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92章 要什么赏赐

      李东阳低头,仔细看着严成锦的册子。
    “于乔,你看严成锦的奏本,你此前曾举荐大同巡抚陈元锡,当顺天府尹?”
    陈元锡是浙江仁和县人,与谢迁是老乡。
    曾任大理寺寺正,后来升福建布政使司,又调回大同任巡抚,镀完金,就该当顺天府府尹了。
    谢迁凑过来接过疏奏,大同巡抚陈元锡克扣赈粮。
    “愚弟举荐过他。”
    难怪严成锦这家伙跑了。
    ……
    山西,大同。
    六月下旬,太阳毒辣,护城河上役卒们用铁锹挖沟濠。
    总兵李瑾骑在马上,手里拿着鞭子,打出几个响亮的鞭花,“瓦剌人屯兵塞外,迟早要攻大同的,快点挖。”
    土默特部小王子率领五万兵马,囤在塞外。
    就等着秋收时,攻城劫掠。
    英国公传新皇旨意,要在城墙下挖一条沟渠,不论是敌军进攻,还是撤退,都能减缓敌军攻势。
    “总兵大人,大半月没有休息了。”
    “请将军让我们喝一口水吧?沟濠一月就能挖完,不耽误工期。”
    役卒中的小旗王福胜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啪的一声,一记凶狠的鞭花打在背上,王福胜疼得龇牙咧嘴。
    李瑾大声道:“喝什么水!新皇岂会是好糊弄的人?”
    等李瑾走远后,几个士卒围上来。
    “狗娘养的!痛死老子了!”王福胜咒骂。
    “西北风沙大,暴晒下去也是死,我听说陈元锡被抓了,你们还要待下去吗?”旁边的王保问道。
    大同的赈粮,是由他们卫所护送,迫于生计,几人都拿了一些钱粮。
    “王哥,你不会想干那事吧?多少人都失败了。”
    “如今不同了,士卒对李谨不满,一旦我们起事,他们必会响应,瓦剌人也会趁机攻城。”王保小声道。
    他是队伍中的小旗,掌管着十个人。
    略懂一些兵法。
    “就算失败,换个名字去江南当流民,迟早会被朝廷安置,从军户变成农户。”
    众人眼前一亮。
    如今,百姓的日子比当兵好数倍,谁还愿意当兵。
    “大王哥,你说要怎么干?”
    …………
    京城,惠风和畅。
    严成锦拿着册子来觐见太上皇。
    大同御史传回疏奏,土默特部小王子屯兵在城外,而如今朝中没有兵部尚书,正好替老爹请乞。
    “太上皇,这些是都察院查出来的名单。”
    太上皇弘治想起来,曾经叫严成锦查收纳赈银的官员,“大同巡抚陈元锡,此人不是谢公举荐为顺天府府尹的人?”
    萧敬凑上前一步,“是啊。”
    顺天府刘庆升了礼部右侍郎,补额选的就是此人。
    “严卿家能查出来,比东厂厂卫还厉害。”
    “……”萧敬。
    严成锦抬头看去,只见太上皇弘治露出一个微表情,看起来有些危险。
    “臣查这件事,其实也耗费了很大的心力。”
    “说吧,要什么赏赐?”太上皇弘治秒懂。
    严成锦沉吟片刻,刚才已经找朱厚照要了一块免死金牌,两个皇帝就是好,能领两个礼包。
    “御史传回疏奏,土默特部小王子屯兵大同,臣想举荐家父,为兵部尚书。”
    太上皇弘治想起来,这段时日,兵部由严恪松和王宪打理。
    两人都是侍郎。
    他是重情重义的人,承诺等张敷华回京,留着兵部尚书之位,可眼下若瓦剌出兵,兵部就需一人调兵遣将。
    但杨一清和严恪松,他也不知选谁。
    “你先回去吧。”
    严成锦就是挑谢迁几人不在谏言,怎么愿意回去?
    等太上皇和他们商议后,没准要换成另外一个人。
    三边总制杨一清,也有资格担任兵部尚书。
    他准备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是老爹请乞致仕,就像后世离职,逼老板加工资。
    第二套是由他和李东阳请乞,太上皇看在李东阳的面子上,多少会偏向老爹。
    第三套是让老爹出征瓦剌,打死几个台吉或者太师,回来直接敕封尚书。
    第四套是让朱厚照写圣旨,圣旨一下,太上皇弘治也不会再干涉。
    眼下来看,第一套最保险。
    “臣还有一句话想说。”
    “说吧。”
    “太上皇也知道,家父身上有伤,不能再去边陲。”
    这样杨一清就不能回来了。
    说完后,严成锦就退出了大殿。
    ……
    文吏抱着朱批后的疏奏走进内阁。
    听说严成锦举荐后,李东阳抚摸胡须,这家伙早就想举荐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眼下大同屯兵,需一个兵部尚书。
    “宾之兄何意?”
    谢迁看向李东阳,想选杨一清,严恪松在三边立功勋,更适合守边陲。
    杨一清学识很高,眼界不凡。
    比严恪松更适合在朝中任兵部尚书。
    只是,严恪松是李东阳的亲家,哪里有不帮亲家的道理。
    蒋冕一脸关切,却没发表意见,内阁还是要团结一致。
    “若李公选严恪松,那我等就不提杨一清了。”
    张升和崔岩也大抵是这样的想法。
    “选杨一清,杨一清定会被严成锦弹劾,为保住这等朝廷栋梁,还是选严恪松吧。”
    “……”谢迁。
    “……”崔岩。
    蒋冕倒是觉得,还是李东阳考虑周到。
    谁知道严成锦手中有没有弹章?杨一清这等堪比内阁大学士的能臣。
    一旦致仕,的确可惜了。
    ……
    次日一早,太上皇穿上常服准备去文华殿阅奏。
    想起昨日的事,心中仍然颇为纠结。
    该不该给严成锦准奏?
    还是升杨一清任兵部尚书?
    严恪松调回京城后,就没有什么功绩了。
    萧敬欲言又止,知道太上皇弘治为难兵部的事,嘀咕道:“太上皇,内阁全选严恪松,您不用为难了。”
    “怎会如此统一?”
    “……奴婢也不知。”
    萧敬说完之后,还不忘朝左右看了几眼。
    却看见严成锦站在大殿中,面色僵硬了一下。
    踏入大殿中,太上皇弘治扶着龙椅坐下。
    “严恪松在三边立功,又在屯门击溃弗朗机人,精通水陆,臣以为,可以任兵部尚书。”李东阳道。
    谢迁凝神看着太上皇弘治,几人不置一言。
    心中虽然更偏向杨一清。
    不过,严恪松资历浅,任六部也未必有机会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