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几个鸡笼子罢了,都拿走,以后我们也用不上。”
“谢谢您呢。”
这家的儿子帮着把鸡鸭放到后备箱里,等老方和胡嫂子都走了,啧啧一句,“看看人家,来乡下买菜都开车来。”
“这样的一看就是给领导家搞后勤的,一般家庭也舍不得买这么多鸡鸭,就算买回去,往哪里放呢?”
“妈说的对。”
老方和胡婶子买了鸡鸭,又去另外几家买了一些新鲜蔬菜回去,等他们回到城里,已经快十一点了。
胡嫂子看到方若,笑盈盈道,“唐老夫人你什么时候来的,早知道你们要过来,就叫老方去接你们。”
方若笑着道,“反正也不急,我和老唐慢慢溜达过来,不着急。这么多鸡鸭,你们去乡下买的?”
“哎,去乡下买的。运气好,刚好碰到有家人要搬家,家里的鸡鸭都要卖,我赶紧把几只老母鸡和老鸭子都买了。您要不着急回去,晚上留下吃饭,这老鸭子要炖一下午才行,中午饭是赶不上了。”
“不着急,我要住两天才回去,刚好过来看看清清。”
“那感情好,您先去找族长,我们去忙了。”
“去吧,去吧。”
方若去后院找老头子,唐德生一来秦宅,就跑到后面池塘边钓鱼去了,秦清在水塘旁边的小亭子里织毛衣。
前两天她给唐怀野织了一件毛衣,两个小家伙不干了,吵着他们也要。
两个熊孩子闹起来,还有三条大狗汪汪汪地给他们助威,秦清扛不住,答应给他们一人织一件毛衣。
既然都给孩子织了,宝山县的爸妈肯定要来一件,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在西南军区的公婆。秦清掰着指头一算,她还要忙活半个来月。
方若在秦清旁边坐下,“你给你爸妈织就行了,我和你爷爷都用不上,不缺衣裳穿。”
秦清笑道,“是不缺衣裳穿,不过肯定缺一件我织的衣裳。”
方若被她逗笑了,帮她整理毛线,“你这孩子,我不是想你轻松一点嘛。”
“没事儿,我现在都织熟练了,这可比刺绣容易多了,我闭着眼都不会织错。”
“厉害人儿真是做什么都厉害。”
秦清连忙道,“奶奶您可收着点夸,做饭做家务我可都不会。”
方若笑了,“在西南的时候,你不是做过一次吗?后面过了好久,提起这件事,阿野和两个孩子都夸,说你做得比胡婶子还好吃。”
“您就别听他们吹牛,就那么一次,只要吃不着的都说好吃,就像别人说的那样,相见不如怀念嘛。”
两人笑了起来,方若笑着道,“每次过来跟你说说话,都开心的很,我差点把正事儿搞忘了。”
“什么事儿?”
“我娘家不是早些年搬去港城了吗?这两年形势好了,他们搬回来了,定居在上海,说是要在南方做生意。我大哥大嫂下个月要来北京一趟,来看看我,到时候咱们聚一聚。”
方若叹气,“这都多少年没见了,我们都老了。”
“方简舅爷那边呢?”
“方简去年办了证件,去港城看他爸妈了,听说他在港城大学找到了工作,以后应该会定居在港城。他现在也快四十了,家里也着急他的亲事。”
“那也挺好的,听说港城那边风气更开放一些,比在咱们这里好找。”
“就是。对了,方简给你送了好些东西,还放在我大哥大嫂那里,下个月一起带过来。”
“估计是一些书吧,他走的时候给我打了个电话,我说请他帮我找一些修路方面书籍。”
“听阿野说,你们家准备修从双峰镇到秦家寨那条路?”
“嗯,准备修一条水泥路,我们家族里面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我还在找合适的负责人。”
“那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我的大侄子方睿,你和阿野要叫他大表叔,他在港城就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修路这方面他熟。”
“那到时候要请奶奶引见一下了。”
“都是一家人,小事情。”
中午一家人简单地吃了一顿,重点是晚上那一餐,真正的酸萝卜老鸭汤。
处理好的一整只老鸭子,放在砂锅里,和去年泡的酸萝卜、酸姜放锅里炖上,再扔几片党参进去,撒一把枸杞,一点盐巴,炖出来的滋味,鲜美的不行。
下午一点多钟放炉子上炖着,下午三四点,香味就已经出来了。
这香味实在是太霸道了,唐德生坐不住了,连鱼都不钓了,背着手往厨房去。
厨房里,胡嫂子还在准备配菜,这么大一家子人,一只鸭子肯定不够吃的,她切了土豆、藕片、蘑菇、小白菜等十几样配菜,吃了鸭子后,就着老鸭汤烫菜吃。
唐德生自己拿了一个碗,揭开大肚砂锅的盖子,舀了一碗汤,吹凉一点,忙不迭地喝了一口,舌尖被烫了一下都没让他退缩。
“真鲜啊!”
胡嫂子爽朗笑道,“再炖一炖,等秦锦他们放学回来,鸭子就快骨肉分离了,滋味会更好。”
唐德生特别有兴致地跟胡嫂子聊起好多年前,他在重庆的时候,吃过一次酸萝卜老鸭汤,当时没那么多讲究,就是鸭子和老萝卜一起炖,一样香的很。
“那时候没什么吃的,能够吃肉喝汤,已经是顶好的伙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