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6页

      “他俩不会有好结果的,想想也知道,大伯不过是现在笼络着他们。等以后他跟大妈离了婚,哪儿还会再要他们啊。”
    “不知道他俩怎么想的。”
    小姐妹俩说一回官司的事,林特问清楚开庭时间,说到时去给想娣姐大妈加油。想娣姐很关心妹妹,“你别去了。二叔跟我爸一向好,我爸开庭,他没有不去的。”
    想到秦耀祖,林特心跳有些加快,她握着手机的手微微用力,在心跳加速中抿了抿嘴角,说,“虽然有点怕,也不能一辈子都不面对。正因为怕,才要去。”
    我所有积攒的勇气,都是为了面对让我恐惧的人。
    迎新会后,新生运动会还没开始,想娣姐家的官司就开庭了。
    林特上午有课,特意请了事假,提前打车过去。
    吕律师还是那幅表面文质彬彬,实则眼含贼光,不像好人的样子。林特警觉的看吕律师一眼,过去跟大妈想娣姐说话。
    吕律师唇角一翘,继续坐在休息定的椅子中闭目养神,对即将进行的庭审做准备。因为庭审是在工作日,想娣姐姥姥家的人来的不多,只有两个姨妈一个舅舅过来。但官司输赢不在人多与寡,而在于双方律师的本事。
    林特当然不喜欢吕律师,但吕律师无疑是对付大伯这种人的好手。
    吕律师找到两个重量级证人,一位是秦耀阳工厂的前会计,提供了秦耀阳与情人出资,以情人弟弟的名义另建工厂的证据,另一位是秦耀阳情人的弟媳,负责将这件事锤死!
    另外还有吕律师查到的秦耀阳给情人转账的所有银行转账记录,以情人名义购房记录。
    即便在旁听席的林特都有惊心动魄之感,原来一个有外心的男人,会做出这样无情无义的事来。
    她血缘上的大伯,简直没有半点为大妈想娣姐考虑的意思。
    情人弟媳在证人席声声控诉,“秦扬(秦耀阳的儿子)其实不是第一个孩子,他上头还有两个可怜的姐姐。听说秦老板家里不缺女孩儿,李莉(秦耀阳的情人)照过B超后就把前面两个女孩儿做掉了,看她听话,秦老板很心疼她,送了两套黄金首饰。一直到怀了秦显,两个月的时候就找老中医摸脉,老中医说是个儿子,真是一家子喜不自胜。秦老板当时听说李家要买房,带李莉照过B超后就资助了两万块钱。等生下来,果然是个儿子,秦老板当时就给李莉在天坛公园附近买了套两居室。后来秦扬慢慢大了,家里商量着,李莉不是正室,钱上就得抓紧些,就以给秦扬买房的名义,又跟秦老板要了套三居。待秦扬慢慢长大,李莉的胃口也就大起来,秦扬正式读小学,李莉就去秦老板厂子做会计管钱了。”
    “不是我瞧不起她,初中就跟男人在一起堕过胎,原本是工厂做计件的小工,她懂什么账,会计证考了五年都没考出来。不过,她是秦老板唯一儿子的亲娘,懂不懂的,厂子是秦老板的,秦老板让她去,她当然能去。后来买了朝阳门外的别墅,日子就更好了。”
    “我丈夫李朝以前就是个卖磁带的,后来生意慢慢不行,就满胡同的串,没什么正经工作。我们在天坛公园附近买的房,当年秦老板也出了一半的钱,剩下一半是李莉出的。她哪儿来的钱,无非也是秦老板的。”李莉弟媳淡淡道,“就是让李莉忽悠着秦老板拿钱另开家工厂的主意,也是我跟李朝商量着再撺掇着李莉,等钱到手,那边儿工厂搬空,秦老板也就能跟他那原配老婆离婚了。当初就是这么打算的。”
    “也的确是搬的差不离了。不过,秦老板也留了一手,在外头的工厂,李朝是法人,占股10%,李莉占股20%,另外70%的股份在秦老板亲娘手里。秦老板亲娘听说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她一老太太懂什么经营不经营的事,代秦老板持有股份罢了。至于工厂出资,当然都是秦老板的钱。”
    “秦老板早就说了,万贯家财当然得留给儿子,儿子才是秦家的香火。”
    孙梅双拳紧握,一双眼睛迸出刻骨恨意,瞪向对面被告席的秦耀阳!
    秦耀阳面色难看至极,他没想到李家人这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林特激动的狠狠一握拳,心说,就是给吕律师一半财产也值了!
    在林特专注于庭审发展的时候,一双眼睛对秦特看了又看。秦耀祖总觉着这女孩子有些眼熟,只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因为是庭审,林特穿的很严肃,深色小脚牛仔裤配黑色卫衣,脚下踩双黑色短靴。林特还不懂化妆的事,但那种原生的俊美已经仿佛在发光。
    在刚刚进入法庭时候,秦耀祖就注意到了林特,林特也看了秦耀祖一眼,在看到秦耀祖的那一刹那,她的心脏仿佛被谁重重的捏了一下,本能的恐慌如覆顶的海水一样涌来,呼吸都有一瞬间的停窒。
    林特迅速将视线移开,在内心帮自己打气,神色平静的跟孙家人一起坐在了旁听席上。
    随着庭审的进行,她也感觉到了秦家那边有人在看自己,但在她镇定下来之后,惊惶恐惧并没有再出现,胸膛里暖暖的是姥姥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林特抿了抿唇,继续集中精神在庭审上。
    第115章 林特(基本前会计与李家弟媳的证)
    基本前会计与李家弟媳的证词已经将秦耀阳转移婚内财产的事实直接锤死, 接下来的争论则在于秦耀阳的诸多借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