为只是假象,现下才是真的。”
    露出修为给俩人看,那俩人对视一眼,还是坚持道,“师姐,这些都是小事,莫要争了,师父在殿里等你呢。”
    和师父比起来,什么师兄师姐的称呼确实都是小事。
    余玉连忙点头,带着一丝迟疑和胆怯,小心翼翼进了大殿。
    不知道为什么,她不怕宗主,不怕魔修,就怕师父。
    明明师父既不如宗主,也不如魔修,可她就是怕,很奇怪,也许是性子的原因?
    师父不苟言笑,也有可能是第一次见师父时,对这个半日不吭一声,叫她在蒲团上跪了许久的人心存敬意?
    可能和她幼年需要依靠他也有关系,在他面前装孙子装了十几年,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真孙子。
    余玉一如往日一般跪在蒲团上,“弟子余玉,参见师父。”
    没有回应,大殿上一片安静,余玉也不敢出声,就这么跪了许久才怀疑师父在不在?
    抬眼看去,发现屏风后确实有道人影,他在的,只是在修炼罢了。
    每次都要等他修炼好了才能谈正事,有时候是一天,有时候是一周,也有时候是一个月。
    余玉依稀记得自己用这个曾经还逃过一次月比。
    月比的时候她在师父这里,师父没发话,她不敢走,这样的借口拿出去,连长老都没办法,也没有记她过。
    每次有人借钱,不想借的时候也会到这里跪几天,偶尔遇到谁谁谁想欺负她,修为不够的时候自然也会到这里,等够了之后才出去。
    这里俨然变成了她另一个避风港,师父忙于修炼,只要她不发出声音,坐在蒲团上打坐,借助这里浓烈的灵气修炼,师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不说。
    要不然她双道双修,十六岁根本到不了练气十二层大圆满巅峰。
    双道双修比一般人难了不是一星半点,没点助力真不敢这么玩儿。
    余玉掰着指头算,已经跪了几个时辰?
    为什么要跟魔修说给她三天时间告别,就是怕遇到这个问题,果然还是遇到了。
    还不晓得要跪多久,余玉想了想,正待调整一下姿势,从跪到坐,然后跟着打坐,她以前也经常这么干,师父都习以为常了。
    腿刚动了动,便听到屏风后有人说话。
    “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
    为什么这么说?
    “你这一路定是遇着不少长老朝你抛橄榄球,为何没有顺势拜入其他人门下?”
    原来说的是这个啊。
    余玉回答的很是镇定,“两家饭的仆人不受主子待见,认两个师父的弟子自然也会被人嫌弃,且师父对我不错,为什么要换?”
    “哦?”屏风后的人语气很是意味深长,“我对你不错?你倒是说说看,哪里不错?”
    余玉既然说出那番话了,自然早有准备。
    “我幼年时总爱来这里躲灾,师父明明知道,却始终不闻不问,等同于纵容,这是一恩。”
    “师父虽没有教我什么,但是将我纳入门下,便是对我的保护,又是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