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宋大哥,放风筝!”
······这精力旺盛的孩子真是要了人命了。
旁边的守卫噗嗤一笑,知黎仰着脸等着宋知勉的答复。
宋知勉于心不忍,只能摸了摸他的头:“殿下,刚才德诚公公来过,您明天不用上私塾了。”
“真的?”
“明日您需要去街上。”
“去街上做什么?”知黎那股兴奋劲稍稍安定了一些。
“难民入长安,您作为世子殿下需要去施粥,”宋知勉叹了口气,“这是陛下的命令。”
宋知勉说的话,知黎能听懂个大概。
虽然他小时候亲眼见证过乱世,但那个时候的记忆力有限,且元家的人总是将他保护的很好,他的心未曾受过半点的创伤。
宋知勉耐心的和他解释了灾民一事的来龙去脉。
知黎旋即恍然大悟,清澈的眼眸中满是不忍和心疼,他信誓旦旦对宋知勉点头,满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不该有的决绝:“我去施粥!宋大哥,我要让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孩子能够吃饱饭。”
一向自诩硬心肠的宋知勉,终是忍不住心中的那份爱怜。
“嗯,宋大哥和你一起去,把你的舒姐姐也叫上。”
夏日的长街太阳炙热,灾民聚集在街道的角落,用发怯的眼神看着人来人往。
忽然,也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长安主街上恭亲王府的世子殿下免费施粥,所有灾民都可以去喝。
这句话无异于救赎。
他们来长安已有几日。长安虽富饶繁荣,可来了长安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所谓的富饶繁荣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异乡客,受灾人,风餐露宿无处避风雨。
看着凉棚下穿着打扮干净整洁的人,灾民的心中浮现一抹酸涩。
可那些干净整洁的人没有对他们弃如敝履,小小年纪的世子踩着椅子,吃力地给灾民盛粥。
“殿下,还是我来吧。”宋乐舒接过勺子,柔声道。
知黎一张脸满是汗,他侧过头看了宋乐舒一眼,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宋知勉在一边握着剑柄,侍卫看守着秩序,灾民在他们的看守下心有不满,眼中满是对粥的渴求。
宋乐舒见状,保证道:“各位稍安勿躁,每个人都能喝到粥的,大家乖乖排队。”
夏日燥热的太阳像是让她的面庞染上了一层金色,眉眼中的温柔和耐心,让一边的知黎看愣了眼睛。
如果他的母亲还活着,是不是也会这么温柔呢?
知黎忽然从宋乐舒的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温暖感。
长街对面的元启,也看愣了眼睛。
第34章 主君 可宋乐舒已经看到他了
长街嘈杂, 施粥这个场景就像是烙印在元启的脑海中般,何其熟悉。
几年前的长安,还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几年前的元启也不是少年帝王, 没有这般意气风发, 那时的他和难民一样落魄,混在那些灾民之中, 竟看不出分别。
或许也正是因为自己一身的落魄, 才让当时的宋乐舒注意到了自己。
她拿着干净的碗放在了自己的手掌中, 紧接着热粥填满了元启的碗。他怔楞之余,便将眼前女子的音容相貌烙印在了脑海中。
且看今日之景——
何其相似。
一边的杨同没有注意到宋乐舒的身影,目睹了知黎施粥过程的他, 微微感慨:“世子殿下真是懂事啊——”
用懂事这两个字来称赞世子或许不妥,杨同也是说了之后才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他顿时心虚地转头去看元启, 却见元启眼眸中几分怔愣与怀念掺杂。
陛下极少露出这副表情。
“主君, 您怎么了?”杨同问道。
元启微微回神, 问道:“宋乐舒······怎么在这里?”
听到元启的发问,杨同面上浮现出讶异。他的目光亦随着他的话语,在施粥的人中迅速看到了宋乐舒的身影, 温婉可人,自成长街一景。
“这······属下不知。”
元启看了看一边的宋乐舒,没有出声再说什么。
他今日出宫没有通知过多的人。
昨日想到知黎今日要施粥, 他便惴惴不安了一夜, 生怕知黎有什么闪失,亦或者施粥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
于是便抽了个时间出宫来, 本想着远远看看他就回宫,不上前打扰。
可是元启怎么也没想到,能够在长街上看到宋乐舒的身影。
元启的内心浮现出了一抹纠结。
他一时愣在原地不知该做什么, 有意上前和宋乐舒说几句话,可又怕打扰到他们。
而起自己冒然现身恐怕还会被揭穿身份。
见元启半晌不语,杨同揣测着元启内心的想法,试着建议道:“主君,不如我们换个地方?”
元启微微侧头,见陛下没有出声说什么,杨同便当他默认了。
于是赶紧安排,他的手脚倒是麻利,不过多时便真的带着元启换了个地方。
不过······
他所谓的换个地方便是换个地方观看,杨同包了对面酒楼的雅间,安排了酒菜让元启能够安安稳稳坐在这里。
倚窗凭栏,视野开阔,可望到全景。
元启看着一边沾沾自喜的杨同,几乎是咬牙切齿道:“看着子民食不果腹,你觉得我吃得下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