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1页

      与新城公主结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会引起李治和武后的警惕,但实际上,又的确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个层面具备一定的话语权。甚至,说得难听一点,将来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借助于这次的香火情分,李悦跑到蜀中,说不定就能获得翻身的本钱。
    李治显然不会考虑李悦的想法,他如果放在后世,绝对属于那种会被全网吐槽的甲方。比如说这次,他说着要修建去洛阳的轨道,开了个头之后,就没了下文,但是,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却是满天乱飞,最重要的是,在那些小道消息里头,李悦变成了那个能做大半主的人,这就很淦了。
    李悦能做什么主呢?他又不想出这个钱,他最多就是个供应商而已,你要修路,我给你提供原材料,甚至连这个都不需要,长孙无忌倒台之后,李治就开始对关中这边的冶铁作坊进行了改造,同样修建起了高炉,渭水这边水流比较舒缓,不适合搞水力锻锤,李治从李悦那里得了解决方法之后,就开始筑坝,人工制造水位差。
    所以之后的轨道铺设,李悦这边大概只需要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其他的事情,只要李治这边不出什么大岔子,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算是钢铁的质量差一点也没什么,毕竟,轨道马车的重量比起真正火车的重量轻多了,对于轨道的压力不会太大,而等到能够搞出真正的蒸汽机车的时候,钢铁的质量肯定也能更上一层。
    结果呢,李治这么一操作,李悦顿时就被架在了火上,那些食古不化或者是别有用心的,都开始攻讦起了李悦。以前听说当年要修铁路的时候,一帮人跳出来说这个会影响龙脉国运,那时候李悦在历史书上看到这些的时候,还觉得很可笑,但是如今事情到了自个头上,李悦就觉得笑不出来了。麻蛋,虽说是柿子要捡软的捏,但是那些混蛋也太不把自个当回事了吧。
    李悦也懒得跟这些人辩论,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要么就是又蠢又坏,跟这些人辩论,容易把自己带进沟里。他也不能说龙脉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所以他直接就表示,既然这些人觉得轨道影响什么龙脉,那么以后他们和他们相关的人就别用了。然后,李悦就搞出了一份黑名单,以后,宁州那边的新鲜东西,他们最好都别沾,保持他们的传统与纯洁,让他们继续自我陶醉感动去吧!
    李悦这话一说,顿时有许多人不吭声了,毕竟,他们其实不是真的觉得轨道不好,而是轨道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不好!
    当然,也有人觉得李悦抓不住他们的把柄,所以还在那里继续叫嚣,还有的在朝堂上喊着要将宁州的轨道拆掉,对于这些蠢话,别说是李悦了,其他人没一个吭声的。许多人就等着也在这上头分一杯羹赚钱呢,反对李悦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真的将李悦惹急了,回头你轨道铺好了,但是若是没有李悦那样特殊的轨道车辆,普通的马车很难在轨道上保持平衡。李悦一直没有公开四轮马车的秘密,像是如今,大家用的还是双轮马车,而双轮马车很难提升运力,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延长马车的车厢,但是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车厢一大,就很容易翻掉,这在长途运输中无疑是致命的,所以,起码在他们拿到关键技术之前,他们是不敢真正得罪李悦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恶心李悦一把,在发现李治不可能将洛阳轨道的主导权放出来之后,他们就开始要求李悦拿出关键技术,表示这等关系到朝廷命脉的东西,不能随便掌握在一个藩王手里,已经有人在那里暗示,若是宁州的轨道被李悦控制,那么,李悦轻轻松松就能通过轨道运送大量的兵力进入关中,他要是有什么不轨之心,造成的危害可比其他藩王大多了云云。
    李悦直接表示,这轨道虽说非常方便,但是这也是双刃剑,因为轨道一旦被破坏,若是不能及时发现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脱轨事故,所以,真要是谁敢通过轨道来图谋不轨,只需要提前拆除部分轨道就可以轻松阻止。
    然后,李悦就直接一个个点名了,谁家手里头没点不传之秘,真要算起来,都是关系到朝廷命脉的,要交大家就一起交,谁怕谁呢!顿时这些人就不吭声了,都是老双标了,别人就要大公无私,轮到自己就是朝廷不能与民争利。总之,在封印之前的这半个月,朝堂上简直是热闹得不行,但是,李治那边不开口,下面人就算是跳得再欢,也就是跳了个寂寞,根本不作数。而等到各地的藩王还有各州的刺史都督都陆陆续续进京之后,长安简直变成了一锅沸水,愈发消停不下来了。
    而蜀中的几个大豪巨贾,也在这样的气氛中赶到了长安,在新城公主的安排下,在城外的庄子上见到了李悦。
    第70章
    蜀中那边在许多人看来,最好的商品无过于蜀锦,蜀锦起源很早,因为古蜀国就是养蚕大国,要不然那位古蜀王也不至于叫做蚕丛。像是春秋战国那会儿,蜀锦就有了,等到三国的时候,蜀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时候的蜀国,财政状况其实很糟糕,又是要平定南蛮,又是要北伐,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就靠着蜀锦撑着呢!
    实际上现在也是一样,那边虽说有很大一块的平原,也算得上是比较富饶了,粮食产量很不错,但还是那句话,除了那一小块平原地区外,其他的地方运输不便,因此,那些粮食也只能是内部消化,因为除非是朝廷主持,否则的话运出去其实不划算,没有多少竞争力,尤其是大运河被开辟之后更是如此,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价格最多是原本的四五倍,而蜀地的粮食就算是通过水路运输出去,价格一般都要上涨到七八倍左右。因此,除非是遇到灾荒的年份,否则的话,蜀地的粮食一般就是内部消化。蜀中真正有钱的就是那块平原,其他地方呢,说穷山恶水有些过了,但实际上,那边住着的多半是那些土族,他们许多还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生活习惯,即便是跟着汉人学会了耕种,但是,山上的环境其实不适合耕种,这边不像是云贵地区,那里其实算是丘陵地带,这边山多半坡度比较陡,并不适合开垦梯田,因此,山里的那些山民还是得靠山吃山。他们用山里的特产更山下换粮食,换盐巴,就算是换到了东西,还是得翻山越岭把东西带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