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2页

      “诸位今日怎么不说话?”曹醇扫过众人,他笑吟吟的端起热茶轻抿一口:“这茶味道不错,大冷天喝着刚好。”
    第三百一十三章
    曹醇说话惯是阴阳怪气道:“今个殷阁老请咱家来是有何事要说?”
    内阁掌舵的是首辅,可秋天的时候首辅龚绥突染风寒,撂下内阁一大堆事全堆在次辅殷知曾的身上。
    “郑仰谷的来信你们都看了?”殷知曾开门见山问:“都有什么想法?”
    这话将内阁众人问住了,赈灾的烂摊子谁沾谁倒霉,今年冬天就是个坎,势必要死人。
    死谁,昭然若揭。
    这些人谁也不肯先开口,他们盯着对方,都在等对方开口。
    “都这么不给殷阁老的面子?”曹醇冷笑出声:“你们不说,咱家可就先说了。”
    “郑大人的信咱家也看了,说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赈灾无粮。”曹醇微抬眼皮,不动声色的扫视众人。
    “想必殷阁老请大家聚在一起,商量的就是这件事?”
    殷知曾黯然一叹:“正是此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一说。”
    众阁员苦笑,哪里有什么想法,就算有想法他们也无处筹粮。
    已至穷途末路了。
    户部侍郎李滦一砸桌子狠道:“四处要粮!四处要钱!哪里有!你们说哪里有!”
    “再推出一个侍郎当替死鬼?”李滦近乎咆哮。
    工部侍郎赵翰背了工部两万两河堤营造的锅,如今还有谁能替他们背赈灾的锅?
    谁能想堂堂大铭王朝,两京十三省,辖下百姓数以万计,户部财政竟连年缩水!根烂在哪里内阁当中人尽皆知。
    皇室挥霍无度,藩王圈占庄田,一桩桩一件件,能说的,不能说的,全压在大铭之上。
    内阁众人苦不堪言,他们哪里是什么人臣,分明就是替罪羊。
    “李滦!”殷知曾吼出李滦的大名:“闭嘴!”
    “还有什么要商议的。”张衡江跟着冷笑:“我劝诸位大人都回家洗干净了脖子,等着掉脑袋吧。”
    “江大人,今日殷阁老请我们来就是要商议赈灾的事情,如今虽然前路渺茫,但我们好歹要做些准备。”吏部尚书卫贤开口,他是殷知曾的学生,说话自然向着老师。
    “我看,还是先听阁老说吧?”一直跟着浑水摸鱼的孙丘民小心翼翼道:“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我们不止三个人,商量商量总能有办法...”
    曹醇优哉游哉的看着内阁众人争的面红耳赤,他挑了手凑在眼前细看,心里冷笑,殷知曾那老东西,不找李三顺找上他,主意打的怪好。
    “肃静。”殷知曾猛拍椅把,高声呵斥:“吵吵闹闹,像什么话!”
    这声肃静过后,众阁员立马停声,争吵是停了可气氛却降至冰点。
    “大家都商量好了?”曹醇这时出声道:“要是商量好了,咱家就先行告退,宫里还有事情等着咱家。”
    殷知曾怎么可能放过曹醇,他抿起干干巴巴的唇:“曹督主,你怎么看?”
    “咱家能怎么看。”曹醇阴阳怪气道:“如今四处筹粮才是关键。”
    殷知曾摇头,他想听的不是这个答案。
    *
    曹醇坐着轿子来又坐着轿子走,他使劲搓揉着手中的菩提串,眼前一片清明。
    那老东西的意思,他怎么能不明白。看书窝
    一盘棋走向死胡同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翻重来,整个大铭内在制度的推翻,是要流血是要牺牲的,不到最后,谁也不会尝试这种办法。
    他闭眼问道:“江南可有来信?”
    焦大从袖子里掏出封信,毕恭毕敬的递至曹醇手边:“今早才从南边来的。”
    信封入手冰凉,曹醇嫌弃的掸开道:“你替咱家看看里面写了些什么。”
    光看那信封封面上的字迹就知道是江半夏写的,一去江南数月,给他的来信少之又少,实在可恶。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江...”焦大展信就念。
    曹醇抬手打断:“前面的废话就不要念了,挑重点。”
    焦大拿着信从头看到尾,犹豫半天不知如何开口,他直愣愣的递给曹醇。
    曹醇颇为嫌弃的接过信道:“咱家那么多儿子中,就你是个锯嘴闷葫芦,一封信有什么说不得的。”
    信只有两张薄纸,曹醇从前至后很快扫完,他细长秀丽的眉毛随之皱起。
    信中江半夏交待她在江南收拢矿权的事,又说了如今江南赈灾的情况,待到后半段话锋一转,几乎从不求人的江半夏竟拜托他去查一个人。
    “庆文二年一个姓何的锦衣卫。”曹醇把玩着手中的菩提串。
    曹醇将问题抛给焦大:“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干爹,江师兄信中提到这位何姓锦衣卫的后人就住在城西柳儿胡同,儿子认为应该先派人上门探探虚实再做打算。”
    啪!
    曹醇猛地摔出手中的信,细眉上挑,那模样不怒自威。
    “干爹!”焦大胆子小,当即扑通一声跪到在地。
    “还没见到你师兄这就开始巴结上了?咱家要养狗,养的也是听话的狗”
    焦大傻眼了,他根本听不懂曹醇话中的意思,想不明白曹醇为什么发怒。
    “你去修信,就说我已知晓,让她注意点分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