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卯卯我当然认得出来,又不是眼瞎。”谢老当家抱着手,“一转眼,孩子们都长得这么大了,卯卯原来还没我膝盖高。”
“嗯,再过几年,我们就能退下来了,放手给孩子们去做吧。”
“还早着呢,我恨不能把事情都弄好了,再让他们顶上。”谢老当家反问道,“你现在放心退下来?”
宋爷爷摇了摇头:“不放心。”
那头儿,柳先生的讲话结束了,随后范开上了台子:“陛下有令,新入学学子,皆赏一套文房四宝。”
走廊那边,谢老当家对宋丞相道:“你老说我溺爱卯卯,对他不好,现在每个人都有了,不算是溺爱了吧?”
宋爷爷笑了笑:“不算。”
散了讲筵,宋皎立即跑到两个爷爷这边来,原本在宋爷爷这边寄存行李的少年们,也都过来认领各自的行李,反倒把宋皎挤到外边去了。
宋皎等他们都走了,才得以靠近:“爷爷,谢爷爷,我陪你们逛一下?”
“好。”
一行人在太学里逛了一圈,中午谢老当家请吃饭。
宋皎试探着问起谢沉的事情:“谢爷爷,琵琶洲那边不要紧吗?”
谢老当家非常放心的摆了摆手:“不要紧,雪灾没有往年厉害,不会有事的。”他看着宋皎:“卯卯不放心啊?”
“不是很放心。”宋皎拉了拉谢爷爷的衣袖,在他耳边道,“爷爷,我写了一本救灾的奏疏,如果你看了觉得可以,能不能让我去一趟琵琶洲啊?”
谢老当家倒也不傻,朝他伸出手:“奏疏先拿来看看。”
“我还没写好,快些好了,你先说能不能让我去。”
“那得问你爷爷。”
宋皎坐回位置上,郁闷地揪自己的衣角:“到底谁是皇帝?”
谢老当家不假思索:“你爷爷。”
下午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宋皎马不停蹄地又开始了文献综述的写作。
还是两个朋友帮他。
出人意料的,楚珩竟然能和他们住在一起。
对此,楚珩这样解释:“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家花了点钱,我爹把我们家的产业都转过来了。”
宋皎和温知迷惑:“啊?”
“也没什么产业,就是一点绸缎庄,还有一点瓷器铺子。”楚珩认真翻书,“他说,宋丞相的孙子这么聪慧,齐国的前途不可限量,庆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与其到时候被齐国攻破,不如他自己先过来。”
宋皎害羞:“替我谢谢你爹。”
“不客气。”楚珩抬起头,“然后他就给齐国的国库捐了五百万两,我就直接进太学读书了。”
宋皎和温知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宋皎道:“你之前说你家是做小生意的,你还一直装穷,每次出去吃饭都让我们请客。”
楚珩重新又低下头,下一秒就被两个朋友按住暴打,说定了,以后十次都是他请客吃饭。
*
就这样过了三天,才开课,太学的学业不是很重,宋皎和朋友们白天上课,晚上写文献综述,很快就整理出了一份奏疏,都是技术总结。
三个人给自己的部分属上了名字,然后宋皎还得交给系统查重,系统本来想卡他查重的,但是职业道德不允许他这样做。
最后还是放他过了,宋皎把文献综述交给谢老当家。
对文字向来头疼的谢老当家认认真真地看了,又交给宋丞相看。
宋丞相也认真看了:“不错,提到的几种办法都可以,说的几种庄稼作物也都可以。”
宋皎乖巧道:“那我可以去琵琶洲吗?”
宋丞相坚决摇头:“不可以。”
“啊?爷爷!”
“你没有处事经验……”
宋皎反驳:“就是因为没有处事经验,才要去积累一下经验的!”他一把抱住爷爷的手:“爷爷,我真的很想去,不会耽误读书的,求你了。”
谢老当家也看不下去了,帮他求情:“老宋,让孩子去吧,我派人保护他,没事的。”
宋丞相道:“这可不是出去玩。”
宋皎点头,正色道:“我知道。”
最后宋丞相还是让了一步,让宋皎和朋友们跟着赈灾的队伍去了。
此次赈灾物资,由楚老爷的绸缎庄与瓷器铺倾情提供。
*
赈灾队伍即刻启程,宋皎骑着马,穿着冬装,戴着帽子和围巾,一路跟着队伍北上,经过每一处风景,都能想象出谢沉经过这里时的情形。
琵琶洲,石头城,二月底的春天,还是寒风刺骨,雪花飘洒。
厚重的城门从里面推开,士兵们站在城门里,呼出的热气都变成白气。
宋皎骑着马进了城,一个一个认真地看过去,却没有找到谢沉,或者他认识的人,他刚要问问别人,就听见身后传来说话声。
“咱们五个人,单挑对面五十个,太强了。”这是牧英的声音,他顿了一下,惊喜道,“赈灾的到了,可以吃面了!”
朋友们欢呼:“我想吃烤羊肉!”
“别说了,我想吃鱼。”
宋皎回头,一身甲胄的谢沉就骑在马上。
短短几月未见,谢沉好像长高了许多,身形也高大许多。他不知道去干了什么,脸上两道血痕,看起来有点凶狠。
原本在脸上挂着的、带着淡淡杀气的笑意,在看见宋皎的时候,呆滞一瞬,然后变成灿烂的、几乎算是带着傻气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