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0页

      “明国公夫人摆出这幅脸色,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办的是丧事呢。”
    第229章 一世命,为你(27)
    乔时一出声,明国公夫人愣了下,随即眉头紧皱,眼中闪过怒色,不悦的看向明念悦。
    “这就是你的教养,规矩都没有了吗?!也不嫌丢人现眼!”
    “明国公夫人这话说的,我娘的教养那也是你们教的,我没规矩难道你们没有原因?”
    乔时毫不客气的反驳着。
    明念悦暗中扯了扯乔时的手,示意她别说了。
    乔时却握住了明念悦的手,低声开口。
    “娘,这世上如果有借着亲人的名义伤害你的人,那他们也定然没有在意这份亲情,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在意?”
    “这不一样,他们给了我生恩,有些事你没办法摆脱。”
    明念悦叹了口气。
    乔时明白她的想法,这个世上,孝道总是大于一切,只是明国公府最后的下场显然好不到哪里去。
    日后宁泽是要登顶的人,虽然明国公府未曾牵扯到其中,但是镇国将军却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宁泽最后肯定会清算。
    “娘,你也知道,我自小就不在京城,此次回来,认的也只有你和妹妹,和他人无关。”
    乔时嘴角带着笑,却明显的没将明国公府放在眼里。
    明念悦知道说不动乔时,也没打算在劝说,只是不管乔时的身份再怎么高,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以后想要嫁人也难。
    想到此,明念悦松开乔时的手,走到了前面想到道歉。
    只是明国公夫人的怒火却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消下去的。
    “好好好,你可真是让我长见识了啊,从此以后就当我没你这个女儿!”
    当着这么多人被落了面子,明国公夫人一摆袖子转身回了马车。
    明国公也是不悦的看了眼明念悦,最后目光落在乔时身上,带着一抹探查。
    乔时大大方方的看过去,嘴角还扬起一抹笑,怎么看怎么像是挑衅。
    明国公眉头微皱收回了目光,随后也回了马车中。
    明国公和明国公夫人都走了,世子和世子夫人显然不可能留下来,两人尴尬一笑也带着女儿回了马车。
    乔时却隔着马车高声道。
    “明国公夫人,你这话说的不嫌迟了吗,早在十五年前,你就已经将你我娘给丢弃了,十五年对亲生女儿不闻不问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现在却反过来责怪我娘,这脸皮真是厚到家了啊!”
    “时儿。”
    明念悦紧张的捂着乔时的嘴,随后惊恐的看向马车。
    只见马车门帘被掀了起来,明国公一脸阴郁的伸了头出来。
    “惠夫人,即便你不认外祖父外祖母,也不该如此口出狂言,真当没人治得了你吗?”
    “怎么?明国公想要暗中派人来刺杀我?”
    乔时丝毫不以为意。
    明国公:“……”
    “哼!”
    冷哼了声,明国公一甩门帘进了马车,马车快速的驶走。
    门口发生的这一场闹剧虽然让不少人背地里看不上乔时,可是同样的,也没人敢过来惹。
    反正任务完成了,三丫也就不复存在,名声什么的,乔时还真不在乎。
    至于明念悦和相静,自然有另外的退路。
    ……
    宴席开宴的时候,乔时没让赵如珍上桌。
    面对宴席上那些夫人一口一个赵夫人明夫人的,乔时直接怼了回去。
    “赵如珍已被贬为贱妾,诸位夫人一口一个赵夫人,莫不是想和她为伍?”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不说话了,一个个低头吃饭,沉默的不能再沉默。
    宴席结束后,各位夫人小姐相继离开,只是没到半天,各种爆料就传的满京城都是。
    比如相府认回来的这个女儿嚣张跋扈,才刚回府,就逼得亲爹的平妻被贬为了贱妾。
    不仅如此,还逼得明国公和明国公夫人当场离去,放言断绝母女关系……
    满京城传的风言风语,乔时却悠哉悠哉的坐在人牙子面前,让两个婆子帮着挑选下人。
    曾经伺候明念悦的下人多数都被贬到了庄子上,有些曾经伺候还不错的,乔时询问了她们的意见又将人给接回来了一些。
    除此之外院子中还缺不少的装饰物品,这些都需要购买或者从库房中拿。
    相府的库房老夫人不会开,乔时也不稀罕相府的那点东西,但是曾经明念悦的嫁妆都必须还回来。
    明念悦成亲的嫁妆单子还保存着,比照着这份嫁妆单子都必须一分不少的还回来。
    乔时没找老夫人,直接找了相盛,不还回来她有的是时间去闹……
    相府里每天都热闹的很,乔时有时候会去一趟自己的府邸炼制丹药送去宫中,时不时的还会偷摸着去东宫,一来二去倒是和白若混的熟了。
    白若擅长占星之术,和道术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乔时时常和白若谈论一些风水相术之说。
    白若上辈子寿命不长,但是却是和宁泽的寿命有一种玄妙的联系。
    这辈子宁泽如果能够登顶,白若也会跟着得到一些好处。
    就这样的日子连续过了两个月,乔时后来每每都去找白若,差点忘了还有宁泽的事。
    “我算到太子有一劫,只怕攸关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