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自打樊克之从江南回京,他们再没见过。当初虽是自己求了玄衣卫,事实上也没帮多大的忙。再然后,种种事端,一直没能跟樊克之好好说说话。英王属下弹劾他时,自己也没为他辩白,原当俩人有了嫌隙。直到他为着季子初的事跟自己提了几句,自己才定了心。如今得他一句应承,当真如久旱逢甘露一般。
太子又坐了片刻便起了身,拍拍樊克之的肩膀:若是个儿子,待我为他取个名字。樊克之刚刚还有些同情他,此时却是杀了他的心都有了:自己的儿子,凭什么让外人取名字?他头都没抬,一声未吭地随着太子出了侧门,还没等太子转过拐角,便让邝日中牵了马车过来,一溜烟往护国公府而去,剩下太子目瞪口呆地看着他绝尘的背影,似乎颇为伤怀。
等到了护国公府,才知道楚菡也回了府。
作者有话要说:
又拉女配出来溜了溜
士为知己者死,是蠢作者最羡慕的感情~
第66章 求助
护国公府三房所居的云居苑,从院门至正房,三进的宅子挂满了红彤彤的彩绸,院中丫头小厮来往穿梭,不时有人碰到一块儿小声嘀咕了起来,哎呦,我的脚作死你啊,小心我手中的杜鹃!小顺子,赶紧去前院找找三老爷,怎得这个时候还没回来!乱哄哄地没个章法,大奶奶瞧着都脑仁疼。
往常护国公府爷们娶亲,都是在前头正厅拜堂,操持得都是国公夫人李氏或世子夫人大奶奶。可如今楚祥成亲,三太太小王氏非让在云居苑的正厅行礼,亲事也自己接了过去,完全不让大奶奶插手,今日才乱成这副模样。
也不知她是如何想的,前头正厅可是初代护国公当年发家兴旺之处,至今尙悬着祖上屡获军功的长刀,气派非常。小王氏却嫌那刀煞气重,改了地方。最奇葩的是,老太太竟也顺着她,若已去的老护国公醒来,非得再气死过去不可。
陆家的嫁妆已经抬到了东边的胜春居,据说陆姑娘甚是钟爱月季,楚祥便为院子起了这个颇为雅致的名字。新娘子的花轿还未进门,府中的女眷都坐在云居苑的偏厅里说着闲话。大姑奶奶楚茜舍不得襁褓中的小女儿,有些神不思属。二姑奶奶楚荨则是又跟着夫婿外放去了,小小年纪的平哥儿也跟着去了。
四姑奶奶楚莹依在楚茜身边并不多话,五姑娘楚芳更是面容平淡地坐在椅上。至于顾允明等几位姑爷,纷纷等在前头。大奶奶、二奶奶与国公夫人李氏坐着喝茶,间或闲聊几句,瞧不出多热络。倒是老太太王氏面上的笑就没断过,亲孙子娶亲,自然是喜上眉梢。
小王氏忙得团团转,身边的大丫鬟、嬷嬷全都派了出去,还是有零零碎碎的事儿得来请示她,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难得有片刻闲暇进了偏厅,看到厅上闲闲坐着的大房婆媳三个,她登时觉得心思都白费了。
正想坐下正儿八经地歇会儿,外头便有个小丫头急急闯了进来:太太,太太,侧妃娘娘回府了!小王氏眼睁得溜圆,忙不迭地往外走,边走边不住问道:你可看真切了?是侧妃娘娘亲自回来了?王爷可曾同来?到哪儿了?
那小丫头都快急哭了,她不过是进来送个信儿,旁的根本没看见。小王氏见什么都问不出来,使劲戳了戳她的头,着三火四地往前头去了。老太太听了一耳朵,也忙让吴嬷嬷搀着要往前头去,自打楚菡嫁人还从未回过娘家,她是当真挂念得紧。
老太太都起了身,楚蓁几个自是得跟上。李氏一脸不情愿,论品级,自己与楚菡一样,没得倒要去迎她的道理。况且,楚菡本就是小辈,又不是正经的王妃,难道还让家人向她行国礼吗?
大奶奶、二奶奶分列两旁,扶着李氏。楚茜领着一众妹妹跟在后边,一行人刚刚跨出门槛,便见楚菡扶着小王氏进了院子。只见她一身玫红色富贵花开宫装,望仙髻上一只孔雀开屏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满身珠翠,腰腹圆润,气色瞧着倒比上回在英王府中所见时红润多了,脸上也长了些肉。
亲王侧妃出行,排场也足够气派,这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瞧着倒是体面。楚菡望见门外的这些姐妹时,脸上笑容灿烂。等到了跟前,她几步上前搀着老太太,几乎哽咽起来:祖母!老太太霎时掉了泪,菡姐儿,可算是肯回来看看祖母了!快,快进门,外头冷。说着,老太太便牵着她的手进了厅里,浑然忘了身后众人。
李氏差点就要翻白眼,虽说是侧妃,不过是回娘家参加兄长的婚事,何必要摆这么大的架子?自己好歹是她的长辈,居然连声问候都没有?两个媳妇不住宽慰,楚茜上前低声说了几句,李氏才平复下来,笑容牵强地跟了进去。
楚蓁不想跟楚菡多说话,上回在英王府,她可是巴不得自己出点岔子,再理她,自己也太没气性了。楚莹与楚芳两个,简直就是背景人,默默跟在楚茜与楚蓁身后,权当自己不存在。俩人偶尔嘀咕几句,说到高兴处还眉开眼笑的。
快到时辰了,通好之家的女眷也陆陆续续进了府,老太太与小王氏的娘家武威侯府、李氏的娘家李尚书府、大奶奶与二奶奶的娘家、与陆家交好的人家,其中不乏看着英王面子来的人家。今日来的最尊贵的女眷,当属安阳长公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