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章 矿税很有意义

      看着冷汗涔涔的陈矩,以及呆若木鸡却又若有所思的朱常洛。万历只觉得心里一阵的畅快!
    中华帝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就在用道德代替法制治国的邪路上一路狂奔。到了明朝,用道德治国的氛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个人,若是其行为稍微与四书五经、圣人言行啥的不一样,马上就会遭到剧烈的弹劾。在明代,一个人若是道德垮掉了,那么,不管这个人多么能做事,对于国家来说多么的有用。都算是彻底废掉了。
    可问题在于,完美的人是绝对不存在的。谁tm还没点自己的小癖好?朱熹朱圣人都还喜欢儿媳妇,做老扒灰呢。任何时代,再伟大的人物,只要你拿着放大镜细细搜寻,总是能找到此人的道德缺陷的。
    所以,过度的用极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这个时代的人。只能是造就一群厚颜无耻的伪君子。
    在历史本位面上,明朝中后期的官员,特别是自诩道德楷模的东林君子们,就是一群对别人完美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的典型伪君子。
    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以道德治国达到巅峰的时代,皇帝,自然就应该是道德上的绝对完人。群臣们都用理论中圣人的标准来要求皇帝,皇帝稍微做得不好,就要被一阵狂喷——在喷的过程中,大臣们的道德好像就得到了升华。
    孟子曰:以义治国,何必言利。文官们抓住这句话,对万历皇帝多年来征收各种矿税、榷税、海税、丝税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万历呢?皇帝陛下内心深处是非常清楚这些家伙不断上本原因的。但是苦于争辩不过,于是干脆做了鸵鸟:骂你们随便骂,但税朕还是要收的。不如此,根本无法保证这个国家继续存续下去。
    不过人啊,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九五之尊,其实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在以前,整个国家,好像只有郑贵妃才能认同和理解皇帝。而现在,好像多了一个人。
    这个孩子,真是苍天派下来振兴我大明的啊!
    居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弹劾矿税的奏章,朕怎么以前没有想到呢?
    作为穿越者,在朱由栋那个时代的辩论,若是没有数据支撑,任何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会显得空洞无力。特别是医学界,在各种学术交流中,若是不拿出一大堆数据,那是要被同行鄙视的。所以,面对万历的提问,在暂时忌讳文官集团,不能立场鲜明的表态的前提下。朱由栋只能是用数据来说话了。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毫无疑问,以大明每年那么一点收入,要养活那么多的人。只能是做到勉力支撑。国家稍微有点事情,比如自然灾害、外敌入侵、内部反叛啥的,就会入不敷出。这个时候,国家靠什么来渡过难关?
    只能是皇帝本人的私房钱!
    “矩公,吾再问你,近五年以来,皇爷爷的内库补贴国家费用有多少了?”
    “呃……殿下说得老奴极为惭愧。经殿下提醒,老奴才恍惚间觉得,最近几年,内库补贴国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金额也是越来越大。别的不说,就说今年年初,土蛮入寇,北疆骚然。为了安抚将士,内库就发银一百万两解运到宣大、蓟辽四镇,以补发近三年的军饷……至于其他各地赈灾,户部没钱给京官发放薪俸时由内库补贴什么的,零零总总,近五年来,内库前后补贴了五百三十万两白银。”
    “怎么会这样?国家的亏空怎么会如此的大?持续时间怎么会如此的久?”
    提出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朱由栋,而是朱常洛。
    “回禀千岁爷,主要是因为国家近十年来,各种灾害不断,北方持续少雨,而南方又多是降雨成灾。所以,各类农作物减产非常严重。国家很多时候都收不上来正税,反而要发放银两,并从太仓拨出粮食赈灾。”
    “啊,是了。”
    看到朱常洛一副释然的表情,万历哪里还不知道这个傻儿子在想些什么?
    “太子是不是想说,都是因为朕与民争利,引得上天震怒,不断的降下灾祸来惩罚于朕?若是朕停了各种税收,让上天高兴的话,就会风调雨顺了?”
    “儿臣不敢!父皇为了这个国家殚精竭虑,儿臣只有感佩的份。只是……先生们都说……莫不如,先停一些税种,看上天是不是有所感应?”
    “哼!朱由栋,你来给太子说说!”
    啊?我的爷爷诶,对面那个瑟瑟发抖的家伙,是我这一世的父亲啊。而且说实在的,四年接触下来,这位父亲除了对那群侍讲老师迷之盲信、脑筋比较死以外。对自己是真的很好啊。
    “矩公……”
    “太孙……殿下……”听到朱由栋稚嫩的声音响起,陈矩都要哭了:您不能刷自己的父亲,就老指着老奴刷么?
    “麻烦派人为吾查一下,永乐元年国家赋税里,粮税这一项的组成好么?”
    “是,老奴这就派人去搬取相关卷册。”
    为什么要查永乐元年的东西呢?托后世太多明史大咖各种研究成果的福。朱由栋知道,那个时候,是明帝国军屯搞得最好的时候。
    “皇上、太子、太孙殿下,老奴查到了。永乐元年,国家一共收取税粮三千一百万石。”
    “嗯,矩公,你仔细看看。这些粮食里,有多少是军屯产出的?”
    “哦……嘶~~太孙殿下,老奴是不是看错了?永乐元年,国家一共收入三千一百万石粮食,其中有两千三百余万石都是军屯产出?”
    “没错的。那一年由于靖难刚刚结束,很多地方成祖都免税了,所以军屯之外的地方税很少。矩公,那一年,国家军户有多少?”
    “国家军户两百三十万,正兵五十万。”
    好了,剩下的事情我就不说了,若是那位太子父亲连这一点都醒悟不过来,那他真的没资格去统领这个国家。
    汉代的一石大约是27公斤。明代的一石是60~70公斤(为了方便计数,以后本书都以60石为主)。汉代缺乏各种油脂、副食。一石(27公斤)粮食也就够一个成年男子一月的消耗。而明代的一石,足够三个成年男子吃一个月。
    永乐元年,国家用兵,根本不需要从国库支付一分钱、一石粮。相反,还可以从军屯收来粮食补贴国用。而万历年间,三百多万军户交上来的粮食,才三百多万石粮食和九万两千两白银——只有永乐年间的七分之一。国家非但不能从军屯中获利,还得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补贴军户。
    这是天气不好导致的?扯**蛋!华夏幅员是如此辽阔,从秦帝国一统天下开始,就没有全国同时受灾的先例!
    就算天人感应理论是正确的吧!就算停了矿税啥的老天爷高兴了就一定风调雨顺吧。你能让军屯的产量上涨百分之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