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5页

      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清退民办教师,但在大乡村这种贫穷落后的地方,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完全清退他们,乡小学就无法继续开办了。
    而现在民办教师也换了个称呼,叫代课老师了。
    他们拿着这样低的工资,也没有公家交的五险一金,得了病又怎么可能去的起医院?
    李康文年纪小,现在伤心的还是全老师不能给他教课了,但华锋语想的却是以后的日子。
    还是先弄清楚,那个全老师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再说吧。
    华锋语也没急哄哄地去办这件事,而是等到了周末,她才哄着李康文去老师那里探病。
    一直挂念着的李康文一听姐姐要带他去全老师家,立即就同意了。
    “全老师就住在学校附近的宿舍里,文文知道的!”
    李康文带着路,中途两人在乡里买了点水果,这才一路赶到了宿舍。
    说是学校宿舍,不过是一排低矮的土房,拢共只有四间,走的近了,其中一间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
    听到这咳嗽,华锋语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
    “全老师!”李康文不知道全老师到底住在哪一间房里,大声地唤着。
    “……是文文吗?咳咳……”那间不停传来咳嗽的房间里有人出声应答。
    “是文文啊,全老师,文文来看你了!”李康文高兴极了,拉着姐姐就要往里走,却被华锋语拉住了。
    “……姐姐?”李康文满眼疑惑地抬头看着姐姐。
    华锋语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温声说:“文文,你全老师生病了,肯定没精力招呼你,你在外面玩儿,姐姐先帮你去看看情况好不好?”
    “姐姐,文文很乖的,不会闹到老师。”李康文眼巴巴地看着姐姐,他也想见老师。
    “知道文文很乖了,所以文文听话乖乖在外头等姐姐好不好?”华锋语继续忽悠。
    这时屋子里又传来全老师干哑的嗓音:“文文啊,你来看望老师,老师很高兴,但你就不用进来……咳咳咳、咳咳……”话没说完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文文,你听到了吧?老师也让你别进去,你就在这里等姐姐。”
    李康文嘴巴一瘪,嘴角垮的都能挂油瓶了,但他还是听话地、闷闷不乐地说:“那好吧,文文在外头等姐姐。”
    “乖。”
    华锋语夸了弟弟一句,又把怀中的熊娃娃塞给他:“你抱着小熊吧。”
    见李康文乖乖接过小熊,她这才放心,虽然这里不会有什么危险,但让系统陪着他总是更放心一点。
    敲了敲门,里头的咳嗽断了,继而全老师的话飘了出来:“是文文吗?你不要进来,咳咳咳……”
    “全老师,我是文文的姐姐,特意来看望您的,请您让我进去吧。”
    “姐姐?但是……”
    “文文很担心您,一直想进来探望您,我好不容易才把他劝住,如果您不让我进来,他就要自己进来了。”
    “别!咳,别让孩子进来……”
    咳嗽声慢慢由远及近,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露出一个干瘦的中年汉子。
    汉子大约四十来岁,一脸病容,十分消瘦,此刻正用一条毛巾捂着嘴,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看着华锋语。
    “全老师吧?您好。”华锋语甜甜地说,充分发挥了小女孩的优势。
    见到比自己学生也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全老师点点头,毛巾捂嘴闷闷地说:“文文的姐姐?谢谢你们来看我,我没事,你们快点走吧。”勉强说完又咳嗽了几声。
    “老师,您这是什么病啊?”华锋语问道。
    “肺痨,你快走。”全老师再次赶着人,见自己的学生来看望他,他当然是高兴的,只是这个病,可不敢让这些娃娃靠太近。
    肺痨,肺结核。
    这个病在未来已经绝迹了,很少还有人了解,但华锋语就属于了解这种病的少数人之一。
    或者说她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病菌都比较了解,她后来研究出来的药物能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寿命,也跟这些知识分不开。
    很多人都认为肺结核是强传染性的疾病,实际上不然,肺结核病人依照传染性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强传染性的,一种是基本不带传染性的。
    如果是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一般都要在疾控中心治疗。
    之前就有预感是肺痨,华锋语不知道面前的全老师是属于哪一种病人,所以她没让李康文接近,小孩子的抵抗力实在太弱了。
    “全老师,肺结核并非不治之症,您一定要放宽心,这是能够治好的。”
    华锋语由衷地说,治疗肺结核有特效药,她不清楚这个时代有没有,等回去查一下,没有的话她自己也是可以做的。
    不知道面前这个看着清清爽爽的小姑娘已经在心里盘算着给他做药了,全老师勉强笑了笑,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老师已经在吃药了,谢谢你们。”
    华锋语点点头把她手里提着的水果递过去:“那,全老师,水果您先拿着,下次我再来看您。”
    全老师只是摇头:“不行不行,你们自己吃吧。你们在长身体,咳咳,多补补。”他知道学生们普遍家庭情况都不好,根本不会接孩子的水果。
    真是个一心装着学生的好老师啊。
    华锋语被触动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让这些老师拿着几百块的工资,扎根于乡村,为乡里的贫苦学生点亮一支照亮未来的蜡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