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老十的心里更烦闷,他来到江南没多久,也就在前几天突然见到一个人,这个人是宫里的太监,准确的来说是当年钮祜禄贵妃宫里的太监。这太监的年纪大了,前两年从宫里出来,被人接到江南养着。这个时候看见了旧主非常高兴。
能在这里见到伺候额娘的老奴才老十也很高兴,但是随后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
当年自己年纪小的时候,九哥一个人在御花园玩,额娘一时不忿就让人推了一把九哥,差点把九哥给淹死,被七哥救了上来,额娘当时是盼着九哥死的。
老十当然不相信这个老太监的说法,这个老太监信誓旦旦,说这件事儿是真的存在,如果小主子要是不相信,可以到宫里面去打听打听,当年在贵妃娘娘跟前伺候的那些人,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在宫里面。
这个人说了一连串儿的名字,这些名字老十都特别熟悉。他之所以熟悉这些名字,不是因为这些人在额娘宫里伺候自己知道了他们,而是因为这些人都在老八家里面,老十去的次数多了,就记住这些太监老宫女的名字了。
老十自然接着往下追问才知道当年额娘办过这样一件事,但是这件事儿办得不密,用着老太监的话来说,贵妃宫里面小半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而贵妃娘娘还以为只有她和几个心腹奴才知道。
“……当时娘娘略微急躁了些,一方面觉得宜妃多宠,一方面又觉得皇贵妃娘娘可恶。那天真的是碰到了,本来没有计划,可是就得知了九爷一个人在湖边玩耍,娘娘心生一计,这件事做完之后娘娘也有些后悔,没想到马上被皇上的人逮住了。当时娘娘身边的奴才全部换了,也是因为这个,从那个时候,娘娘才迫不得已地养病……”
这老太监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老十越听越觉得这不是假的,因为不管自己翻来覆去怎么问,这个老太监总能说得很详细,有很多细节说的很清楚,整个事情合乎逻辑,和自己小的时候那些自己觉得有问题的事情前后呼应。
额娘本来是一个贵妃,怎么就病了?病了之后为什么就不能参加宫里面的庆典?当时自己只图高兴,根本没有关心过额娘。额娘当年真的是病死的吗?
想到这里老十对额娘的死产生了疑问,但是他后来想了想,觉得额娘应该是病死的,毕竟额娘去世的时候离这件事已经过了好几年,中间还平安的把妹妹生产了下来。
而且在额娘去世的那天晚上,自己是去见过额娘的,额娘也没什么不同于平时的表现。除了妹妹对额娘有些惧怕,额娘对自己像往常一样。
但如果额娘真的做过这件事儿的话,皇阿玛绝对不会原谅她。额娘后面那几年究竟是被囚禁了,还是真的养病?
因为这些事情太多,致使老十的脑子一时半会转不过来。等到老十过了两天脑子总算清醒了一点之后才发现这件事情里面透着古怪。
如果额娘宫里面的人分散到宫里各个地方,老十觉得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为什么这些人全部到了老八家里,并且自己怎么会在江南碰见了这个老太监。
这个老太监究竟是和自己偶遇还是精心策划的一场遭遇。
就在他和老九拜访曹寅的上午,他打发人去把这个老太监叫过来重新询问,却听说这个老太监前两天夜里得急病去世了。
这一下老十心里面更觉得有人要算计自己,这件事还没法和九哥说,让老十备受煎熬。
就在兄弟俩彼此都心烦意乱的时候,曹寅快步出来,“奴才给两位爷请安,两位爷恕罪,本来应该奴才去拜访两位爷的,没想到今天使得爷亲自上门,是奴才做事不周,恕罪恕罪。”
老九没心思跟他闲话太多,“你也知道爷兄弟几个奉旨来江南办事,他们就不说废话了,现在要查你们织造府衙门的账。”
查账这事儿曹寅真的不担心,织造府有两套账,一套是明面上应付人的,另外一套上才是织造府衙门和通政司衙门的账。
“不知道几位爷什么时候开始动手查?织造府账本从奴才父亲来江南做织造府主官到今时今日,保存完好,可以随时查阅。”
老九听了抬头看了看曹寅,心里还想着:怪不得老爷子器重这个老奴才呢,看这事儿做的够敞亮,不慌不忙。
“自然是越快越好,谁不知道你们织造府衙门的油水足,这里面能钻的空子多了去了,到时候要是查出点什么来……曹大人可别怪爷们不念旧情。听说你得了圣旨,要到京城上任了?”
“九爷的消息挺快的,奴才也是刚刚收到圣旨。不过九爷您放心,圣旨上说要让奴才把所有的事情交接清楚了再去京城。等到这一次的账查明了奴才再走。”
老九笑了一下,颇有一些皮笑肉不笑的模样,他不相信织造府衙门如一潭清水。而曹寅心里面放下一块石头,查账好啊,查的越久自己在江南待的时间也就越久,这中间能交接的事情就多了去了,毕竟通政司衙门的事情千头万绪,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两个人同时在心中满意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中午和朋友一块去看牡丹,我正拍照的时候,我朋友突然和我说“你有没有发现牡丹花和卷心菜长得好像。”
第134章
曹寅他们做假账的高明之处在于所有的账目一半真一半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