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7页

      听到三阿哥有这样的要求,琪琪格心情复杂。小伙子,你这个样子,将来长大了是要后悔的。
    琪琪格凶巴巴地吓唬他,“你老实点,听你姐姐的话!没有女装,老实坐着,敢淘气就把你从车上扔下去,让拍花子把你拍走!”
    三阿哥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他问:“拍花子是什么?”
    “拍花子就是坏人,他们专门抓小孩儿,在你肩上一拍,你就晕了。然后把你卖给别人家当奴才,要么是打断了腿扔在街上当叫花子。”
    三阿哥仰着小脸看着琪琪格,“我不信皇祖母会把我扔下去,我这么孝顺,皇祖母怎么舍得?”
    琪琪格无奈扶额,孩子们长大了就不好玩了,都糊弄不住了。
    侍卫们护送琪琪格等人去了一条繁华的街道,街道两旁都是商铺,路边还有摆摊的小商贩。
    下车后,琪琪格牵着两个公主的手,让侍卫抱着三阿哥。
    街上人来人往,有卖东西的吆喝声,有讨价还价声,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鲜货物,三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几乎要看呆了。
    琪琪格随便挑了一家绸缎庄进去逛,他们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尤其是三阿哥,他腰间还系着黄带子。
    黄带子可是宗室子弟,掌柜伙计不敢得罪,脸上堆满了笑,匆匆忙忙迎了过来。
    “几位贵客里面请!”
    掌柜拍伙计的脑袋,“愣着干什么?快去泡茶!泡好茶!”
    两个公主手拉着手看布料,掌柜殷勤地介绍,“两位格格想要什么样的料子?咱家铺子在整个京城也能排的上号!您想要什么料子,咱们都能给您找到!”
    两个公主不约而同地皱眉,说实话,店里的料子她们都看不上。
    掌柜看见公主们的表情就知道她们没相中,他连忙把压箱底的料子搬出来。
    “格格们请看,这是江南最好的织布匠织出来的文锦。格格们看看这细密的纹路,再看看这精致的花纹。据说这花纹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姑娘设计出来的!”
    三阿哥不客气地拆台,“你算了吧!哪个官宦人家的小姐设计织布的图案,还卖到京城来?不读书不做女红,她咋这么没正事!”
    掌柜被噎得哑口无言,他挤出笑来奉承,“这位阿哥有见识,这故事大约是杜撰出来的,这样布料比较好卖嘛!”
    琪琪格让孩子们随便看,她坐下悠闲地喝茶。
    “掌柜的,你们这最普通的竹布多少钱?”
    掌柜笑道:“竹布五百文一匹。”
    大公主听见了惊讶地说道:“五百文,这么便宜!”
    听见便宜两个字,掌柜的笑了,“对于格格来说,五百文很便宜,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五百文很贵啦!有些人一个月才挣五百文,辛辛苦苦一个月才买得起一匹布。”
    琪琪格说道:“赚五百文的人怎么可能买这个布?这五百文得买米买菜,买盐买油,住在城里还得买柴买水。”
    掌柜忙道:“您真是个心善的太太,了解民生疾苦。京城不易居啊!一草一木都是钱!”
    掌柜指着桌上的茶壶说道:“我们铺子没有甜水井,只能买水给客人泡茶,每年买水就得花不少钱呢!”
    大公主问:“哪一种是竹布?”
    掌柜取出竹布给大公主看,“您看看,这就是竹布。我们店里的竹布厚实耐磨,可耐穿了!”
    三个孩子凑上去摸了摸,只觉得布料粗糙,摸起来很不舒服。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平民百姓连这样的粗糙布料都穿不起。
    孩子们眼光高,瞧不上店里的布料。琪琪格挑好的料子买了几匹,把掌柜喜得眉开眼笑。
    东西挑好了,该付钱了,琪琪格看向三个孩子。“你们愣着干什么?付钱啊!”
    孩子们呆住了,大公主觉得难以置信,“我们付钱?”
    这些布料又不是他们选的,为什么要他们付钱?
    琪琪格:“你们跟着我出来,难道想蹭吃蹭喝?我给你们孝敬长辈的机会,你们可要争气啊!”
    站在一旁的掌柜都惊呆了,他开店二十年,年轻人跟长辈进来从来都是长辈付钱,他从未没见过长辈命令晚辈付钱的。尤其是这些晚辈都是没成年的小豆丁!
    大公主和二公主乖乖掏荷包,三阿哥出门没带钱站在一旁干看着。
    两个公主提前跟弟弟说好,“这钱是咱们三个平摊,回去了你可不能赖账。”
    三阿哥不情不愿地说道:“早知道要花钱,我就不跟着跑出来了。”
    掌柜再次震惊,是世道变了吗?宗室子弟最要面子,这位黄带子小阿哥为什么会说出如此抠门的话?
    两位公主乖乖地付了钱,琪琪格买的东西多,店铺可以送货上门。
    往皇宫里送是不太方便的,一不小心会让人当反贼抓起来。琪琪格嘱咐掌柜,让他把东西送到福全府上。
    其实琪琪格也可以把布料放在娜仁的公主府,但她不敢,娜仁现在属蝗虫的,什么东西到她手里都能昧下。
    离开了绸缎庄,孩子们吵着嚷着要去隔壁的书局。
    进了书局,孩子们散开去找喜欢的书。琪琪格对书没有兴趣,她跟卖书的活计打听书本价格。
    “《朱子全书》多少钱?”
    伙计说道:“四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