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程璧和叹气道:“我们是昨日从京都出发的,想着连夜回书院,结果官道上闹出了人命,又是大雨又是打雷,最后改走小路投宿了农家。”
“人命?”江半夏佯装惊讶道:“京都地界,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我们也不清楚,官道上尸体堆积成山,好像还是两拨人。”程璧和压低声音道:“当时锦衣卫的人来了,我们不欲惹事就掉头走了。”
说完程璧和又道:“不瞒江兄,京都地界,闹出了人命还出现了锦衣卫,这种事情很难说是什么,况且遇到了就会...”
程璧和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听到这里江半夏下心里有了底,看来昨天后面的确还有人等着他们,但她又觉得十分违和。
听程璧和说是两拨人?
两拨人?
厮杀在一起的两拨人?到底是谁的人?
第六十八章 典谒
书院选修的地方颇为幽静,四周树木丛生,路面整洁,郎朗的读书声隐隐约约的传入众人的耳中。
“到了。”
程璧和一行的学生跳下牛车,他们先是整理衣冠,后又将鞋帮子上的泥巴用叶子擦拭干净。
“我带你们二人去见典谒。”程璧和笑容温和,颇有学长之风。
江半夏环手微躬:“我们兄弟二人,在此先谢过风华兄。”
书院虽为读书人读书的地方,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学生们私底下也将人分出了个三六九等。
程璧和年龄较长,在书院里小有地位,乃是经义斋五经经长之一,学为表率,学生们都很服他。
有了程璧和的引荐,江半夏与何乔倚很快就见到了东林书院的典谒。
典谒是书院专管接待四方来客的学子,通常能担任典谒一职的学子,大多周正娴雅,言谈礼仪无可挑剔。
江半夏打量着眼前这位姓柳的典谒,先不说言谈举止,光凭他颌下飘逸的美须,这位算是时下男子审美的典范。
“二位是来东林书院求学的?”柳韶云起身问道。
这两人一身短打,身上不光没有背书还挎着大刀,一看...就不像是来求学的,他有些怀疑程璧和的眼光。
“柳典谒。”江半夏拱手致礼,她开门见山道:“我们二位并不是来求学的。”
柳韶云有些诧异,刚才程璧和引荐时的说辞是来求学,怎么...不是?
江半夏使了眼色,何乔倚立马将门窗闭紧。
她将腰牌拍在桌子上:“我们是来查案。”
腰牌与木质桌子碰撞发出的咣当声让柳韶云回了神,蓝底金边刻着北镇抚司四字的腰牌赫然闯入他的眼帘。
“锦衣卫查案,还请柳典谒多加担待。”江半夏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但语气颇为冷淡:“我们到来的这件事情还请柳典谒不要与任何人说起,否则...”
她未将话说完,但冷淡的语气已经将要表达的意思传达到了。
柳韶云气恼道:“这里是东林书院!岂容你们放肆!”
这些人太过可恶,冤害忠良、欺压百姓,哪里都有他们锦衣卫的影子!
江半夏将腰间的佩刀拍在桌子上,她有些玩味的看向柳韶云,之前在路上与程璧和交谈的时候,他们这些读书人似乎并不想与厂卫们扯上关系。
但今日一看,敢发声说不的还是大有人在。
她一把拽过柳韶云的领子,将其拖至身前:“柳典谒要是不行方便,那在下就要另想办法了,锦衣卫的手段想必你也是知道的。”
柳韶云被迫低下头,他挣扎着想要挣脱,但是毫无作用,在绝对力量下,只能妥协。
“我们只是查案,绝不会影响到书院的正常教学活动。”江半夏松了手,她道:“柳典谒尽管放心。”
柳韶云捂着被拽松的领口,他连道:“欺人太甚!”
“老大,这人不配合。”何乔倚见状插嘴道:“既然他不配合办案,咱就拿了他顶罪算了。”
“也对。”江半夏松了松护腕:“柳典谒拒不认罪,直接就地正法吧,到时候回去也好交差。”
这下轮到柳韶云懵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从未遇到江半夏这样的人。
江半夏挑眉道:“所以,柳典谒想好了吗?”
“我...”柳韶云语结,他的心情一时间千回百转。
*
京都,东厂。
曹醇刚下了值,他冷着一张脸进屋,立马就有小太监捧了盆、巾帕、水壶上前。
“干爹,喝点茶润润口。”小太监双手举着茶盏上前:“江南新贡的明前龙井,昨个才加急送来京都的。”
曹醇支着头,眼皮子都不带抬,直道:“脏。”
几个侍奉的小太监愣住了,手上的动作全停了下来,他们面面相觑,屋内气氛陷入冷凝。
带头的小太监眼珠子一转,他连忙跪下,诚惶诚恐道:“干爹,茶是江南织造局送的,儿子们不该收...儿子们该死。”
“不是这件事。”曹醇冷声道。
几个小太监爬伏在地上,谁也不肯先开口。
“翅膀硬了,都不肯开口?”曹醇不怒反笑:“那就拖下去,直接打死。”
“干...干爹!”地上跪着的小太监们求饶道:“干爹饶命。”
曹醇以脚点地,令其中一人抬头:“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