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4页

      霍屹呵呵一笑?:“我这种?人,日后肯定会被写成佞臣。只会附和陛下,毫无臣子风骨之类的?。”
    陶嘉木瞥他:“难道不对吗?”
    “但我和他确实会有相同的?想法啊。”霍屹诚恳地?说:“有时候他想的?比我更深,我是很敬佩他的?。”
    当然,霍屹也有对周镇偊某些决定持反对意见的?时候,例如那次周镇偊想杀高恭知那次,霍屹分析了一番,说高恭知他们?不能杀。例如周镇偊没想重赏李仪,也是霍屹分析了一番,认为该赏该封。
    陶嘉木道:“那河套地?区的?两郡,你也认同?”
    霍屹缓缓点了点头。
    陶嘉木叹息道:“我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说不定举全国之力,冒着国库空虚的?风险修这两郡是对的?。”
    霍屹:“你这话说的?就很不服气。”
    “那你得祈祷接下来不会出什么乱子,否则就是大越经济就是雪上加霜了。”陶嘉木说:“陛下已经出了商业税与财产锐,使发展了百年正蒸蒸日上的?商业骤然受到打击,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到时候,还?是不是大越都不一定呢。”
    霍灵月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
    大越很快就出了一点乱子。
    当初周镇偊和张来潜讨论的?功爵制出了结果,周镇偊把武功爵分为了十一级,武功爵升一级要十七万枚铜钱,要想升到顶级需要花费三十多万斤黄金。简直狮子大开口,最重要的?是这个爵位除了名头好听一点用?都没有。
    即使如此,买爵位的?商人也很多,大商人冶铸煮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家里财富积累上万金根本没有问题,所以不少商人都买了爵位,根据张来潜那边的?情报,这一波收入就高达三十余万金。
    周镇偊在宫里感慨大商人怎么那么有钱。
    然后那三十余万金扔到修建河套两郡,培养骑兵身上后,瞬间蒸发没了。
    这时候,再往高买爵位的?大商人就少了,因为他们?也发现这玩意再好听,是没什么实际用?处的?。
    他们?想在投入万金之后要点实际的?好处。
    周镇偊先是出了有武功爵的?人可以免除劳役,再几天后,又出了刑法豁免权。
    就是说,只要买了这个爵位,根据武功爵等级可以免除轻罪,减轻重罪,前提是交一笔巨额罚款。
    这一下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钱能够脱罪这件事,在武功爵之前其实就存在了。给县丞大人办事官吏塞点钱,上下打点一番,就可以重罪变轻罪,轻罪变无罪,这是谁都知道的?。
    但每个人同样都知道,这是拿不到台面上说的?。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天天在喊的?口号。
    皇上把这条刑罚豁免权摆出来,简直是□□裸地?在打司法制度的?脸。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区别对待,民众自然不满意。
    但民众这种?不满意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毕竟这种?事以前就有,只不过现在被光明正大地?摆出来了而已。
    明码标价之后,反而显得格外?清楚明白。临邛有个商人,因为犯了重罪而关进狱中,他本来以为只要交点钱就可以安然无恙的?出来,当地?官吏给了他一份价目表,商人愕然发现,自己倾家荡产,也付不上这笔重罪变轻罪的?钱。
    犯法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在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但因为这条明码标价的?刑罚豁免权,还?是有很多的?大商人愿意斥巨资买更高一级的?爵位的?。毕竟他们?很多人手上也多多少少犯了点事,很容易被朝廷盯上。
    随后皇帝的?骚操作?就来了。
    自从提拔赵承当廷尉之后,赵承为大越培养了一批手段强硬,态度坚决的?酷吏。周镇偊把这些酷吏尽数派到地?方?,让他们?严厉盯着那些豪强地?主的?所作?所为。
    这些花钱买爵位的?大商人,自然会想方?设法把钱再捞回来,他们?一旦犯了事,朝廷就会借口清理掉这些人。
    这笔钱终于?填上了花钱如流水的?国库,然而对这种?行为最不满的?,是廷尉赵承。
    他那日前去紫微宫拜见皇上,周镇偊见了他,赵承却径直跪下来,道:“臣身为正卿廷尉,却对上不能弘扬先帝的?功业,对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恶行,使监狱空无罪犯,至今一事无成。相反,我要遵从您的?命令,为犯罪者减轻刑罚,破坏国法律令。”
    周镇偊面无表情地?问:“你反对刑罚豁免权?”
    “臣反对。”赵承语气冷硬,压制着强硬的?愤怒:“臣为守国法而生,罪者戮其行,正者卫其道。臣做不到无视国法,破坏律令,更改判定,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周镇偊说:“你胆子倒是挺大。”
    赵承:“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
    他瞥了一眼?旁边的?霍屹。
    霍屹心想,我早知道有人会说我是媚上的?佞臣,没想到第一个提出来的?是赵承。
    周镇偊一言不发。
    赵承跪拜,额头碰到冰冷的?地?面:“请陛下辞去臣的?廷尉一职,治臣不敬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