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黑岩城
看得出余溦似乎被刚刚那一幕以及夏承越有些冷酷的话刺激到了,夏承越带着余溦一边往城内走,一边解释道:“余溦,这个世界很特殊,重力是地球上的4倍,正常来说普通人是不可能在这个世界正常延续下去的,只有依靠修士。
“现在还好,只有婴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需要修士照料,在遥远的过去,一般成年人都无法适应这么强的重力。”
夏承越将三圣界的历史(推测出来的)给余溦大致讲述了一遍,其中着重讲述了在三圣界坐忘修士的作用,以及修士和灵气、普通人之间的关系。
余溦对于修士到达坐忘期能够产出灵气并不陌生,夏承越很久之前就跟她说过这些,可以说这就是一个修行文明的基础,只不过在地球上,夏承越用原界本源代替了。
三圣界复杂的阶层关系如果要详细讲的话,那么讲个三天三夜都不成问题,不过夏承越从中提炼出主线来,余溦很容易就理解了。
坐忘修士提供灵气、维持整体秩序稳态,普通修士消耗灵气、维持普通人的正常繁衍,而普通人则是一切的基础,但又是最脆弱的一环。
在几十万年前,如果不是修士的照料,或许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延续下来,但也是因为有修士的照料,普通人根本没有经历残酷的生存进化。
当从地球上带来的普通生物都已经适应来三圣星的环境,人类还无法完全适应,至少婴儿阶段还无法完全适应。
听了夏承越讲述,对于这种文明,余溦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莫名地,余溦想要观光游览的兴致就淡了下来,如今也只是跟着夏承越的脚步,走一步算一步。
……
三圣界的时间和地球上的时间并不对应,白天的时长超过40小时,当然相对应的夜晚的时长也超过40小时。
对于普通地球人来说,一天这么长该有多累啊!但是对于三圣界的人类来说,几十万年演化下来,不能适应的早就被淘汰了,在三圣界人看来,如果一天没有80小时,那还叫一天吗?
而两个世界一天的起始也必然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夏承越和余溦来得还算巧的,虽然是吃过午饭过来的,却正好赶上了三圣界内一天的清晨。
就像之前说的,三圣界的人口数量数十万年繁衍下来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度,这和外界环境的关系不大,而是主要和高阶修士的数量有关,或者更准确地说,和坐忘修士的数量有关。
坐忘修士数量多,那么人口就会多,坐忘修士凋零的话,那下一代的数量都降几乎是必然的。
实际上,三圣界土地肥沃、水源稳定,气候温暖、四季如春,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几乎所有的陆地都被森林覆盖,而那些来自地球的动物也早已繁衍适应下来。
因此如果说三圣界唯一比地球上好的地方在哪里,也许就是这里没有饥荒这一概念了。
如果上层修士能够下定决心,直接放手普通人的发展,让普通人用生命来进化、来适应三圣界的环境,或许三圣界人类早就能够布满三圣界了。
是掌控欲,还是担心后来者,又或者只是因为不忍心,但不管怎么说三圣界能这么延续几十万年,终究是有一定原因的,对此夏承越也不想过多探寻。
他真正想要的其实是三圣界上古三圣跨空间移民的技术,当然还有其他基于不同世界观而衍生出来的法术,其中也必然包含夏承越所不知道的技术原理,这些都是一个个宝藏。
不过当前,还是陪着余溦将这次外星旅程走完。经过了城门洞的事,夏承越看出余溦的兴致已经不高,甚至根本就没有在意看到了什么,就这么随意走着。
……
黑岩城并不大,虽然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多的人口。一座城池的人口只与其配置的修士数量相关。
夏承越在来之前就看过了,黑岩城人口不足一万,其中修士的数量只有6个,3个灵法修士,3个筑基修士。
从整个三圣界来看,差不多一个灵法修士对应3000人口,而筑基修士的数量和灵法修士的数量差不多,基本上所有修士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无限制培养,即便是最底层的筑基修士。
在夏承越看来把黑岩城称为城实在是有些夸大了,不到1万的人口甚至还不如夏承越的老家青阳镇,只不过这里的人居住相对集中,因此看起来蛮热闹。
一大早,黑岩镇的居民便打开屋门,家家户户都活动起来,不只是为了适应高重力环境的生活,也是为了潜在的修士资格而努力,不管怎么说,在三圣界没有一个好身体是不行的。
因此,夏承越和余溦两人进城后见到印象最深的便是在类似于小广场,或者自家院落里“哼哼哈嘿”活动手脚的黑岩城居居民了。
这种格外有活力的热闹场景也冲淡了之前在城门洞那边的压抑心情,此时黑岩城集市上还甚少有人,不过从这里的布置来看,余溦依稀能够分辨得出类似酒楼、茶馆、杂货铺之类的地方。
因为不识三圣界文字,每到一处,余溦都会先猜这里是什么地方,然后再问夏承越,如果猜错了就闭口不谈,如果猜对了就兴高采烈,真是小孩子气。
走着走着,两人走到了一处宽阔的大堂前,猜了这么就余溦也有些经验了,不过这处大堂外并没有什么可识别的标记,甚至连门都没有,从外面可以一眼看到里面所有的布置。
最里面是一个木制结构的类似舞台的东西,在那上面贴着最里边的墙摆了一个长台子,长台子上有一个个类似矩阵结构的木制品,在这个长台子前面还有一块空余的地方。
而舞台下面则是一个个圆形的木凳,这种圆形的木凳结构并不负责,就是一个面,下面四条腿,腿与腿之间还有类似地球上的榫卯结构件相连。
不过这所有的木凳全部是同一个形制、大小,可见三圣界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也有了本土的成熟木工技术,类似这样的物件在之前的游览时,余溦已经见到太多了。
一看到这间大堂里的布置,余溦就联想到了一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