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谢丕笑,一屋子的人都笑起来,笑着笑着,笑不出来了。
第7章
说起来当前的大明朝海外贸易,虽然不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的兴盛,但也还是可以的。
大明和日本、交趾、琉球等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长达百年,人称朝贡贸易。说起朝贡贸易,一般的理解都是,我上朝上国,啥都不缺,但你们小国家缺这缺那啊,那你们就送点土特产啥的给我,我多拿些金银物价赐给你。
当然,我们还会设宴招待一下,大家欢欢乐乐,以示天下皆慕我朝灿烂文化、彰昭皇家威仪。这样一来,我有面子,你有里子,两不吃亏,皆大欢喜。
如此一来,各国争着进贡,比如那琉球,一年三次上贡,使节还常年赖着不走,大明每次都各种招待,每次送出去各种厚礼……
夏言这样不知情的忠臣都以为,正是如此不合理的政策,才使得日本人在宁波惹出了大乱子。
这差事太肥,两队日本人,为了争夺朝贡的资格,在宁波打翻了天,这说法,太窝囊,太痛苦,干脆禁海。
不光是禁海,宦官在市舶司当权,祸害地方不说,还贪污受贿引发如此大案,造成宁波百姓伤亡数百,罪不容诛。
诛杀犯事的太监,一举关了两个市舶司,干脆利索。
其实,事情真不是这样。
大明朝的顶级精英们,历代的皇帝们,真没那么蠢笨,净做亏本买卖,纵容宦官为祸地方。当年太~祖皇帝定下这么一个规矩,初衷,更不是这么简单。
“中原传统的海外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由皇家和朝廷经营的朝贡贸易,由民间私人经营的私人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利益大,中原的几个港口自汉唐以来就一直兴旺。私人海外贸易方面,元朝时期,于明面上禁止日本商人上岸。到明朝,于明面上全面禁止,任何藩属国商人都不允许上岸。
朝贡贸易,从大明太~祖皇帝正式开始,在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后兴盛,在近几十年内极力维持,一切都是根据中原政权上国的“怀柔荒远”、“薄来厚往”的原则,你来我往……”
八月初二的午后,秋风乍起,太阳慵懒,正是凉爽地打瞌睡的好时候,小娃娃观察宫人浇花看得专注,张着胳膊抓住小喷壶,就要自己动手,还认真地对花儿说“好好喝水,乖乖啊”……
满宫的人欢乐不已,小娃娃玩得开心,可他玩了一个下午,也没有老师回答他昨天的问题。
小娃娃迷糊。可是他的老师们伴读们,是真的不知道如何和皇上说这些事情。
最后是王守仁老师瞅一个机会,找一个僻静地儿,单独地,细细地和皇上解释。
他知道皇上听不懂,记不住。可有些话,可能,就在皇上听不懂、记不住的时候,他才能这般大胆地说出来。
小娃娃听懂了,但也更不明白了,为什么上国就要“薄来厚往、怀柔荒远”?
王守仁瞧着皇上大眼睛里的懵懂,笑。
“太~祖皇帝声称‘民间百姓片板不得下海’,不允许中原人和藩国人通婚,不允许其他国家人来中原经商,不允许沿海百姓私自出海,发现就严惩不贷……
不光是因为中原地大物博,自给自足,重农抑商。
元朝时期,和日本的海战中发生大台风,全军覆没。元朝人认为日本人不吉利,日本人打了胜仗士气大振,就喜欢来元朝经商,一来就不走了,于是元朝禁止和日本商人的海外贸易。
到大明建国,日本内乱,各方诸侯旷日持久的械斗,在本土打了败仗的浪人,大量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日本平民,勾结到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侵扰大明沿海地区,倭患频发……”
而那个时候的大明,内患也于此有关。
当年一起抗元的义军中,张士诚、方国珍的力量都不容小觑。后来他们的割据政权被太~祖皇帝荡平,其残余的势力并未肃清,流亡海上的势力时有勾结日本浪人,侵扰沿海地区,祸患一方。
甚至有些闽浙的大族,也时有为了私利而通倭的事件发生……”
王守仁说着说着,不由地叹气:“所以,那个时期,禁止私人海上贸易非常有必要。而朝贡贸易,仅仅只是放到明面上来讲的话,就是不知情人口中的‘冤大头’……”
大明初期,不光是日本作乱。蒙古那边有北元的残余势力,日本、朝鲜、琉球……这些败在元朝手里的中亚、西亚小国,都不服大明,也不肯来进贡,大明也不能和元朝一样横扫欧亚大陆,太~祖皇帝没有办法,只能通过禁止私人海外贸易的手段,诱使、迫使万国来贡。
今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他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
大白话就是,要想跟我大明朝做生意,得首先向我进贡,承认我作为老大的上国地位!
上国下国的,真不是一句“传统”决定上下。可海贸利益摆在这里,割舍不下啊。
外国的使团们不得不千里来朝,进贡的物品不多,拿回去的恩赐从来不少。何况又有大明实行的海禁,洋货稀缺,使得他们带来的稀罕物儿也总能销售一空,消息一传开,来大明进贡的使团,很快也就络绎不绝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