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3页

      眼前多了一只伸出的手,易青绾看着眼前十三岁,身着一身深蓝衣袍的少年,少年问道,你是谁,怎么光着脚?说罢,将身上的外袍解下披在她的身上。易青绾生怕又是方才沈若那样的人,忙站起向远处跑去。
    这个少年,便是沈玉书。
    她曾在八年前那一日,遇到过三个少年,那时的三个少年中的两个,也被种下了席予的灵魂碎片。
    随着她穿越回学院,身体重生开始,那一日的事情,她便什么都不记得了。但三个少年,仍旧记得那一日大雪,除了叛乱之灾的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
    番外十 泣荆之情(二)
    其实若不是易青绾只余席予的灵魂碎片支撑的肉身存在,她早就死了几次了。比如蕙纕在手镯上下的毒,掉下悬崖等等,她之所以还活着,便是因为她已不是人的肉身,只是席予碎片的幻化,因此虽会受伤,但只是席予的碎片法力减少。
    在易青绾掉下悬崖时,宫弧便知晓,子岚所预言的,席予的灵魂碎片核心,就是眼前这个女子。他给她的失忆的药草,不过是将她水晶暂时封印的药水,失忆不过是一个附加作用。此举是为了激活席予留在她身上的水晶能力。
    只是席予与宫弧都未料到的,是院长一己之私留下的麻烦,就是朝槿水晶的侵入。若是要完整继承席予的能力,必然是要纯净的水晶能力,而那时易青绾的能力,已不再纯净。
    说白了,天人一族闯的祸事,不,对于大多天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实验。而易青绾就是校正这个实验最后的保障工具。因此,在能绝对保证易青绾继承席予能力与彩水晶抗衡时,必须要清除其它的外在因素,比如易青绾自身的情感。
    是宫弧骗了她。
    并非必要去除她的情感,只是宫弧明白,席予的能力为易青绾塑造的肉身,其实已经维持不了多久了,若是还有情感波动,肉身恐怕支撑不到大战来临。因此易青绾的结局早已注定了,那白发就是一步步证明她的身体即将毁灭的证据。
    但宫弧于心有愧,在她帮易青绾激活水晶时,宫弧也将自己半数治疗的能力传给了易青绾,能保她灵魂不散。他是想起了子岚,想起了同样命不由己的,自己爱上的人类女子。
    第一个知晓这件事的人,是沈若。
    在他们去了伽蓝寺,易青绾在沈若面前与席予融合最后的水晶能力昏迷过后,沈若便想了解清楚事情的梗概。宫弧也有意在等,他们相遇后,宫弧将前后因果都讲给了沈若,这是他对易青绾最后的补偿。
    沈若听着自己未曾接受过的事情,尽力去明白。他才发觉,原来他的竹城,一直离他十分遥远。
    他想起了很遥远的年月。
    在很小的时候,一直陪着他的,就是每天看不完的书,练不完的武,听不完的课,和那个,一直陪在他身边的三哥沈言。
    他与沈言的感情一直很要好,在他的父母叛乱之前,沈言一直养在宫里,与他同吃同睡。一次他弃学遇见沈言,沈言带他去城楼上,望着远处万家灯火,沈言对他说,景行,这远处璀璨,都属于你。而我,会为你守住这天下。
    他知晓沈言背负的太多,每月一次皇帝准他见父母,但他并不是很高兴。每次见了父母回来,他总会阴郁消沉好一段时日,每每他都会看到沈言独自站在城门上,嘴中呢喃说,这天下有那么好吗?
    直至叛乱之灾,他们都被困在宫中,消息封锁得很紧,直至他偷听到了沈言父母叛乱失败,要处死刑。他约了沈言在书房见面,要告知与他,不想去晚了,见到的是一个女孩。慌乱中,女孩逃走,留下了一双他未曾见过的鞋子。
    那个女孩,很独特。
    他第二次有这个感觉,是在环采阁。第一次她向他问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像极了朝廷上那些谄媚的人。第二次她无意洒了茶在他身上,却不似最初一般,端着架子让他换衣服。第三次他早早布了局想试一试采寒三仙,他以为是那个传说中的松渝,但未想到是她,不畏死去,沉着聪明面对高瀚。而后,他见到她十分狡诈,与谁都交好唯独对他保持距离。她为了算计她的唐染挺身而出,为了挽歌金兰留在他身边。
    可她消失了。
    沈若以为,她并不是不可替代,那夜经历了沈言带兵突袭,回来时只剩一个与她长得极像的词烟。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将词烟带回府中加以培养。事实证明,竹城是独特的,没人可以替代,他也意识到,自己对竹城的心境有所变化了。
    他有愧于词烟,便答应词烟,暂以侍妾的身份留在府中,实则为她置办了一个店铺,以让她出去可以过好后半生。
    直至一日,手下的人拿了一块玉佩来寻他,他仔细看,发觉是他送给竹城的那一块。因了他送的那一块边角处有细细的花纹,和别人的不同。他连忙派人打听,才知是一个男子在祁都卖了这块玉佩,辗转到京城来,被一个手下的夫人买回府中,被手下认出。
    他自己查到了竹城的线索,忙起身去那家天香酒馆的地方。但等到的时候,却找不到那个卖玉佩的人,也没有竹城。
    他失落的回去了。
    他想要找到她。听了蓁蓁的建议,派人盯准了陆离,不想竹城当真中了圈套。许久未见,她似乎虚弱了许多,瞧着她似以往一般与自己辩理,他竟有些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