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一千零四章 派师爷

      “太尊,若是万一,下官说的是万一,百姓与大族相争起来,非要得罪一个,该得罪谁?”庄昱擦着汗问道:“是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百姓与大族相争,是多少百姓?若是成千上百的百姓,那自然是以百姓为重,若是一个两个百姓……若是一个两个平头百姓,你都安抚不了,本官也就不用你去治河了。”
    “是,是,是……”庄昱赶紧点头。
    “你若是拿捏不稳,便写信来问本官就是了。”陈初六沉吟片刻,心里想着宋祁不在身边,阳曲那边无人可当大任,而他自己又喜欢四处去暗访,若是找不到就玛法了。
    忽然心生一计,道:“本官手底下倒是有几个跟随许久的学子,深知本官,可借与你当师爷。你若有不决之事,可问他们,若是按着他们的话做错了,本官就不怪你。”
    庄昱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陈初六的话有两面意思,一方面是派个人帮庄昱的忙,也确实是帮了忙。庄昱手底下的那些师爷,混混官场还行,但分处刑名、钱粮就有些不堪用了。另一方面,则是派一个人来监督庄昱,必要时候,还能作为知府的亲信管着他。
    对庄昱而言,有好有坏。而陈初六觉得这个办法十分不错,这就回了阳曲,将徐良骏、何健京这些从汴京跟着来的学子叫在了一起。
    自陈初六暂代知府以来,他们就在府衙里做事,手里有一星半点的权力。上次有个邹乐安,不满足于此,出卖陈初六,结果被王雨溪逮着了,现在正在大牢里。
    等待他的,不是死亡,不是流放,而是牢底坐穿。那间牢房就是他后半辈子的天地,反正他早已井底之蛙。
    陈初六找了些关系,将徐良骏、何健京派派去漳河沿岸各县作为师爷。明里暗里告诉那些知县,河务的事情,全都听这位师爷的。如若不如,定叫他们好看。
    跟着陈初六来的这些人,除了一个邹乐安,其他人都觉得自己大有长进。颇有一番学生出了社会,真正开始独立生活的感觉。
    陈初六许诺他们,待河务整顿完毕之后,便让他们去汴京科举。这些年他们读书也未落下一点,只要温习数月,加上务实得来的体会,考个进士不是难的。再不济,待陈初六重返汴京时,使点小计谋让他们考中就行了。
    一月之后,便到了晚夏。天气不再炎热得吓人,雨也小了稀了。这时,陈初六也已经将漳河上下勘探完成。隆德府、太原府、辽州、威胜军沿河各县,均是发布了整顿河务的告文。
    墙头上的告文,在陈初六的主张之下,借用白话写了一遍,可还是有许多百姓不识字。而在隆德府上党县外,离城不愿的地方,有一群乞丐,打着瓦片,在路口向百姓解释这告示上所写的。
    古时候有句话,叫皇权不下县。意思是朝廷的旨意,只能传达到县一级,再往下面传,就不是朝廷能控制的了。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族长、乡绅自治。
    县衙也不管百姓知不知道朝廷的旨意,只要每年将钱粮交上去,让治下那些刁民都不敢闹事,这就算可以了。故而对那些族长、乡绅在地方为威作福,县衙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乎,那些族长、乡绅便扯虎皮,做大旗,拿着上头云里雾里的告文,忽悠百姓,尽量捞钱到自己手里。若是县衙、府衙敢出不利于他们的事,他们就反其道而行,让百姓都来反对。
    为政之难,不罪巨室。官字两张口,不喂饱上面这张口,下面那张口就得饿着。县衙既要靠这些族长、乡绅维稳,亦要由着他们,顺着他们,最后许许多多的人,选择和他们一起鱼肉百姓。
    这整顿河务的事情,牵涉之广,前所未有。若想喂饱了上面那张口,再喂下面,别说三十五万贯了,就是三百五十万贯,也不够用的。故而陈初六也就绕过了这些族长、乡绅,让那些乞丐,到处去解释整顿河务这一举措。
    这一个月来,庄昱在威胜军和太谷县做出了一些动静,在百姓这里早已有了看法。加上这么一宣传,百姓自己也口口相传起来,知晓此事的人,便越来越多。反而真正的告文发布,比百姓知晓此事,还晚了许多。
    辽州榆社县,一处叫李家村的庄子,十几个穿着短打的壮汉,故意绕开族长,凑在牛棚里头商议。
    “确定了,县衙门真是要决堤放淤,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一位老汉说道,他靠着门口,时不时打量一下牛棚外头。
    “告示发了?”
    “发了,连夜赶回来,就是跟你们说这个的。”
    “不对,你们俩这一唱一和的,把我们叫过来,到底想说什么?什么决堤放淤,这堤好好的,决了干嘛?”有些人对这件事还不清楚。
    “咱们现在这些地,收的粮食论斗来计,可这淤泥盖了的田,收的粮食,就是用石来算。咱们忙一整年,种十亩地,也只有人家三四亩田多。”
    “那这跟咱们有什么好处?”
    “这放淤肯定不能往高处放,只能往低洼地放,那些好田好地,肯定不会被淹了。能放淤的地方,只有那些下田。”
    “咱们李家村能沾上光?”牛棚里的汉子们,眼睛都冒出光来,若真是一年粮食能翻个几倍,那孩子上学钱也有了,姑娘不用再穿她娘的旧衣服了。
    “咱们村里的好田,差不多让族长占了一半去,剩下的咱们分来,只够缴租子的。剩下还有将近一千亩地,都是下田,还有两千亩的地,根本种不出东西。可那些地,都是咱们的。”
    “只要县衙门放淤,到时候那些地,就都成咱们的了。在这里说,就是为了避开族长。这些日子,你们千万可别被人骗了,守住家里的地,特别是别让族长骗了去。”
    “完了……”一名瘦弱的汉子,瘫坐在地上,绝望的道:“俺娃儿去年病了,问族长借钱买药,还不上。昨天族长叫我用十亩地抵给他,还买了二十亩……”
    “什么?他怎么这么早得了信?”
    “多少钱卖的?”
    “二十亩地,才卖了两贯钱,原想着都是荒地,谁想得到,谁想得到!”
    (低头看了看)没太监啊,怎么评论区有人问是不是太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