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银矿
刘信启带人出门之后,给了二郎五两银子的“安家费”,让其回家安置好,今天下午就直接出发。二郎收了钱,态度更加恭敬了,保证快去快回。
下午二郎过来的时候,带来了石见国守护府出具的一整套文书,包括十名手下和一百名倭国人的地契。
这些倭国人都是跟着刘信启从蓬莱过来的,兴汉盟拥有他们的卖身契。
之后兴汉盟也会和这些倭国人签署租赁协议,这四十万亩土地会被以一百两的价格,永久租赁给刘信启,不得反悔,倭国人没有单方面撕毁协议的权利。
相当于每人一两的签名费。写一下名字,就白得一两银子,被挑选出来的倭国人都很高兴。
在大森城补给了一些这几天的消耗,船队再次起航,向西前往浜田城。
有宗家的人做向导,船队晚上没有停留,一直在航行,第二天,九月一日,船队到达了浜田港外海。
浜田河不够宽,勉强够县级沙船航行,还需要有纤夫在岸上拉着船,才能够逆流向上。船队的大船都停在了浜田港外,陆战兵、野战团和六千多的异族兵全部下船,拉着三十八艘沙船和五艘走舸小船进入了浜田河。
浜田城里的官府自然有二郎的手下去交涉,整个转移过程,没有不长眼的倭国势力敢来打扰。倒是有一些胆大的本地小商人,来到这支庞大的船队跟前,兜售他们的特产货物、粮食和水果,自有负责贸易的军吏去交涉,宗家人配合,平价购买了一些新鲜的食物。
挑选了几个看起来靠谱的商人,签订了长期的采购合约,合约规定这些本地商人需要向浜田河上游即将建立的营地提供新鲜的鱼、水果、粮食,兴汉盟会货到付款。
刘信启得知之后,派了一些人进入浜田城,在城中大肆采购,包括铁器、铁锭、牲口等,能买的都买了一些,全部要求货到付款。
兴汉盟的大手笔让整个浜田城都沸腾了起来,对于这支队伍的到来,由原来的戒备变得友善了许多。
前往中部山脉的路程很顺利,会合了留在石见国的军情司探子,有探子带路,陆军直接拉着船只来到了预设的筑城地点。
对!就是筑城。
……
嫌弃船只逆流航行速度太慢,刘信启是带着警卫跟着石见国探子负责人先行赶到了计划筑城的地方。
“就是这里了,两边都有一条小河,将河流中间的小山包稍作平整后就可以直接建成,护城河和水源都是现成的。而且这个小山包足够高,不用担心在汛期的时候被河水淹没。”探子介绍道。
刘信启看着这片地方,感觉有些小:“这里有多大?”
“两条河都是南北向,之间的距离最窄处有一里,可以按照东西一里的宽度筑城,南北则不受限,可以一直往南建设。”探子解释道。
也就是说,建出来的城池是长方形。
刘信启的数学知识告诉他,同样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不能建成长方形,太浪费了。”刘信启说道:“选定好区域之后,在两头建立两个正方形的堡垒,中间地段就不建造城墙了。”
这样会节省很多建造城墙的材料,两座堡垒之间的河岸两边都可以建造成码头,运输能力将会大大增大。南北两头都有堡垒,防守能力也没有下降多少,且专业的军事堡垒,防守起来也更容易。
“这样确实更好。”探子点头。
“我看两条河流的宽度应该不足以航行县级沙船吧。”刘信启问道。
“是的,深度倒是可以,宽度不足。”探子回道。
“可以拓宽吗?”刘信启问道。
“拓宽没问题,但因为都是小河,冬季时水流会很小。河流若是被拓宽,在非汛期,河水深度会不足以支撑县级沙船航行。”探子回道。
沙船是平底船,本来涉水深度就浅,这都不行,说明两条河的水量确实太少了。
“那就先造一些小的平底船做转运,在沙船可以航行的河道建设中转码头。”刘信启安排道,旁边有吏员快速记录:“后面可以将这两条河合在一起,然后拓宽加深,到时候适合够航行多大的船,就建造多大的船,最大化的利用河流的运载能力。”
修宽阔平整的马路非常耗时,短期肯定指望不上,小路运输还不不如用船,所以近期只能最大化的利用有“森林告诉公路”之称的河流来帮忙运货了。
“银矿距离这里有多远?”刘信启问道。
“再往上游走,十里左右。”探子回道。
“走,我们去看看。”
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原地,开始规划城池范围,等船上的材料过来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先期工作了。刘信启带着一部分警卫,跟着探子继续往南行进。
轻装简行,且都是精锐,十里的路程很快过去。
“我们发现这片区域有两条矿脉,一条是铜矿含银和银石英脉;另一条比较杂,含铁、铜、铅等一些其他矿石,这些矿石中都不同程度的含银。两条矿脉相聚很近,不知道在地下有没有融合在一起。”探子介绍道。
众人来到了一处小型盆地之中,里面建了几个小型的冶炼炉,旁边是住人的帐篷,几个汉人工匠正在指挥着一些倭人忙碌。
看到刘信启望向那些倭人,探子立马解释道:“这些都是因为好奇,看到天上的烟柱,走到这里来探查,或者是附近的山民,误打误撞的闯进了冶炼点附近,被我们的警卫人员抓了起来。为了保密,暂时将这些人都留了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些小的冶炼炉都是使用小型坩埚熔炼矿物,大部分建设材料都是从蓬莱运过来,然后再偷偷运进山里,为探矿提供技术支持。
“盟主!”冶炼点的负责人上来问候。
“怎么样,这里的矿藏。”刘信启与其握了握手,问道。
“非常棒,没想到这么小的一块地方,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矿物,真是天赐之地。”工匠夸赞到:“银矿、铜矿的储量都非常高,还有铁矿和铅矿,锌矿的也不少。”
这下就全齐活了,刘信启大老远跑到倭国来,不就是为了银子和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