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7页

      燕襄对国画相当有研究。
    他一眼就看出这虽然是幅习作,但笔力遒稳,没个十几年功底绝对下不来。
    戚临清能骗过燕琼芳,却骗不了他!
    燕襄表情一冷,当即拄着拐杖,慢腾腾地向宅子二楼走去。
    他想着这孩子从小被遗丢在外面,生活在农村,又没受过多少正经教育,其实也怪可怜的。
    对方染上一身坏毛病,燕襄其实能理解。
    但他这暴脾气,实在忍不住想教育。
    “外公你小心台阶!”戚乐乐路过看到燕襄连忙想上前搀扶。
    燕襄却没理他,兀自吃力地一步步走着。
    戚乐乐生怕他摔倒磕着碰着,便一直跟在身后。
    燕襄到二楼次卧门口,也不敲门,就直接拧把手——谁家长辈教育小孩还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客气?
    门没锁。
    他推开便走了进去。
    霎时,正在桌前画画的戚临清听到动静,抬起头惊讶地望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沉思,今天又没有准点更新,我决定明天加更谢罪TT
    (ps:还有一个中奖的读者没写地址,看到后麻烦填一下喔)
    第三十三章 唧唧唧
    戚临清有些意外。
    他以为燕襄有急事,当即搁下笔,从椅子上站起来问:
    “您找我?”
    燕襄迟缓地点了点头。
    他看到不远处桌子上铺开的笔墨纸砚,心中疑虑更盛。
    “你...在画画?”燕襄凑近了,才看清那纸上清晰明痕的山水勾线,皱起的眉毛不自觉舒展开。
    白描最吃国画基础功底,显然对方的是画技很不错。
    戚临清:“嗯。”
    燕襄瞥见戚临清手腕上的墨渍,心中更加愕然,难道真是自己误会了?
    “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国画?”燕襄边问边拄着拐杖上前,想要离近点再仔细看看。
    戚临清:“以前便……”
    话还未说完,他忽然看见眼前的老人直愣愣地盯着自己的画,连踩空了台阶都浑然未觉,脚下一颤,踉跄着向前扑倒。
    咔嚓。
    骨头响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戚临清吓了一跳,赶紧眼疾手快地上前搀扶。
    但还是晚了一步——
    燕襄年纪大了,本就骨质疏松。他倒吸一口凉气,只感觉脚脖子扭伤的剧痛从尾椎骨直蹿全身,连带着老腰都隐隐作痛起来。
    “您还好吗?要不叫医生?”戚临清问。
    燕襄忍痛道:“叫张姨,叫她给我的私人医生打电话。”
    站在门口的戚乐乐立即喊道:
    “我去!临清哥哥你先把外公扶到床上,用湿毛巾敷一下!”
    说完他便跑走了。
    卧室里的小书房和床隔着一段距离。
    戚临清怕伤到老人,便背对着弯腰蹲在燕襄面前,“我背您过去吧。”
    燕襄怔了怔,上前按住少年宽阔的后背。
    老人家上了年纪不小心扭伤磕碰是常有的事,要不怎会随身带着拐杖。
    戚临清上辈子随爷爷长大,很有照顾老人的经验。他先是检查了燕襄的扭伤情况,然后去洗手间拿了湿毛巾,边敷边轻按肾盂穴等穴位来缓解对方腰部疼痛,顺带还主动找了话题与燕襄闲聊。
    燕襄都被他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给震住了,下意识想起最初见到对方——那个佝偻着背,浑身带刺,自卑敏感的少年。
    和眼前这个孩子完全不像同一人。
    ……
    燕家宾客私底下也在谈及戚临清。
    毕竟之前网络上关于戚家真假少爷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在场有看过《变形计》的人,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述:
    “戚临清真怪可怜的。他从小没了爸妈,被捡垃圾的外婆抚养长大。他刚被接到戚家的时候,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我记得有一个画面特搞笑——他把一个包装精致的进口狗罐头当成了零食!还吃得津津有味……”
    说话这人觉得好笑,可是在场其他人却笑不出来,只觉得心酸。
    他们很多都是燕襄的学生,非常敬佩燕老师。
    现在得知燕襄遗失在外的孙子过得不好,心里都有些难过。
    燕襄上次戚临清去赌博,燕襄勃然大怒,估计就是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估计老人家也担心出身农村的淳朴少年被花花世界迷了眼。
    戚乐乐跑过来,面色惊慌地喊老爷子扭伤了脚时,宾客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戚乐乐气喘吁吁地简略说了一下事情经过,随后便去找保姆张姨叫医生了。
    但打了好几个电话过去,对方都没接。
    在场宾客中就有一个燕襄的学生如今当了中医。
    当即有人提议要不让他过去看看。
    虽说冒昧进燕宅楼上的卧室不太好,但事出紧急,还是老爷子的身体重要。
    “可..可以,快去吧,我怕外公出事!”戚乐乐表情焦急。
    那名中医和其他几个平日里与燕襄关系较亲近的宾客赶紧跟在他身后上楼。
    戚乐乐推开门。
    众人看见燕襄躺在床上,还挺精神的。
    他正和坐在床边的黑发少年谈笑。
    经过这番谈话,燕襄也得知了戚临清是在农村时拜一位老人为师学的国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