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5页

      离小君摊手,“我自是信你的。不过,若是你想证明自己,我也不能拦着的。”
    “就这般定了!”
    垂花门外,贺夫人也与温大人说定了,等入了春,温夫人带着自家姑娘来杭州城烧香。
    ====
    第二日,杭州城,城北。
    离小君和许晋清带着得用的人出了杭州城的北城门。
    一下马车,就看到北城门外乌泱泱地一大片人,吓了一大跳。
    许晋清皱眉:“离着清明应该还有将近2个月吧?为什么这一片有这么许多人?”
    离小君猜测:“或许他们都是来凌公坟来上香的?”
    “我们挑中城北就是看中这一片人少,不会吓着无辜百姓。不成想这里今日却是这般多人,临时换地方,恐怕来不及了……”
    “没别的法子了,只能想办法劝一劝人了。”
    许晋清点头,与领头的衙役吩咐了几句后,就四处散开劝百姓离开。
    “我们不走!我们是来给知府大人撑腰的!免得别人欺负我们杭州城无人!”
    “就是!我们才不走!我从天刚亮就蹲在这儿了,才不走呢!”
    一俩个百姓一吆喝,就得到了所有百姓的应和。
    离小君忍不住嘀咕:“倒是我眼拙,没瞧出来大人如此受百姓爱戴。”
    许晋清笑着看着挥手的百姓,与有荣焉,“嗯,我也眼拙,没瞧出一个游手好闲的知府,有什么值得一城百姓拥戴的。”
    许晋清顿了顿,问道:“既然这是咱们杭州城百姓的心意,拒绝了也不好。你看,有没有能用得到的。”
    “既如此——那就让咱们杭州城上下,送给那些大人,一场大戏吧!”
    因着时间紧迫,离小君将所有来人分配了角色。
    有的是来上香的香客。
    有的是来游玩的百姓。
    有的是迎亲的亲眷。
    有的是路过来讨喜糖的。
    还有一支长长的迎亲的队伍。
    第41章 百余人不讲江湖道义……
    果然如贺禹猜测一般, 第二日一早,宗巡抚十几人就提出了要四处逛一逛。
    来了杭州城,必是要去西子湖瞧一瞧。
    宗巡抚等人虽有心微服私访, 但是也怕自己小命交代在杭州城,所以到底也不敢去人多的楼船,只挑了一艘画舫。
    上了船后, 船娘为众人清唱了小曲,行至归途,就换上了说书先生。
    “今日,我要讲的就是最近风靡杭州城的小神医。传闻, 小神医凭借着一神药,能治男人隐疾……”
    许同知在一旁小声地解说:“确有此事,当初我有幸与小神医见过一面,得了小神医赐药治好了一人! 如今杭州城的百姓, 都在疯狂地寻找小神医, 想要小神医赐药。”
    许同知这般一说, 宗巡抚几人都来了精神,都是男人,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得上的时候。所以,众人听得十分来劲儿。
    等着下了船后, 去了第一楼用午膳歇息片刻时,众人还在谈论这个小神医。
    末了, 还纷纷羡慕许同知有这般好运道能得了小神医赐药。
    许同知十分欢喜自己吃得开, 卯足了劲儿地介绍着杭州城最近风靡的物什。再觑见在一旁窝着喝茶的贺禹,出尽风头的他就好似已经将知府之位夺来了!
    “说起来,杭州城里除了小神医,还有城北的凌公坟。虽是凌公坟, 但是却是比一般寺庙都灵验。有一莽夫在凌公坟前大放厥词,下山路上他爹的坟就塌了!其他的坟都好好的,就他爹的坟塌了……这事儿贺大人也知晓,还特捐了银子修缮凌公坟。”
    贺禹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傻子。
    他原本还想着如何不漏痕迹地将人往城北引,好了,不用他费神了,有人热心地帮忙了。
    贺禹向来油盐不进,没想着竟然还捐了银子修缮百年前的破坟,那定然是那凌公真的有灵了。
    不得不说,许同知颇会说故事,绘声绘色地说着故事,勾着一众人的好奇心。
    宗巡抚几人也跟着起了兴致,一致决定去凌公坟去凑凑热闹。
    出了城北,果然如许同知说的那般,上香的百姓络绎不绝,更有诚心者,三步一跪,九步一叩上山。
    倒是让原本只是瞧热闹的十几人也跟着认真起来,遣了人到小摊子上买了香烛才上了山。
    过了九曲桥,入目皆是梅树,穿过重重梅林,便是凌公坟。
    贺禹瞧了都忍不住咂舌,他只让石匠好好地修缮一下凌公坟,没想到石匠竟然将凌公坟修成了一圆坟,坟旁还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凌公生平。
    梅树也被修剪一新,偶有几支梅花绽放的枝头,竟有白鹤在休憩!
    这到底是谁斥了巨资弄了百鹤来装相!
    这是什么人间仙境!
    这还是坟头吗?!
    鹤,仙禽也。
    能引来仙鹤的地方,绝对有灵!
    宗巡抚几人不再说话,只眼神互相示意,一一恭敬地上了香,供上香烛,生怕惊扰了地底下的凌公。
    待得众人下了山,才敢小声地说着话,“杭州城,果真人杰地灵呐——”
    十几人走上了官道,正说着话,就听到了从北城门出来一支迎亲的队伍,唢呐咿呀咿呀地吹着。
    宗巡抚几人如今一看到娶亲,就会想起昨日在刑房里见到那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