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页

      南祁枫风轻云淡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
    “哼。”云泽冷哼一声,手上的筷子直接将碗中的胡萝卜一分为二,“也难怪你心中不悦,今天在玉饰店我可是知道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云泽说着,对面的俩人都没什么反应,直到
    “昭元公主竟然已经有心上人了!”
    话音一落,宁长鸢和南祁枫都愣住了。
    宁长鸢面色不改,只是心中难免还是漾起了微波,眸光转向他,声音比之刚才更轻了些,“你怎么知道的?”
    南祁枫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宁长鸢,随后也将目光移向了云泽,想听听他怎么说。
    见宁长鸢面不改色的模样,云泽以为他在死撑,毕竟这位爷可是惦记人家许久了,能让他就此死心也好,便道。
    “我也是昨日才回来,这偌大的京都城变化这么大,今天趁着……”
    “说重点。”宁长鸢直接出声打断他,脸色冷沉。
    云泽忍住,深吸了一口气,对于一个马上要痛失所爱的人,他还是宽容一点好了。
    “然后就是我在看玉佩的时候,昭元公主进来了,她为朋友选了钗之后,走到男式这边看上了一根玉簪,那玉簪我瞧过了,深色,玉质佳,一般人还真不敢戴。
    当时我听到掌柜的在跟她说话,知道了她是为自己心上人选的,这么用心地挑东西,估计那人在她的心中地位不轻。”
    说完之后,云泽有些同情地看向宁长鸢,不过某人的表情看上去好像不是难受,反而像是……春意荡漾。
    云泽愣了会儿,这家伙莫不是受了刺激,疯了?
    想着,云泽话锋一转,马上劝道:“不过你也别太难受了,因为后来店里出现了一个如玉公子,我听到他们的对话,公主都不认识他,就想也没想直接把玉簪送给他了。
    所以原谅我刚刚口误,这位心上人应该也不是很重要……”
    包厢里是死一般的寂静。
    云泽眼见着宁长鸢的脸色骤变,从晴空万里到阴云密布,浑身阴鸷的气息让他顶着铺天盖地的压力,以至于最后的话越说越小声,几乎都要听不见了。
    云泽一脸疑惑地看向南祁枫,这人的反应是不是有些迟钝?
    南祁枫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不语。他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没事吧?”云泽小心翼翼地看向他,宁长鸢这人虽然看上去温润雅逸,可是他深知这人的手段,腹黑起来,简直要人命。
    “没事。”宁长鸢沉声道,随之将手边的茶杯移开,斟了杯酒,一口烈酒下肚,像是在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宁长鸢心中有一股火,几乎是从头焚到脚,一种名为“嫉妒”的情绪几乎占满自己所有的理智。
    “知道那人是谁吗?”
    云泽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我在京都城里也没有看到过他,不过此人气宇不凡,想来也不是普通人。”
    “陛下,臣有事先出去一下。”宁长鸢起身,向南祁枫行了一礼。
    南祁枫点了点头,恩准,“嗯。”
    宁长鸢打开门,景于立马过来,“主子。”
    “去问问跟在公主身边的暗卫,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顺便查一下那个男人究竟是谁!”宁长鸢冷声吩咐道。
    景于微讶,有暗卫跟着公主他是知道的,不过平日里主子从来都不让暗卫来回禀长公主的消息,只负责她的安全。
    这一次莫不是发生了什么很严重的事,没有耽搁,景于领命之后立马就去调查了。
    宁长鸢单手握着栏杆,目光落在下面吃的正欢的女孩儿身上,狭长的眸子深幽似海,骨节分明的手背上青筋暴起。
    窦萱没忍住,点了一桌子的菜,俩人根本吃不完。
    感觉到撑了,窦萱颤颤地放下筷子,有些难为情的说道:“好像,有点多了。”
    南歌赞同而无奈的点了点头,“知道就好。”
    “一时高兴。”窦萱嘿嘿一笑。
    吃得差不多了,俩人起身准备去付钱,却碰到了两个极度不想遇见的人。
    姚凌儿如今算是自暴自弃了,反正她跟岳少辛已经发生了关系,而和宁长鸢已经不可能了,索性俩人就经常一起出入各处。
    “长公主。”姚凌福了福身子,纵使再不满,面对南歌的时候也要低上一头。
    “见过长公主。”岳少辛笑着向南歌拱手行了一礼,然后转眸看向窦萱,有些惊喜,将一个纨绔子弟的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位姑娘看着眼生,不知道是哪家千金?”
    窦萱皱了皱眉,她对京都城的这些权贵都不太熟悉,虽能察觉出这人的不轨之意,但毕竟是在外面,而且看他的服饰也知道身份贵重,不知是哪个皇亲国戚。
    想了想,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也就回了一礼,“境州刺史之女,窦萱。”
    “原来是窦小姐,幸会。”当着南歌的面,岳少辛也不敢有其他举动。
    姚凌儿看着岳少辛的举动,气得脸都青了,她都还在这儿,他就对别的女人献殷勤。
    见南歌不理他,岳少辛也没有在意,仿佛早就习以为常了,他的目光依旧落在窦萱的身上,一副大方的做派。
    “既然有幸在此与长公主和窦姑娘相遇,那这一餐就算在我的头上,窦小姐远来是客,我总得尽尽地主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