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88页

      她倏地转身,面对赵玉锦,声音充斥着暴唳:“把静安王妃和锦郡主下狱。”
    禁军走向静安王妃与赵玉锦,将二人扣押。
    赵玉锦挣扎,摇头否认:“皇祖母,锦儿是你一手养大,我怎会杀了我的父王,定是有人诬陷锦儿,定是有人诬陷……”
    “找到了刺杀静安王的刺客。”两名侍卫,抬着一具身穿着禁军服的男人,从围猎场里走了出来,放到了赵太后的面前。
    赵玉锦看到那具尸体的面容时,眼眸的光微颤了一下,但很快便压了回去。
    死了,那就代表着,死无对证。
    所以,赵玉锦以为自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否认此事。
    她跪在地上,哭着说道:“皇祖母,这定是……”
    一名侍卫,从尸身里拿出了三条丝帕,赵太后看都未看赵玉锦一眼,便伸手接过,打开丝帕,细细的查看上面的绣图。
    这是青竹、红梅、黄菊……
    赵玉锦的女红是她培养的,没有谁比赵太后更清楚,这一针一线的走法。
    赵太后的情绪终于压制不住,她快步的冲过去,从赵玉锦的手里拿过了另一条丝帕,那帕子上绣的正是兰花。
    梅兰竹菊,四大君子,这其中的深意还是赵太后教导。
    梅为高洁志士,兰为世上贤达,竹为谦谦君子,菊为世外隐士。
    好一个高洁志士,谦谦君子,世上贤达之士。
    赵太后哭着笑了,她手里拿着四条帕子,可双手却越发的颤抖。
    “赵玉锦,你是不是不满哀家替你安排的婚事,你若不喜欢那秦家三公子,你可以对哀家说,你为何要杀你父王,他纵使……不是那么优秀,也对你们母女俩不太上心,可他再怎么说,也是你父王,生你之人,你就是用这个来回报哀家。”
    赵太后的心态已经全崩了。
    她将手中的帕子,重重的掷在了赵玉锦的脸庞,撕心裂肺的说出了最后那一句话。
    而太后的这一下,也砸清醒了赵玉锦。
    是……
    从她父王指证她的时候,她就陷入了别人的局里,就算明知道这当中有人陷害她,可是,她派人弑父,却是真的。
    她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了。
    这一次,好必死无疑。
    静安王妃跪着爬到赵玉锦身边,始终相信,这是一场阴谋。
    她抱紧了赵玉锦,哭道:“母后,就算是你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玉锦她从小在您身边,你是最了解她的人,这三条丝帕定是有人……恶意偷走,再让这名刺客戴在身上。”
    静安王妃现在还抱着一丝希望。
    可她理解的方向错了。
    让太后信服的根本不是这三条丝帕,而是静安王的亲口所言。
    临死之前,他为何那样笃定是赵玉锦杀了自己,那必然是……在这场刺杀中,发生了一些事情。
    赵太后只信自己儿子的话。
    静安王不曾对她撒过慌。
    赵太后痛苦的别开脸,抬起了手,摆了摆,示意侍卫将静安王妃母女俩带走。
    侍卫们走前,将静安王妃与赵玉锦强行分开。
    静安王妃不甘的大吼大叫:“母后,玉锦是你一手养大的孩子,你是最了解她的人,她……”
    静安王妃的声音越来越远,赵玉锦却没有再挣扎,也没有再替自己辩解!
    但是她不甘就这么死了。
    就算死,她也要拖秦家的人下水——
    第305章 局中局1
    静安王妃母女二人离开后,赵太后就彻底的晕倒了过去。
    明崇帝得知静安王遇刺身亡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从围猎场内赶出来。
    宸王、燕王、太子却还在围猎场内。
    有静安王在前,廖皇后这一夜都坐立不安。
    太医都去太后那了,廖皇后去守了一个时辰就回到自己的营账休息,可她怎么都睡不下去,如今天快亮了,楚宸那还没有消息。
    她问碧琴:“宸王回来没有?”
    碧琴回道:“娘娘,宸王殿下,燕王殿下,太子殿下,以及秦家张家那些世家子弟,都还未回来,皇上在两个时辰前,便命人入深林里寻找三位殿下。”
    “宸儿他……不会有事的。”廖皇后像是在问碧琴,又像在安慰自己。
    碧琴说:“娘娘,那些人都是您亲手教导出来的死士,武艺超群,绝不会出差错的,殿下还未回来,大概是事成了。”
    廖皇后微微点头,但心中依旧不安。
    你看静安王,这才一夜过去,尸体就凉透了。
    所谓的猎宴,到底是猎野物,还是猎“人”,这都很难说的。
    外面传来了马蹄声。
    廖皇后立刻又从床榻,坐了起来,催促道:“快去看看,是不是宸王回来了。”
    “是。”碧琴走出营账。
    回来的并不是宸王那一队的人,而是太子一派。
    太子这次猎回了一头豹子,一头野猪,捕获了三只兔子,还有一只大周几乎快绝种的凰鸟。
    那凰鸟说它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吉祥之鸟,都不为过。
    太子下了马后,就直奔太后的营账了。
    而碧琴在看到生龙活虎,毫发无伤的太子回到猎场外围时,脸色顿时大变!
    太子没中计!
    ……
    赵太后的营账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