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五台寺,顾玄启刚听方丈讲完经,就得知祝奉仪奉命前来求见,便召了祝奉仪进来。
祝奉仪见到太子后泪眼涟涟:“殿下,您看着瘦了许多,可是在五台寺受苦了?”
顾玄启才到五台寺一天,就算瘦也是前些日子瘦的,可见祝奉仪这眼泪流的不甚真诚。
“你来此处作甚?”顾玄启问。
祝奉仪抹了抹眼泪道:“嫔妾特奉陛下和皇后娘娘之令前来侍奉殿下。这是嫔妾亲手做的素斋,殿下快尝尝。”
顾玄启扫了眼桌上极为精致的素斋,一看就不是出自祝奉仪之手,他没戳穿她,只道:“孤这里不用你侍奉,你回去吧。”
祝奉仪连忙摇头:“这怎么能行呢?嫔妾是奉命过来……”
顾玄启不等她说完便打断她:“来人,送祝奉仪回去。”
张公公送了祝奉仪出去,回来看到桌上分毫未动的素斋,便请示道:“殿下,这素斋该如何处理?”
顾玄启无甚胃口,便道:“拿下去分了吧。”
张公公于是将素斋端下去,见院中有几个洒扫院子的僧人,便分给他们吃了,又回到静室中伺候。
没过一会儿,外面传来扑通几声,张公公出去一看,见刚才分吃了素斋的几位僧人竟然都口吐白沫倒在了地上,张公公这才知道那素斋竟是有毒的。他心里一阵后怕,若太子方才吃了这素斋,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张公公连忙回静室禀报了太子殿下,顾玄启亲自到院中检查了下几名僧人的状况,见他们俱是中了剧毒,救不回来了,他顿时沉下脸来。
祝奉仪没这个胆子给他下毒,除了五弟,不会有人更希望他死在五台寺。
又有几个无辜之人因他而死,顾玄启满心郁愤,当即回转静室抄起佛经来,努力让自己平心静气下来。
东宫,祝奉仪刚回宫没多久,就见圣上身边的王公公亲自带人过来了。
“王公公,什么风把您吹过来了?”祝奉仪连忙赔着笑脸迎了上去。
“祝奉仪,你胆敢毒害太子,陛下特令老奴过来拿你问罪。来人,将祝奉仪押回去!”王公公一挥手道。
祝奉仪一下子傻了眼,她还以为陛下派王公公过来是要问她太子的情况,没想到居然是来拿她问罪的!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怎么会毒害太子呢?”祝奉仪忙问。
“你亲手做给太子吃的素斋可是有剧毒,险些毒害了太子殿下。祝奉仪有什么话,还是到陛下面前辩解吧。带走!”王公公一甩拂尘往外走。
祝奉仪被一路押着往宫外去,她一路喊冤,却无人理会她,眼看着就要被押出东宫,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慢着’,她回头一看,竟是太子妃。
“太子妃娘娘,嫔妾绝对没有毒害太子,求娘娘快救救嫔妾!”祝奉仪像抓到救星一般大喊道。
叶从霜走到近前,问王公公:“王公公,此案尚未查清,下毒之人未必是祝奉仪,不如先将祝奉仪关押在东宫,等案子查清了再抓她也不迟。”
祝奉仪闻言感激地看向太子妃,往日里她对太子妃多有刻薄,没想到关键时候太子妃娘娘竟然愿意出面保她。
“将祝奉仪拿回去问罪是圣上亲口下的命令,还望太子妃娘娘不要为难老奴。”王公公拱手道。
叶从霜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公公将祝奉仪带走了。
祝奉仪临出东宫前回头看了眼太子妃,她眼中有愧疚,更多的是绝望。
叶从霜看到了她眼中的绝望,也知道祝奉仪此去怕是没命再回来。叶从霜心里一时有些难受,如果她没有派祝奉仪去五台寺侍奉太子,就不会发生此事。
隔日,五台寺一案有了定论,祝奉仪被太子降位并罚了禁闭后,对太子怀恨在心,才在送给太子的素斋中下了剧毒,意图毒害太子。祝奉仪也因此被圣上赏了一杯鸩酒。
消息传到东宫,叶从霜气郁不已,冲到院中耍了一套枪法,才勉强平下心中郁气。
顾韵宁在一旁围观了下,见母妃脸色不好看,枪法也不及平日舒展,便问:“母妃,您在为何事不悦?”
叶从霜摸了摸她的头,将祝奉仪之事说了出来。
顾韵宁很不解:“祝奉仪又不是什么好人,她死了母妃为何要难过?”
“即便她算不得良善之辈,却也不该因为没犯过的错而被处死,否则这世上便失了公道。”叶从霜解释。
顾韵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等女儿长大后便将公道找回来。母妃别难过了。”
叶从霜被她逗笑了,陪她玩了一会儿后便让嬷嬷送她下去。召人将整个东宫搜查一遍,祝奉仪之事,说明东宫必有内鬼,她得将这个内鬼找出来。
泾州,宋蝶在庄子上住了半个来月,才渐渐发现有些地方不太对劲。比如,庄子里的护卫极多,庄子里的地窖还贮藏了许多米粮钱物,就连整个村庄的农户,也似乎不同寻常。
宋蝶逼问庄子上的管事,才知道这个村庄是太子为她准备的避世之地,村庄里的农户也并非普通农户,而是护卫假扮。地窖里的米粮钱物,够她们吃用一辈子。
待在这儿,她可以带着两个孩子安稳地度过下半生。这个村庄几乎与世隔绝,无论外面世事变迁,都不会影响到她们。
可太子明明说过等事情解决了就接她和孩子们回去,为何要为她准备这样一处万全的避世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