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做的被子厚实,衣服也厚实,这才让小少爷的烧,退了,不再着凉。
吴有为给二房夫人的东西,都是他们急需的,二房夫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茶花感激的都要痛哭了。
知道小孩子没事了,吴有为睡得很安稳。
但是第二天,吴家就来了客人。
第二天乃是腊八,按照习俗,腊八喝粥。
可是两位座师同时派了他们的常随过来,给他们的弟子送腊八粥。
除了腊八粥,还有十匹素锦,二十匹素布,二十斤棉花,五十斤碳。
两位师娘还给吴有为送了二斤果干,二斤素米糖,四斤干菜,六斤老豆干的零嘴。
吴有为接到东西之后,哭笑不得,这是当他小孩子吗?
两位师娘还给他带零嘴儿?
但是两位常随对吴俊只是客气,但是对吴有为却很恭敬!
我家老爷说了,吴小老爷是他的得意门生,虽然在家守孝,但切不可落下学业。这是刘宣的常随说的话。
陈鉴的常随则送上了陈鉴批注过的《孝经》:我家老爷送给吴小老爷一本书,让您好好阅读,温习。
多谢两位座师对学生的关心。吴有为对两人行了个大礼,这个大礼不是给他们的,而是让他们代主接受他的大礼,这是行给两位座师的大礼。
吴俊站在那里很是有些尴尬,他都没想过要给庶弟的座师送腊八粥,更没有送过谢师礼。
一切都是庶弟自己做的,这也太尴尬了!
正房里,吴夫人听说了来客之后,高兴的喊来大丫鬟萍蕊:快去大少爷那里,让他去前院,他小叔叔的座师派人来了。
萍蕊颇为不解:夫人,让大少爷去,干什么呀?quot;
让你去通知你就去,快!吴夫人没时间解释,赶紧派人去。
萍蕊立刻就跑去了偏院,那里住着大少爷,去通知了。
可惜,没等吴瑛到外书房,人家就已经走了,收了礼物,谢了座师,吴有为就回屋里喝腊八粥去了。
原来厨房给的腊八粥,在原主的记忆里,就是一碗粥,但是吴有为却觉得那就是一碗杂粮粥。
结果这次厨房给做的可就好吃了,虽然是在孝中,但是腊八粥都是素食,根本没荤腥,所以他喝到的腊八粥,配料十分丰富。
大麦米、白芸豆、赤豆、绿豆、稻米、小米、黄米、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
满满一大碗,吴有为一碗就吃饱了。
两位座师送给自己的东西,吴有为谁都没送,都留在了小院子的库房里。
老夫人那里还等着他的孝敬呢,结果左等右等,等到十五请安的日子了,吴有为跟没事人一样,和吴俊一起,给她请了安,然后就走了,回了他的小院儿。
吴夫人的意思很简单,其实也在算计,她想让吴有为给吴瑛引荐一下这两位大人,可是吴有为没个这个机会。
吴夫人的娘家是武将,跟文臣那边不搭边儿,虽然官职够高,官品够大了,但是其实家里人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自从土木堡之变后,这武将的地位就不如文臣了,哪怕边关守军,也只是只守不攻。
现在看吴有为不孝敬老夫人了,立刻就在老夫人跟前上眼药:看看他那张狂的样子,哪有一点孝顺的品格?若非母亲开恩,他怎么可能考的中举人,得了好座师?你懂什么?吴老夫人也怄气,但是她不会说出来,因为她知道,庶子这么做,也是被她吓怕了,这个时候,吴家不能出事:这是他座师送的东西,送给我这老太婆说不通。
按照辈分,座师跟嫡母是同一辈的人,如果吴有为拿座师的东西孝敬嫡母,可以说是孝顺,但是如果话锋一转,男女私相授受,吴老夫人可受不了。
男人纳妾叫风流;女人找的男人叫水性杨花,叫不守妇道。
她现在才想明白,吴有为不给她孝敬,其实也能找到理由。
吴夫人被噎了一下:是,母亲说的是。
吴老夫人也憋气啊!
吴夫人不甘心,又道:可是,他大侄子也是读书人,怎么不说给他介绍一下座师?
这才是你的目的吧?吴老夫人早就知道了那天的事情,吴孙氏打的什么主意,她清楚得很。
只是,这改换|】庭可不是容易的,哪怕吴瑛身体好,读书科举上,恐怕也不如那些书香世家。
文臣武将,自古不和,如果他们和了,上头那位还能坐稳吗?
千百年来,只有一出将相和,而没有后继,就是因为将相和没抵住大秦的铁骑。
吴孙氏被婆母点破了心思,脸上一热:儿媳只是觉得... 觉... 这是个机会....
机会?吴老夫人却看得透彻:他是不会介绍瑛儿给他的座师的,甚至都不会介绍同窗。
为什么?吴孙氏不满意了:瑛儿可是他亲侄子!quot;
那又如何?吴老夫人唾弃道:用脑子好好想一想,他手上的人脉,凭什么要分给瑛儿?
一个嫡出兄长的嫡长子,跟他一样的大侄子。
一个庶出的小叔叔,就算吴有为同意,吴老夫人也不会同意的,带出去岂不是说他们嫡子这一支,不如个庶出的有人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