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页

      其实,曾荣想住进书院还有一个目的,她想跟着书院的先生学子们一起学认字,否则,以后见到徐靖没法解释她会识字会刺绣。
    半个时辰后,曾荣跟着自己父亲还有族长以及三叔公一起进了书院,她自己对书院是没什么印象的,好在刘婆婆就住在靠着书院大门的门房里,倒也不用进里面。
    说是门房,其实是三间明屋,其中一间给刘婆婆住,一间是灶房,另外一间是餐厅,刘婆婆除了要给这些先生们做饭,还需帮着打扫一下院子,每天的活也不少。
    因而,看到曾荣搬进来,她倒是很高兴,说是有了个说话的伴,且曾荣的勤快她也早有耳闻,正因为此,她对曾荣的跳湖也鞠了一把同情的泪,说到底是后娘,若是亲娘,断不会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族长显然不愿意把这件事扩散,而他也不是来听刘婆婆嚼舌根的,于是,他交代完刘婆婆和曾荣两个该注意的事情后便离开了。
    曾有庆是跟曾呈春一起走的,这两人走后没多久,曾富祥领着曾华也来了,他们是给曾荣送刚熬好的药和被褥来的,除此之外,还给曾荣拿了四个鸡蛋。
    因着农田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做,曾富祥帮曾荣把床铺好后也带着曾华离开了,倒是没忘了对刘婆婆说几句好话,求她好生照看曾荣。
    这顿饭,因着曾荣还比较体虚,没有下地和那些学子们一起吃饭,她一个人坐在床上吃的,饭后,她躺在床上睡了一大觉,醒来后感觉自己身子轻省多了,便下床要帮刘婆婆做点事情,别的不行,帮着烧一下火还是可以的。
    在曾荣有意无意的套话中,她知道整座书院一共有先生九个,包括欧阳思这个临时的,而学子则有约一百二三十来号人,绝大部分是附近村子的村民,也有镇里和慕名而来的外镇人员,这些外镇人是需要住在书院的,自然也是要吃饭的,好在这样的人不多,一共才十八个,换句话说,刘婆婆每天要为这二十七个人准备两顿饭,这工作量也不算小。
    好在书院比较穷,刘婆婆每顿饭只需准备一个菜即可,勉强还能对付过来。
    因着这些学子们年龄大多和曾荣相仿,故而曾荣晚饭时仍避开了他们,仍是自己端了点饭菜回自己房间吃。
    晚饭后,因天还大亮着,曾荣拉着刘婆婆在书院里转悠起来,她是怕日后有人问起来会露馅,毕竟之前大姐没少往书院跑,给二哥送饭基本是大姐承包了。
    这座书院建立在半山腰上,整个书院还没有徐家的后花园大,一共才有四栋房子外加一个门房,回字形建筑,分为甲乙丙三个班,每个班一栋房子,多出来的那栋房子是先生们和外地学子住的。
    房子一看就比较陈旧,可因着是青砖房的,倒也不显得破败,最打眼的是院子四角的四棵桂花树,高达五六丈,需要两个成年人合抱,一看就有上百年的历史。
    此外,院子中间还种了些桃树和李子树,这会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李子花基本谢了,地上还有不少落英,也有两个学子拿住书靠在花树下诵读,见此,曾荣拉着刘婆婆退回到自己的小屋了。
    这天晚上,临天黑时,曾富祥才把曾华送过来,因着有刘婆婆在,曾荣也没有多问。
    次日一早,曾荣觉得自己身子好多了,原本是想和曾华一起跟着欧阳思去上山采药的,只是欧阳思给她把过脉之后仍旧让她再卧床两天,曾荣只得作罢。
    一个时辰后,欧阳思领着曾华回来了,两人各拎了满满一篮子的草药回来,当着曾荣和曾华的面,欧阳思把篮子里的草药倒出来,然后再一一教曾荣辨认,教曾荣的同时也考校了一遍曾华,看她是否已记住。
    曾荣上一次就跟着欧阳思学过草药,加之她又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因而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草药的名称,只是令她意外的是,曾华学的也不慢,比一个正常的六岁孩子接受能力要强多了。
    再联系起曾华看向欧阳思时眼睛里掩饰不住的羞涩和倾慕,曾荣再次相信了曾华身子住着的就是自己大姐这个事实。
    可尽管如此,这时的她并没有和大姐相认的意思,大姐上一世只活了十二岁,本就没什么主见,她怕她因为太过激动泄露两人的秘密可就麻烦了。
    这天上午,欧阳思除了教曾荣曾华两人辨认草药,还教她们如何把药材简单修整分类和晒干,以及每种药材大致的收购价格。
    这天晚饭后,欧阳思又自己取来纸笔,在餐厅里把这些药材的名称一一写下来教会曾荣认识。
    连着三天,曾荣都没有和欧阳思一起上山,但欧阳思每天早上都和曾华拎着两篮子草药回来,这些草药有的是和前一天的重合,有的是新的品种,而欧阳思除了教会曾荣曾华辨认新草药,依旧会用笔把新草药的名称写下来。
    此外,这三天,欧阳思还用一百个铜板“教会了”曾荣一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
    第十八章 适应
    令曾荣意外的是,欧阳思在她进书院的第四天上午便急匆匆地离开了,走之前,他给曾荣送来了一套笔墨纸砚,东西虽不算好,可也看出来是他用心准备的,因为全是新的。
    曾荣倒是有心拒绝,可彼时她正领着曾华在山上采药呢,东西是欧阳思托刘婆婆转交的。
    曾荣只好领了这份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