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苏华荣给的母爱温度很高,嘘寒问暖都是她。
至于叶老二有没有散发过父爱,或者说父爱到底是什么,苏瓷到现在也没闹清楚。
第093章
第二天,苏瓷和叶苏红很早就起来了。
叶安军跟她们一起起来,帮苏瓷拎了箱子,往大队去。
走到小树林的时候与李秋玲碰头,四人一起走。
叶安军头一天就去大队部借好了拖拉机,就停放在理发店门外。
叶安军拿了摇把发动拖拉机。
苏瓷、李秋玲和叶苏红爬车斗里坐着。
拖拉机刚一走起来,李秋玲就激动地一直捏着手指。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县城出远门,而且去的是平城那样子的大城市,想想就紧张。
苏瓷当然是没什么感觉的。
叶苏红因为心里有事,看起来也没什么感觉。
李秋玲很是好奇,看着她俩问:“马上就坐火车去平城了欸,你们都没感觉的吗?”
苏瓷连忙出声回应李秋玲,“先不急,等到了再激动。”
李秋玲:“???”
激动还可以控制呢?
叶苏红一路上都没说什么话。
上了火车坐下来,也只是看着车窗外发呆,好像见惯了大风大浪一样。
其实按照她的性格来说,她应该是她们仨当中最咋呼的。
可她这趟跟着去平城,不是为了去大城市见世面,而是为了去见那个三个月没回信的人,她心里更多的其实是忐忑。
她也不是天真的十六岁少女了。
她今年实岁二十,看了许多报纸杂志和书,不管是眼界还是思想,都和以前不在一个层次上。
孙建民回平城这一年半的时间,他们一直有坚持在写信。
信里孙建民态度的细微变化,她都看得出来,三个月没有回信意味着什么,其实她也明白。
可是就这么不了了之吗?
她怎么也不能甘心。
从丰谷县到平城,火车足足走了十二个小时。
到了平城站点下火车,三人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透了。
李秋玲在暗色中回头看两眼平城的火车站,只赞叹说:“大城市的火车站都这么气派。”
赞叹完了拎包跟上苏瓷和叶苏红,找了个板儿爷,坐板儿车先去招待所。
她们手里都有介绍信,住宿不成问题。
苏瓷和叶苏红开了一间房,李秋玲自己开了一间房。
到招待所已经非常晚了,她们吃了点自己包里带的干粮,便抓紧洗澡睡觉了。
第二天苏瓷和李秋玲要去学校报到,叶苏红陪苏瓷先去了下学校。
苏瓷报考的是历史系,没什么别的原因,单纯不想浪费时间。
所有学科当中,她历史是最牛的,因为古董就是历史,平时学习可以省很多力气。
苏瓷利用半天时间到学校处理好报到事宜。
主要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宿舍,铺好被褥摆放好生活用品,并和室友稍微认识了一下。
大学宿舍也没什么出奇的,一样的铁架子床,上下铺一个宿舍住八个人。
除了放衣服和杂物的八个成组柜子,还有一张黄漆写字台,就摆在两排床中间的窗子下。
苏瓷和一同到的两个室友寒暄打了招呼,便带着叶苏红去食堂吃午饭。
坐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叶苏红这看看那看看,低着头小声说:“这辈子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听安老师的话去读书。”
苏瓷看她一眼,嚼着嘴里的饭没说话。
她大概能想得到,叶苏红心里可能还在想,她的脑子并不笨,如果当初也去学校上学,好好学习上初中考高中,现在可能也来平城上大学了。
她这一年半一直在等,等孙建民写信告诉她,他可以接她来平城了。
可是等到现在,等到的是他不再回信,而她自己来了平城。
把嘴里的饭咽下去,苏瓷说:“向前看吧,只要足够努力,都不会差的。”
说完她又用寻常的语气问叶苏红:“你有孙建民家的地址吗?”
叶苏红早就都准备好了。
她从喇叭裤的口袋里摸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送到苏瓷面前。
苏瓷吃一口饭,接下来展开,仔细看了下上面的地址。
看完了她折起来直接放在自己身上,对叶苏红说:“吃完饭咱就坐车过去,但他不一定在家,碰运气吧。”
叶苏红点点头,“好的。”
说完便埋头吃饭,用最快的速度把饭吃完。
知道叶苏红心里着急,吃完饭苏瓷也没再多耽搁,直接就和她出学校找站台。
到了站台再拿着地址问人,坐上公共汽车直接找到孙建民家。
和苏瓷预料的一样,孙建民家很普通。
他家住在平城特色民居大杂院儿里,连正儿八经的四合院里的一间都没摊上,住的是后搭建出来的平房。
这种大杂院一般都住好几户人家。
少的三四户,多的能有七八户十来户。
苏瓷和叶苏红打听到他家的时候,他果然不在家。
在他家所在的大杂院外等着,总归有点不好,苏瓷便和叶苏红去了胡同出口处的一家小酒馆坐了下来,要了点小菜花生米。
吃花生米的时候,听着小酒馆里的其他人用卷舌京腔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