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凛冬将至(十一)
1900年12月,奥匈帝国最终还是没有解体。在茜茜的极力斡旋下,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最终决定留在奥匈帝国。内部的理由非常简单,匈牙利想以独立的姿态立于欧洲列强之林,就必须有同样身为列强的能力才行。这样的证明过程注定是残酷的。
奥地利也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当匈牙利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加入奥地利参与的战争时,奥匈帝国甚至没办法在外交权上对匈牙利拥有约束力。奥匈帝国现在仅仅剩下一个名字而已。
恩叔在1901年2月去世,去世前留下了对欧洲内战将摧毁欧洲,皇冠掉落满地无人去捡起的局面。
周树人对恩叔只是听说过有这么一号,对这位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而言,生活是每天非常现实的存在,不靠圣人或者伟人的预言而运行。匈牙利勉强稳住局面的时候,就发现近在咫尺的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已经划下巨大的鸿沟。这鸿沟若仅仅是贵族们的敌视,对于劳动群众而言无疑跟屁一样。
现实问题在于匈牙利这个国家缺乏矿产资料。作为工业基础的煤和铁在匈牙利斯洛伐克共和国属于稀有品。和匈牙利相比,奥地利有煤有铁,甚至连捷克都有储量巨大的煤矿矿山。除此之外,奥地利还能利用来自洛林的铁矿,或者是来自挪威的铁矿,这两个地区距离奥地利很近。匈牙利发觉自己在经济上被彻底孤立,陷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地步。
为了摘掉欧洲君主国家扣在匈牙利头上‘贫煤国’‘贫铁国’的帽子,民朝不仅没办法从匈牙利撤出人员,还在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的邀请下派遣更多专家前往这个国家进行建设援助工作。
这些都不是韦泽故意创造的行动,这些都是基于一种理念上不得不执行的行动,让韦泽生出难以形容的强烈喜感。意识形态挂帅的必然结果就是‘敌方都去死’‘广种薄收’‘沙漠里面也要大片开出鲜花来’。
匈牙利葡萄酒在欧洲很畅销,沙皇俄国在匈牙利有定制葡萄田与定制酒窖,按照沙皇的宫廷要求生产特别口味的葡萄酒,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尽管沙皇俄国与奥地利之间有激烈的矛盾,但是不用奥地利说什么,沙皇俄国自然而然的加入到孤立匈牙利的行列中来。
这个案例在政治局一讨论,立马就引发了诸多意见。大家提出的意见再次证明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政治局委员们因为没有做过专项研究,提出的意见非常直觉化。比较经典的提案之一就是高级购买匈牙利的葡萄酒。
韦泽当时就表示反对,“货币的功能是一般等价物,凭什么因为匈牙利局面不好,就要让匈牙利的劳动力比我们更值钱?”
“如果我们不帮忙,匈牙利只怕顶不住吧。”委员继续提出自己的看法。
“匈牙利没有那么弱。另外,如果我们有一个覆盖全球的体系,别的国家在这个体系构建的平台上能够按照正常的买卖思路进行交易,匈牙利的困境自然就能打破。从长远来看,这个体系就是我们的未来方向。”韦泽干脆就把全球化那套思路给拿出来。
到了1901年底,民朝的探矿队伍风餐露宿,花费了大半年时间在喀尔巴阡山脉发现了一些铁矿与煤矿,这些矿脉能用,却没办法让匈牙利变成德国那样的钢铁大国。稍微让人有点意外的收获是发现了天然气和石油。
匈牙利加班加点的干,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了些基础。奥地利也没有闲着,靠脑子设想出来的奥地利军事模式在连续三次败给匈牙利红军后被证明是完全失败的模式。奥地利上层经过痛苦的讨论之后不得不承认多民族的混合模式不适合现代民族国家。
德国把奥地利一脚踹出德意志联邦后,组建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德国。匈牙利也是如此,在这个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里面,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人占据了压倒性的数量和地位。所以奥地利认为以前的所谓多民族国家必须向单一国家发展,至少军队里面使用七种语言的问题必须得到纠正。奥地利在和德国更加靠近的同时,希望能够在同盟基础上恢复泛日耳曼的大同盟时代。
如果是十年前,英国得知奥地利有这么一个计划,无论如何都会将其搅黄。此次英国并没有介入。大不列颠岛上的小康人口大量移民北美,20万平方公里的岛上只剩了1800万人口。其中800万居住在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爱丁堡,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等城市。1000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中相当一批是不愿意离开故乡的老头老太太。剧烈的变化让英国政府都不安起来,欧洲的事情不得不稍微靠后处理。
德国与奥地利的全面靠近,很自然的引发了奥斯曼帝国的靠近。有匈牙利插在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双方的矛盾立刻小到完全可以协调。奥斯曼帝国与俄国之间两百多年的矛盾明显无法化解。最后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签署了一个条约,条约内容为如果俄国进攻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要支持奥斯曼帝国。如果俄国进攻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要出兵相助。
这么一个非常微妙的协议缔结之后,德国也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允许,前去参观奥斯曼帝国从民朝购买的军舰。这票军舰是奥斯曼帝国在中美战争结束后购买的,民朝没向奥斯曼帝国要钱。同期的一大批军备都用来抵充中国购买科威特的费用。
德国人当然不知道民朝外销的这批军舰都不是以装甲盒理念设计的,也没采用蒸汽轮机做动力。仅仅参观了一圈,德国人就觉得眼界大开,欢喜莫名。没见到军舰内部之前,德国人没办法想象军舰还可以这样设计,见到之后德国人越看越觉得有收获。
1901年,欧洲经济危急没有继续恶化,而是开始出现触底反弹的意思。特别是在德国宣布要开始建造新式军舰之后,德国的经济有了恢复的迹象。
1902年年初,奥地利宣布在整个帝国推行义务教育,并且把好几个小的地方自治单位变为行省。像是捷克与波兰领这样的大地区不用强行改变,那些地区工业水平较高,本就有了德语基础。
实施了这些办法之后,奥地利的经济也开始出现恢复。几年没有进口匈牙利的粮食后,奥地利国内所有粮库全部见底。奥地利终于向匈牙利政府提出购买粮食的要求,连带着匈牙利也松了口气。被封锁了这么久,匈牙利总算是可以从奥地利进口钢铁啦。
经济一恢复,海上运输的船就多了。民朝挖的新苏伊士运河能够通航两万吨的轮船。从波斯湾来的油轮数量很快就达到原来的五倍之多。距离这里非常近的塞浦路斯立刻就接到了消息,王明山写好报告准备发给国内,只是一想到自己的老朋友沈心已经从国家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他心里面就很是遗憾。
从制度上讲,沈心上台下台都是民朝的共和制良好运行的代表。不过那是公事,王明山的私人感情上当然是希望沈心能够干的越长久越好。接替沈心的这位是政治局力推的人选,名叫姚浜。沈心算是一代,祁睿算是二代。这位姚浜则是一代半。据说是个在理论上非常有想法的同志。和他搭班的总理叫梓炀,也是政治局推出来的。得知不是都督推荐的人选,王明山当时就低看这两位好几眼。而且王明山的工作隶属于党下,主席和总理管不了他。现在王明山的头上的大boss还是韦泽都督,这是让他很自豪的事情。
等王明山的报告上去,很快就得到批示。‘研究一下各国军事工业对经济的拉动比例’。王明山登时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才是韦泽令王明山非常钦佩的理由,都督总是指出一个方向来。如果拉动欧洲各国经济的产业与战争关系比较密切,那就意味着战争爆发的可能非常大。
民朝在北美战争之前,或者说自从立国开始,大部分工业产业创建的最初目的都是与战争有关。钢铁产业、橡胶产业、罐头产业,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民用化的产业,当年就是为部队提供武器、鞋子、食物。
按照新标准计算了一番,新数据让王明山很讶异。除了英国佬北美地区的数据不全误差较大之外,整个欧洲的国家真正的军工产业都没有对拉动经济起到太大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整体上很和平,根本没有投入战争的迹象。从一个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看客角度,王明山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果让他有些失望。在失望的时候,王明山还用‘都督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的理由安慰自己,现在这帮欧洲国家没有开打,不等于以后他们不打。
只是王明山自己也很清楚,若是按照现在的军备状况,欧洲就算是明天放手大打,也打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在这样情绪低落之下,一封信让他立刻高兴起来。前一段王明山给沈心写信,沈心回信说他已经没啥要忙的,准备到塞浦路斯来散散心。老兄弟们终于可以毫无压力的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