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章

      郁明却特意唤了嫣玉,说她前段时间写了一首诗,如今骤然想起,想请嫣玉留下指点一二。
    嫣玉只当郁明是打趣着她,笑道:“明姐姐该是寻宁安姐和我家玉儿的。我无才无学,看着姐妹们的诗词,都觉得是极好的;若姐姐非要我说出个究竟,我就真是不知道了。”
    “倒也不是,嫣儿来看就知道了。”郁明就拉着嫣玉进了里屋,唤丫鬟给嫣玉上了茶,她搬出上了锁的匣子从里面取出一副卷字缓慢展开,招嫣玉过来看,“嫣儿看着如何?”
    秋辞晚意夜来风,玉阙端楼梦绮东
    帝使长街传语训,臣家短巷探行踪
    朝棠欲染东风面,晚艾将招西雨穷
    零落秋菊满恨泪,重阳岁岁愿成空
    嫣玉心下咯噔,却仍是面不改色,作惊喜状:“明姐姐的诗,果真是顶好的!”
    郁明却含笑着摇摇头,望着她,不动声色。
    “只是这般画景,却叫我觉得好是熟悉。”嫣玉沉吟半晌,才继续道。
    “正是如此。”郁明笑意盈盈,抚过嫣玉的手,温婉言,“我便觉得与妹妹真是心有灵犀,连这都是想到一块去了。”
    嫣玉听着郁明这话,隐隐有些怪异,就说着:“我不过是梦中偶有所感,倒要让明姐姐笑话了。”
    郁明推开纱窗,看见屋外一片秋后萧索之景,才回头与嫣玉说:“那也算是缘遇了。”说着又展笑道,“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和你有缘,我们姊妹说话也投机,这都是很难得的。”
    从前郁明绝不会说这样的话,嫣玉觉得意外,便接了话:“明姐姐总事事挂着我们,嫣儿就当明姐姐似亲姐姐一般看待。”
    听她这般说,郁明的眸光才温和了几分:“只是待今年一别,我们姊妹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
    想来林如海将调回京中的消息连郁明都听说了,才会有此一说。
    待到年后开春,林家上下跟随林如海回京,只怕便似郁明所说,待来日再见却不知该是何年何月了。
    嫣玉心里总不太踏实,京中可是是非之地,看着这些年过往之客便知卷入是非的下场。
    “我长在扬州,对京城之地,只听母亲曾与我们姊妹说起过,却未有几分了解。还望明姐姐能指教一二。”既是郁明先提起来,嫣玉心下略思,便顺着她的话说道。
    “人生一世,不过是求一安稳罢了。你且放宽心便是。”郁明只是轻笑着宽慰她。
    从郁明屋里出来,院里的菊花已是被霜打得只剩枯枝败叶,一派伤然之景。听丫鬟婆子说,徐五姑娘却是格外喜欢那几盆□□,摆在窗前细赏,煮了几盏菊花酒盛在案上,总是悲春伤秋之色。
    尤记得尚在徐府的郁明,也是明媚娇俏的女孩儿,虽是多愁善感着,却并未如此忧郁寡欢。
    嫣玉想来,应是郁明在南院见到了这些昔日在京中结识的姊妹,追忆起故时,才愈发伤情。
    拐过弯就到了她们姊妹的屋子,黛玉和柳宁安一同回来坐在窗前兴致勃勃地谈着诗词,看见嫣玉回来柳宁安就起身要告辞:“我也正要回去,就不打扰你们姊妹了。”
    嫣玉见着柳宁安就含笑说:“宁安姐不如留下一起吃了饭吧。”
    “难得妹妹相邀,是不该拒的。只是眼看着就是岁末了,家里来了人,我也得回去问候一二。”柳宁安卷起斗篷披上,才捧着手炉出去,逾白打了帘子。
    黛玉煮了新茶,斟了一杯递给嫣玉,亦是轻笑的模样:“姐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嫣玉看着妹妹越发欢喜,抿了两口茶才放下道:“玉儿煮的清茶甘甜回香,总叫我回味无穷。”
    黛玉掩唇而笑:“都是姐姐不愿学着煮茶。”
    “我煮的茶苦涩,最是入不得口。”嫣玉无奈苦笑。
    离恨天上的神仙都是饮仙露食仙果,寻常也会烹煮了仙茶以聊寂寞,曾经她因为煮了一杯清茶被花神称是枉为神仙了。
    到年末各家里派人来接姑娘回家,腊八过后钱管事夫妇就来了,嫣玉和黛玉去前院拜别了江娘子。
    江娘子含笑点点头,又对她们嘱咐一些话。
    上了马车离去,撩起车帘看见沿途一片白茫茫之景,青山白雪,已与来时不同。
    在南院学堂跟随江娘子学习,她们的心境也已不似从前。
    “姐姐。”黛玉拉过嫣玉的手捧在掌心,嫣玉才发现黛玉的手很是冰凉,不由忧思:“玉儿,你可穿得暖和?”旁边的叶子就很有眼色地取过手炉给黛玉。
    黛玉拢了拢斗篷,轻笑着摇头:“姐,我不冷的。”
    嫣玉却只是给妹妹整理着衣襟,一边絮叨着:“你身子骨弱,经不得寒冻的。这些年好不容易养好了些,可别再吹风冻着了。”
    黛玉狭促一笑:“姐,你知道宁安姐怎么说吗?她说你不似我姐,操心得倒似我娘。”
    逾白和叶子在旁边听着都笑起来,平素嫣玉总爱操心着黛玉的诸多琐事,非得一一过目才能放心。
    “还敢笑话起我了。”笑意染上眼眸,嫣玉敲了敲她的前额,满满的宠溺之意。
    “我一向不欺瞒姐姐的。”黛玉目光澄澈。
    嫣玉抚着妹妹,笑容也有几分真心实意了。
    回到家中已近日暮,贾敏正想念着两个女儿;听婆子传报说姑娘们回来了,连忙让厨房准备好热了饭菜,又唤乳娘抱着琰儿过来,说姐儿定然要想念弟弟了。
    嫣玉和黛玉进屋就脱了外裳给婆子,向母亲问安。
    琰儿已是长大了许多,看见两个姐姐就从贾敏身旁跑下来向她们过去,照着乳娘教他的话说道:“姐姐可回来了,琰儿很想姐姐了。”乖巧的娃娃一手抓住她们的各自的裙摆,扬起头望着姐姐满面纯真的笑容。
    小孩子最是真挚,他们不懂这世间的爱恨情仇,心思也单纯洁净,笑容也最是天真无邪。
    “琰儿又长高了!”黛玉俯身揉揉幼弟稚嫩的脸颊,不由笑道。
    贾敏看着几个儿女在跟前,也正欢欣着:“琰儿也两岁了。老爷如今正一门心思想着要给琰儿寻个西席先生,开始要教他读书识字了;我说哪有这么早进学的,小孩子都是好动的,哪能拘得住。”
    去岁琰儿抓周时,规规矩矩地抓了一本书和一只小木弓,引得旁人都说琰哥儿日后定能文武双全。
    那时贾敏也是看得紧。听说娘家的侄子抓周时抓了胭脂水粉,可把二兄气坏了,说那孩子日后定然没能有大出息;如今见琰儿这般,才让贾敏安心了许多。
    听母亲这样说,嫣玉也应声道:“琰儿也确是太小了些。”顿了顿又想到道,“母亲,不如先让我和玉儿来教着琰儿吧;等过一两年琰儿年岁稍长再请先生来府上授学,到时候琰儿懂事明理了,也不会太为难了先生。”
    黛玉也附和着嫣玉的话:“母亲,姐姐说的极是,我和姐姐在家里也能教着琰儿学几个字。况且琰儿一向很是听我们的话,也喜欢听我给他念书。”
    琰儿是听懂了黛玉的意思,点头:“琰儿喜欢听二姐姐念书。”
    贾敏略一思索,也就笑起来:“这也是好的。等老爷回来再与他商量着,想来老爷也是乐意的。”
    柳嬷嬷进来向贾敏请示要在哪里摆饭,贾敏就让摆在前院,便和几个孩子一同过去。
    酸甜开胃的酸菜鱼清香扑鼻,还有奶砖、杏仁酪、枣泥糕这些她们爱吃的香甜糕点,贾敏特意吩咐厨房早早准备了。
    江碧给她们姊妹盛了珍珠翡翠白玉汤,贾敏又将丝鸡面挪到她们面前:“你们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年岁,都多吃些,难得回到家里。”
    “母亲,我也念着家里的吃食,与别处的都同。”黛玉吃着软甜绵密的鲈鱼羹,抬起头与母亲说道。
    “旁人听了还以为先生短了你的吃食呢!”嫣玉轻笑道。
    “也是让李四太太费心了。”贾敏含笑,慈爱地看着几个孩子,“先吃些笋泼肉面,一会儿让妈妈将糕点给你们带回去。”
    闻此她们忙谢过了母亲。
    吃过晚饭,贾敏就询问她们姊妹在学堂的课程如何,听后才满意地点点头:“李四太太博采多学,你们能得她的教导也是四太太念着情分;你们姊妹也要记着四太太的栽培之恩,知恩图报。”
    姊妹俩应下:“谢母亲教诲,我们谨记于心。”
    琰儿从绣帘外跑进来到贾敏身旁:“母亲和姐姐们说话,琰儿也想要听。”
    看见幼子稚嫩的面容,两个女儿亦是听话地坐在旁边听着,贾敏不由轻笑起:“你们姊妹也回去歇息吧。待年后老爷就要赴京了,你们也准备着,年后就启程上京。”贾敏展开笑意说道,眸中闪烁着希翼的光芒。
    嫣玉猜想,母亲应是也对回京一事很是期盼,期盼着与多年未见的外祖家亲眷再见。
    贾敏已是十几年未曾回过娘家,只与母亲兄弟书信往来,也更加深了她心上的思念。
    “你们外祖母常在信中问起你们姐弟,她也很是想见你们。”贾敏望着几个孩子,慈和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