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我同他的心意一样,不管你们如何阻拦,不管旁人怎么看,我都要同他白头到老,同葬一棺。”
“荒唐!”谢父忍不住呵斥,却撞上谢承望过来的眼神,毅然决然,不容置喙,是他从未见过的坚决与笃定。
他踉跄着后退了一步,被身旁的段书文扶住,一时间惊怒又茫然——怎么他养育了二十载的孩子,如此轻易地抛弃了父母亲族,选择了一个外人?
是他们做父母的待他不够好,还是谢家待他不够好?!
还是他压根不懂,父母和家族在他身上寄予了多少厚望?!
谢父心念几转,呼吸粗重,刚想开口,就听姜平涛问:“白头到老?同葬一棺?”
“你不打算娶妻生子?也不打算入朝为官?”姜父收回长刀,插入脚边地里,居高临下地看着谢承,“你学识过人前途无量,来日兴许就能高中状元,被皇亲贵族榜下捉婿,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即便是这样,你也要同我家这个傻小子好?”
“是。我同样非他不可,不会再喜欢旁人。”
姜父冷哼一声,继续问:“哪怕我家身世不清白,可能拖累你拖累谢家,你也愿意同我家小子好?”
姜家的过往,谢家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姜父便没有避讳,直接道明。
“是,”谢承答得毫不犹豫,“我知道江家无罪,小余更是无辜。所以他无论想平反,还是想归隐江湖、浪迹天涯,我都会陪着他。但我不会拖累谢家。”
他看向谢父谢母,眼眶微微发热:“我一人入朝,搭上了九王的船,若是顺风顺水,我便会为谢家后辈入仕铺好路。若是船倾人覆,也只损失我一人。我给父亲母亲还有阿姐一家谋好了退路,存好了银钱,哪怕我出了意外,也不会连累你们。”
谢母听得怔怔落泪,扑上前跌坐在谢承身旁,捶着他的肩膀哽咽控诉:“你说的什么混账话?!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爹娘如何能眼睁睁看你走歪路?看着你冒险?”
姜父姜母、姜柏舟以及谢桑柔和段书文都没想到谢承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不仅表明同小余相守一生的决心,还透露出早在乡试结束的时候,甚至更早之前,他就已经对小余动了情,有了白头到老的念头,因此早早谋划了一切。
姜柏舟和段书文对视一眼,自认对心爱的姑娘同样真心诚意、珍之重之,可仍是不如谢承想得长远,做得果决。
姜父同样与姜母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家的傻小子,何德何能找上这么情深意重的对象?虽然这性别不太对,但若是换个姑娘……
就他们家傻小子那糊涂样,猴年马月才能追到姑娘,将人娶回家?
要不……就这么着?姜父朝姜母使眼色。
姜母犹豫,还是摇了摇头:不成,再看看,万一他俩以后自己掰了呢?咱家傻小子也不是没同谢承闹翻过。
可那不是隔两天又好了吗?姜父心想,又忽然一愣:他娘的!敢情这两人青梅竹马,老早就跟老夫老妻似的,床头打架床尾合了。
等会儿!他们家傻小子是“青梅”吧?
是吧?
姜父、姜母:“……”
谢母骂累了谢承,趴在他肩头垂泪,谢承一手揽着她,咬牙一言不发,眼睛却跟着泛红。
姜羡余察觉到谢承抓着自己手腕的手越来越用力,知道对方虽然做了那些打算,说了那些话,但心里肯定也同谢母一样不好受。于是他也跟着鼻酸,手挣开谢承反握住他,同他十指相扣。
尽管他能理解双方父母的反对与阻拦,也明白前路还有千难万险,但他还是不想和谢承分开。
“伯母,您别哭。”姜羡余安慰谢母,“我会保护谢承,不让他犯险。您要是愿意,我以后也孝敬您。”
姜父、姜母、姜柏舟:“……”
姜羡余说着自己也心虚,看向自己爹娘,被两人狠狠地剜了一眼。
“别说了!”谢父呵斥道,“你们两个如今被情爱冲昏了头脑,所思所言都做不得数!等来日幡然悔悟,必定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
姜羡余想反驳,谢父却抬手制止他,对姜父姜母道:“你们先带他回去,暂且分开他们两个,让他们清醒清醒。”
姜父姜母对视一眼,同意了这个提议。姜父眼神示意姜柏舟,后者立刻上前拉姜羡余。
姜羡余摇头拒绝,抓紧了谢承的手,红着眼睛看向他。
谢承看了一眼谢父和姜父,松开谢母,抬手摸了摸姜羡余红肿的脸颊。
姜羡余一个劲摇头,不愿意同他分开。
谢承倾身抱了抱他,在他耳边低声道:“你先回家,我过两日去找你。如果……我没能来,我们就在京城见。”
姜羡余忍了许久的泪瞬间落下,紧紧回抱住谢承:“我等你到元宵,如果你不来,我上天入地也要找到你。”
谢承低声说“好”,吻了一下他被扇红的耳朵。
然后松开了手。
姜羡余被姜柏舟拉起来,忍着泪看向谢父:“伯父您别罚他,他马上就要进京赶考,不能受伤也不能生病。您要是生气可以罚我,我替他扛。”
谢父一口气堵在喉头:“……”
姜父姜母简直没眼看,拉着姜羡余赶紧离开。
姜羡余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呼唤一直站在边上抹眼泪的识墨:“识墨,给谢承的肩膀擦点跌打酒,多给他揉揉。每天都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