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6页

      当天下高手都齐聚武夷山,一决高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真正的天下第一就在一个小小的院子中诞生了。
    而那个最先领悟了道的人,是一身病弱的小郡主,她每天坐在小院里,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景象,心中却为自己唱着歌谣。
    ……
    遥远的武夷山上,一阵山风吹过,《九阴真经》的书页发出哗哗的响声,似乎是谁在欣慰地笑着。
    昔年,黄裳隐居山林,苦练武功,心中无时无刻不背负着仇恨,那复仇之火燃烧着他,让他时刻沉浸在孤独与痛苦中。
    多年以后,他终于神功大成,出山报仇,却发现仇家早已死去,他满心茫然,不知所措,十几年的努力仿佛都变成了笑话。
    望着江水中倒映着自己那雪白的双鬓,黄裳终于大彻大悟,什么恩怨情仇,不过是一场空啊!
    看穿了,看透了,黄裳终于不再伤心了,他大笑三声,留下一部《九阴真经》,就飘然而去。
    万物的命运本就是走向终结,但是自由的人能在黑暗中看见光。
    第58章
    近来平宁侯府内喜气洋洋,只因郡主病体康复,重获生机,平宁侯高兴的不得了,给了下人许多赏钱,还专门摆宴庆祝。
    正当要开宴的时候,下人忽然慌忙来报,说郡主不见了。
    平宁侯急忙赶去女儿的小院,只见墙壁上留有用剑刃划出来的字迹,铁画银钩,剑气纵横。
    半生病弱,如在囚笼,一朝悟道,恍若梦醒,愿踏遍山河,观花赏雪,儿今去矣,勿念。
    一时间众人皆惊,满座哗然,平宁侯立刻封锁消息,暗中派人手寻找女儿。
    …………………………………………………………………………………………………………
    京城郊外,衰草连天,一匹雪白的骏马踏过草丛,马背上的女子头戴幕笠,腰配长剑,正是平宁侯府的小郡主。
    昨日刚下过雨,风吹过来,一阵草木的清香,是苏凝在侯府中从未闻到过的味道。
    抬头看,不再是那片四四方方的天空,眼前的天空无边无际,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
    远方是峰峦起伏的群山,苏凝不知道那是哪里,但是没有关系,她此行本就只为观花赏雪,走到哪里都无所谓。
    再也不要被囚困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她要奔向自由,看一看这外面的世界。
    马鞭扬起,白衣墨发的小郡主策马奔向远方,像一阵自由的风。
    苏凝一路漫无目的地前行,先往黄河,见了那宛如万马奔腾般的滔滔河水,接着又登了泰山,看旭日东升,云海翻腾,然后又去了洞庭湖,一赏烟波浩渺的景致……
    一路行来,她感到心境开阔,无比快意,只愿余生都浪迹天涯,与这漫天的云霞作伴。
    不知不觉,苏凝来到了西北边塞,再往前走就是无边的大漠,那是她从未见过的景象。
    想一想王维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苏凝心生向往,打算去看一看大漠风光。
    沙漠酷热难行,水源稀缺,苏凝准备了大量的水和食物,然后买了一只雪白的骆驼,就独自进入沙漠了,反正她会观星,迷不了路。
    当一个人的武功高到一种境界,任何严酷的自然环境都算不上什么,她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根本用不着顾虑什么。
    苏凝骑着骆驼进入沙漠,只听驼铃叮当,宛如乐曲,倒是十分有趣。
    白日的沙漠像是一个炽热的大火炉,烘烤着地面上的一切,让人没有心情欣赏它的美丽,但到了黄昏之时,热浪消退,那时它的美丽才显露了出来。
    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金色的沙丘宛如波浪般起伏,一串骆驼的足迹遗留在沙漠上,像是一幅画。
    苏凝弹奏着琵琶,且歌且行,无垠的沙漠中空无一人,只有她彳亍独行,这一刻,好像天地都是她的。
    夜晚很快到来,苏凝找到了一小片绿洲,牵着骆驼去喝水,自己也补充了一些水分,就在她想要休息的时候,忽然发现远方传来一阵呼喊声。
    ………………………………………………………………
    林致是一个胡商,时常在中原与西域之间来往,靠着贩卖茶叶丝绸之类的物品赚取钱财,商路之上四处都是盗匪,他一直都会雇镖师保护,所以每次都平安无事,但是谁知道这一次居然遇上一伙极为厉害的,把镖师们都杀光了。
    眼看着二十几个手持大刀的沙盗包围了队伍,林致吓得浑身颤抖,他大喊道:“各位壮士,金银货物随你们拿走,还请手下留情啊!”
    然而这些沙盗绝非善类,不仅要劫财,而且还要害命。
    沙盗们步步逼近,其中一个举起屠刀向林致砍去,刀锋带着血腥气落下来,林致心中大骇,僵在原地一动不能动。
    忽然间,一道劲风袭来,那把刀被击飞了出去,又是一声响,沙盗惨叫着倒地,抱着自己的腿哀嚎不已。
    为首的沙盗大喊道:“谁!”
    月色下,一道飘渺的身影坐于货车之上,头戴幕笠,看不清长相,但明显是个女子。
    寂静的夜中传来她清越的声音:“现在若走,可留尔等性命。”
    那群沙盗怎么可能把一个势单力薄的女子放在眼里,纵使她有武功在身,也敌不过他们这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