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天太冷了,人都懒得动弹,何况是猪?
看着猪圈里的一群猪崽,叶英问了句,“咱们这冬天有没有猪冻死?”
答案是肯定的。
修建猪圈就成了头等大事。
“人都要穿上厚衣服,猪也怕冷啊。在外面这么圈养肯定不成,起码得做点防护措施让它们安然过冬。”
饲养员有些为难,“咱们还想要炼油。”
这么养猪有一定的道理所在。
天冷就得多长膘,脂肪层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抵抗住严寒。
肥肉多了就能炼油,而猪油十分的香,比植物油美味多了。
“炼油是挺重要的。”
吴钢觉得叶英这话有点意犹未尽,他想了想忍不住问了句,“那往年冬天会死多少头猪?大猪和小猪各有多少?”
这句话问到了点子上。
饲养员有些不好回答了。
他们这里冬天死的猪多,所以每年养猪场搞的很是艰难。
能熬过两年的猪自然是最好的,可也只有不到六成。
虽说死的猪没浪费,该吃的都被填到肚子里。
但一想到那些猪崽子长大了能长更多的肉,饲养员就心痛。
吴钢已经算清楚了,“温度太低猪很容易生病,我估摸着往年可不止是冻死,怕是还有其他毛病,好在咱们吃肉从来都是熟透了的才没事。你们这猪圈还得重新修,光放这些干草哪够啊。我们那边冬天冷,都给猪搭了窝棚,里面还点着火炉子呢。”
你指望从人家身上搞到肉搞来油水,那就不能吝啬了。
反正他们牧场的猪待遇可好了。
夏天的时候去木棚里,四面通风每天早晚打扫十分干净。
冬天的时候就去窝棚里,白天开门窗透气之余还要点着火炉子。
凤霞姐把那些猪养的可好了,肥肥胖胖的很出肉。
虽说刘司令请来的是叶英,但如今这成了吴钢发挥的舞台。
他又是设计新式猪圈,又是帮着搭配饲料,好生忙活。
倒是叶英,闲着没啥事去了农场那边溜达。
这边有大片的试验田。
当然这会儿天气冷,田地里基本上没什么东西了,偶尔能看到几个人在那里拾荒。
偶尔有玉米棒子和大豆散落,成了这些拾荒者的目标。
叶英随口问了句,“咱们这的产量如何?”
农场的管理者神色中带着满意,“我们这里黑土地产量高,也不需要农家肥……”
土质好。
叶英想起了宁县那块土地,同样是黄河两岸,黄家庄和付家庄的土质就截然不同,一边土质肥沃,另一岸则是贫瘠。
“那是挺好的,不过还是得做好科学的管理,能更高产一些。”
她闲聊起了玉米品种和大豆种子的事情,等结束这边的行程回到宁县,已经十一月中旬。
刚回去,赵政委就杀到了。
“跟你商量个事。”
赵政委的到来让叶英有些恍惚,这来的也太突然了些。
“您之前怎么没去首都啊。”
她在庆功宴上见到了褚石,但并没有看到赵政委。
“我回家了。”赵政委倒也没遮掩,他已经十多年没回家了,在庆功宴和回家之中到底选择了后者。
离开家时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如今出落成了大姑娘,却不认识他这个爸爸。
赵政委愧对妻子女儿,但假期结束后又第一时间赶赴回来。
叶英看着这个面皮几近于黝黑的汉子,她笑着说了起来,“让我猜猜您这是为了什么来找我。咱们往后应该是要再新建基地,要发展新基地吗?”
她想到了李兰书的话。
戈壁滩上的基地对她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她过去十分坦然的接受,也假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如今赵政委的到来以及缺席庆功宴,李兰书找自己的谈话,让叶英十分确定一件事——
罗布泊的基地要发展。
不止是一个科研所,也要发展为战士、工人和科研工作者们的家。
她的猜测得到了赵政委的肯定,他也没少好意外的,叶英聪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要不要去那边。”
赵政委一直觉得挺对不住叶英的,当初他好心把这俩人撮合到一起,用了点小心思让沈清晏跟叶英领了证,可谁又能想到这一别就是好几年。
期间更是音讯全无呢?
如今有了机会,要搞基地的建设。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叶英。
去基地那边搞建设。
也让两人别再这么分居两地。
当然,叶英要是不同意的话也能理解。
其实没啥感情基础的人,这么多年不联系,他们之间本来就不怎么深厚的情分耗尽了也是人之常情。
“我要在这边待两天,正好去看看你们的那个化肥厂,你也不用着急……”
“好啊。”叶英笑着答应了下来,“不过我得把这边的事情交代下,还有工厂的事情也得安排下,可能得年后才能过去。”
几个工厂都是她的心血,发展势头也挺好的。
叶英也得做好安排才能离开。
农牧场那边倒是不需要她多操心,但是现在就走曹大姐肯定接受不了。
等年后吧,过完这个春节再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