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页
“我不一定。”
第349章 :这也太快了
第一周放假,徐浩搭乘学校里的免费载人车回到家中。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乘坐这种校车的,有些家长是专门在星门外接人,毕竟条件好的还是大有人在。
比起徐浩家里条件差的也有,甚至还有出生于偏僻乡村的。
他们也是搭乘学校的校车回家的,可能就是考虑这些学生,校车是直接去学生家门口接送,以后每周都是如此。
“小59,把我送到惠民广场吧。”
59号载人机器人调出路线,“好的。”
“不,先把我送回家吧,之后再送我到惠民广场好不好?这样正好你能认认我家。”
59号肯定没意见,在这徐浩回到小区前。
不少小区的居民看到徐浩,笑眯眯的打招呼。
徐浩问候了小区的熟人,对59号道:“小59,先等我会儿,我把书包送回去就下来,两分钟。”
“可以。”
回到家,先和爸爸打过招呼,麻利的蹿出家门,和经过的人问好,跳上59号,去了惠民广场。
惠民广场这边有条小吃街,张彩月白天就在这边摆摊,这附近有两所学校,一所高中,一所中学,每天中午不少学生都会来这里买吃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
想到儿子今天回来,张彩月就有一身的力气。
“妈!”听到熟悉的声音,张彩月看去,发现徐浩已经过来了。
“回来了?”她高兴的看着儿子,精气神别提多好了,“怎么样?在学校还好吗?和同学相处的怎么样?”
“挺好的。”徐浩取出塑料袋,将做好的凉皮装到塑料袋里,熟练的取了酱料包和辣酱包,递给前面的年轻女子。
“在家住到什么时候?”张彩月继续切凉皮。
她做这个买卖已经有六七年了,生意一直都很好。
再加上她的凉皮摊整天都被擦拭的干净珵亮,而且凉皮厚薄均匀,尤其是辣酱更是她自己钻研了很长时间,口感是独一无二的,习惯这种口味的年轻人,基本上三天两头来这边买,生意特别稳定。
晚上会去更远一点的夜市,当然就不是卖凉皮了,而是热干面。
只能交错着卖,一起卖的话,他们夫妻俩撑不住。
热干面比起凉皮要简单些,准备工作少很多。
“明天晚上七点钟,学校的载人车就会来这边接我。”
能住两天一夜,张彩月也是高兴的。
“今晚不出摊了,咱们在家里做顿好吃的。”
“好!”
………
海城下边有一个较为偏僻的村落,半上午,一辆轻便漂亮的校车驶入村子。
不少在村中溜跶的人看到这辆小车,好奇的多看几眼,发现里面做着的事村子里考出去的高中生。
“狗娃儿,回来了。”
“这可是咱们村里第一个高中生,喊啥狗娃儿,叫人家大名。”
旁边有中年女人看不下去,阻拦几句。
“……”
三两个人愣着,“狗娃儿大名叫啥?”
“季彰,表彰的彰嘛,钱会计给取的明儿。”
“哦,对对对!”大汉连连点头,“哎,狗娃儿喊习惯咯。”
季彰不在意这个,这些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熟人,村子里多多少少是沾亲带故的。
村子里比较穷,但是这个穷也是分和谁比。
在牛洼村,村民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自来水,通了电,也有信号塔,都是大瓦房,家里也都有彩电冰箱等等,当然村子里老房子也不少。
不到两百户的村子,老房子就有不下四分之一。
这些都是家里子女在外打工,留在了别的地方,有的把老人接走了,有的老人过世了的,空置下来的。
前两年,上面有扶持项目,村子里也都铺设了水泥路,村民保养得好,现在瞧着还平坦的很呢。
只是有一点,如果不出去打工,在村子里只靠着种地等,收入有限。
季彰家里做的是蔬菜大棚,每年去掉各种的肥料种子等等,净收入能达到一万五。
劳动力自然也算在这一万五里面的。
在季彰小学前,家里是养蚕的,这行当是真的辛苦。
季彰唯一的念想,就是曾经跟着父母摘桑叶时,能吃到酸酸甜甜的桑葚。
不过桑树并非是专门为了桑葚的树种,因此桑葚的数量和个头有限,但是对于村子里的大人孩子来说,还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很多情况下,孩子们和大人去桑树林里摘桑葚吃,还会帮着他们家摘桑叶,父母那边也不会为了点桑葚和村子里的人要钱。
都是朴实的村民,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能帮点是点。
和长辈们打过招呼,季彰给375号指路,最后在季家门前停下。
季彰家里是八间大瓦房,之前住的只有四间,余下的四间是养蚕室。
后来家里开始种植蔬菜大棚,那四间屋子留做了杂物间,他们一家三口,住着四间房也够了。
“这里就是我家了。”
375号转动着拟人化的大眼睛,“那我明天晚上七点准时来这边接你。”
“……”季彰站在门口沉默。
375号跟着沉默半分钟,“我走了。”
“我想着给你带点我家的蔬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