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本来这本书的设定是土著女主,时间线直接从女主出生开始讲起,所以殷子珮来到这里就变成了胎穿。
她清晰地记得眼前这个女人为了生下她到底经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折磨。
大邺国传到殷正旻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任皇帝了。
殷正旻和发妻吴秀茹的感情一向很好,成婚没两年就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当今的太子。
三年后,崔贵妃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又都是男娃娃。
自此,殷正旻一共是得了三个皇子。虽然也不算多吧,但什么东西一旦超过两个就会变得不值钱。从那时起,他就无比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公主。
但天不遂人愿,接下来七年,别说女儿了,就是连儿子都没再添一个!殷正旻本来都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只会有这三个皇子承欢膝下了,谁知皇后竟然又怀孕了!
吴秀茹本就比他大,怀上第二胎的时候已经三十二了,在这个时代妥妥的算是高龄产妇,生育风险很大。
因此即便她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吴秀茹生殷子珮的时候也是遭了不少罪。
而且自从生下第二个孩子,她的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每次吴秀茹皱个眉殷子珮都心惊肉跳的,从来不舍得惹她生气。
殷正旻心心念念了七年的女儿终于降世,再加上这个孩子是从他心爱的发妻肚子里出来的,皇后为了生小公主还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自己也算是“老来得子”——几乎是一夜之间,原本就不怎么令人稀罕的三个皇子彻底失宠。
失宠还不算完,这三个哥哥还都被迫要把小妹捧在手心里,但凡小妹妹不高兴了,父皇可是会问责的。
换一个比较俗套的说法,那就是殷子珮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是“团宠”。
正常皇帝的女儿都是要及笄了才会给封号。有封号就意味着有封地,虽然封地更多只是名义上属于公主,但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所带来的意义还是很不一样的。
而且并不是每一个女儿都会有封号,只有最受宠的公主才会有封号。但是殷子珮出生还不足百天,皇帝就赐号安平公主,将京城周边相距不足百里的安平县作为封地,荣宠可见一斑。
殷正旻永远都记得女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样子,小小软软的一只,懵懂可爱的眼神软绵绵扫过来,这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
而且小公主看到别人都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唯独看见他就会笑,所有人都说安平合该是他的命中注定的皇女。
殷正旻觉得他和殷子珮的这段父女情一定是他求来的——上天听到了他日夜所求,为了满足他才将这样一个比宝藏还要珍贵的皇女送至大邺国。大邺国以玉为尊,因此他给女儿起名“珮”,寓意美玉琼瑶。
出生不足一个月但是看到父皇就会嫣然而笑的殷子珮:爹呀,感受到我对你的讨好之意了吧?咱俩现在先多培养培养感情,以后记得尊重一下我,可千万别让我嫁给那个司马炎啊!
然而天不遂人愿,兜兜转转十五年,殷子珮的一番努力最终还是付之东流了。
殷正旻让殷子珮嫁给司马炎的理由非常充分,他需要一个能够彻底安抚住襄阳侯的筹码。
当年殷家的祖先建国时,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终采用了中央集权与分封制并存的国家制度。
全国绝大部分省县的官员都由朝廷统一任免,但唯独襄阳省和阜蒙省是由异姓侯爷世袭管理。
之所以城侯而不称王,则是因为开国皇帝说过这么一句话:“惟得天道之王君方能一统五湖四海,使万民归服。”
意思就是,能够统一这个国家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上天注定的王。
此话一出,谁还敢自称为王?无论何时,整个大邺国坐在最高位的王只能有一位。
因此除了皇帝,整个大邺国最尊贵的封号就是侯了,崔贵妃所生的那两位皇子以后能够得到的最高称谓亦是侯爷。
然而分封制实行得太久,朝廷对襄阳和阜蒙这两个省份的掌控越来越弱。阜蒙省还好,基本都是牧区,贫瘠之地不过尔尔,朝廷对此异议不大。但襄阳省就大大不一样了,襄阳地处西南,不仅是抵御南蛮众多小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样也是大邺与外邦通商的必经之路。
因此,殷正旻想要收回襄阳很久了,比他想要一个皇女的时间还要早。
但是司马一脉在襄阳扎根的时日同样很久,早已成了那里的土皇帝,又怎肯将权力拱手让出。
殷正旻对收回襄阳势在必得,为了安抚襄阳侯,他将最受宠爱的长公主下嫁给襄阳侯的嫡子,并承诺即使没了封地,襄阳侯世袭的封号不会变,司马家亦能圣宠不衰。
而且虽然襄阳省即将纳入中央进行统一管理,日后长公主之子仍会是襄阳省的省主。
下个月,襄阳侯一家入京,明面上说的是商讨长公主的婚事,实则是要经历一番权力的博弈与交接。
三日不到的光景,赐婚与入京的圣旨同样传至襄阳侯府之中。
司马昱死死地盯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司马炎,指节发白。
长公主她值得嫁给这天下最高风亮节最白玉无瑕的好儿郎,司马炎这种草包人渣怎么配!
他司马昱自知身份卑微,所以从不敢奢求能够得到安平长公主的青睐,但是司马炎那种卑劣小人岂不是更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