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1页

      柳夫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臣妇有些不太理解太子殿下这番话。”
    “你知道何家的人贪婪,故意当着何家人的面,给了何安氏一锭金子,又用言语,暗中挑唆何安氏婆母谋财害命,果不其然,何安氏第二日就在牛面山上失足摔伤,何安氏的丈夫何生跑到村外找郎中时,碰巧遇见了陌生郎中,告诉何生,他可以免费出诊为何安氏瞧瞧,其实何生请去的郎中,并不是真正的郎中,他是去给何安氏再补一针,为了避免麻烦,你直接叫人杀死何安氏,再叫那假郎中,顺手从河囤村里摘取牛藤草!”
    **写完贞妃,就写大哥与沈清俪,二哥与谢妙兰婚事,正文写男女主甜甜蜜蜜的养娃日常了!
    第703章 强势反击11
    楚尧从衣襟里,拿出了从何安氏头部取出来的银针。
    大殿内文武百官皆是看向太子手中的那枚银针,皆是暗暗吸了几口凉气。
    如果是真的,那柳夫人可谓是杀人于无形啊。
    但柳夫人不承认:“回太子殿下,区区一枚银针,怎可就断定臣妇唆使何老太太杀人,如若何老太太不贪,便也不会起了贪念,臣妇给安氏一锭金子,不过是可怜她罢了,至于太子殿下说的郎中,臣妇就更加不明白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把人带上来。”楚尧懒得与她狡辩。
    护卫带着何家六口人,以及,为何安氏看伤的“郎中”。
    共有七人,带入大殿。
    柳夫人回头看向身后,发现何安氏安然无恙,那位“郎中”也生龙活虎的出现在大殿时。
    柳夫人如同见鬼一般,瞳孔显而易见的瞪大,身子剧烈的颤了一下。
    就这微妙的动作,被明崇帝捕捉:“柳安氏,你看到了什么,令你害怕成这样?”
    柳夫人猛然回头,狡辩道:“臣妇方才听见太子殿下说,何安氏已死,可刚才见何安氏出现在大殿,这才吃惊了一下。”
    “孤,何时说过何安氏死了。”楚尧反问。
    柳夫人神色再次一顿,脑海里快速的回想着太子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
    太子的确好像不曾说过何安氏已经死了。
    柳夫人的眼珠子有了一丝不镇定的转动。
    秦漫娇凤眸一眯,眼底的犀利深沉了几分,道:“太子只说,有人要杀何安氏,不曾说过,何安氏已经死了,柳夫人怎么会一口断定,何安氏已死,这种情况下,若不是自己知情,又怎会将亲人的死,那么轻易的说出口,你眼里没有死去亲者的伤痛,本宫只看到了,恐惧,你——在害怕什么?”
    柳夫人把头低的更低,为了掩盖她面容上略有些失控的微表情,她伏低了身子忙着解释道:“太子妃,方才太子殿下那样说,臣妇便以为,妹妹救不回来了,并非害怕与恐惧。”
    “草民知道她在害怕什么。”这时,那位“郎中”开口说话了,他说:“皇上,草民全都招了,草民的确不是什么郎中,草民是走江湖的,偶然的一次机会,草民结识了柳夫人,柳夫人当时给了草民很多金锭,要草民办一件事。”
    “她叫草民去河囤村取一种药草,再杀掉何安氏,草民不知道何安氏与柳夫人是什么关系,但是柳夫人给的金锭不少,草民一时鬼迷心窍,就做了这笔生意,事成后,柳夫人还说会再给草民一笔金锭,要草民亲自去柳家取金锭。”
    “但草民留了一个心眼,草民走江糊这些年,听过不少买主买凶杀人,最后在私下里解决到杀手的肮脏勾当,草民去的时候,用了一种分身术法,果不其然,那柳夫人明面上给草民金锭,可是却在草民收到金锭后,命人杀了草民。”
    “还动用焚尸散,将草民的那具分身毁掉,草民也因此元气大伤,草民所言句句属实,若皇上不信,可叫人去柳夫人后院的花景底下找找看,被焚尸散腐化过的草地,草木皆亡,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
    柳夫人面容已褪去血色……
    第704章 强势反击12
    她还想狡辩,然而秦漫歌带着证物,在殿外求见:“臣女秦漫歌求见。”
    “宣。”不等皇上发话,太子先道。
    秦漫歌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袋子,走到大殿内。
    她跪下,先行礼,而后将手中袋子松开,里面露出了一滩湿哒哒的泥,上面还沾了有几片碎布。
    “太子殿下,您让臣女去柳夫人后院找的东西,找到的,这些泥里混合了浓度极高的焚尸散,可让太医查证,泥是从柳夫人后院的花园里挖出来的,那一片土地的花草,已经枯竭,可以找活物,放到这些泥里,便可见活物快速被腐化。”
    秦漫歌的话说完后,秦漫娇就把阿临交给乳娘,缓缓起身,端起了旁边的绿景盆栽,走到了那滩泥前。
    然后松开双手。
    只听“砰”一声。
    瓷盆碎了。
    里面的绿景沾到了带焚尸散的泥土后,肉眼可见的枯黄。
    柳夫人早已无法镇定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她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那“郎中”说的没错,她的确把人骗入府里杀了,再用从鬼市事先买来的焚尸散,化掉尸身,再将泥堆到了花园后面做肥料。
    她没想过化尸散那么厉害,将她后园的花草焚掉了,因此被人发现了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