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8页

      并且毫无阻碍地住了下来。
    同时还跟朱厚照顺利完成了接头任务,开始进入更深层次合作。
    具体情况主要是乔木鞭辟入里的给朱厚照剖析下如今大明局势。
    百姓的局势,文官的局势,武将的局势,以及皇族宦官的局势。
    各方面弊端都跟他讲清楚了。
    把他往果决的方向引导。
    当然了,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一点还在于乔木在逐渐的将自己手里的势力转交一部分给朱厚照。
    不论是军事势力还是资产。
    全部都转交了一部分给他,既是为了让他练手,也是为了让他暂时熟练一下,免得回头当了皇帝之后太忙,没时间去学习并且练手。
    先前发生的事,让乔木深刻意识到了她守陵三十六年的好处,因此乔木她特地改变了原先的计划。
    决定以后不住皇宫了。
    决定等弘治帝死后,朱厚照一登基就立刻回裕陵,到时候直接通过仿生机器人远程跟朱厚照合作。
    这样不但能够完成计划,同时还能给原身留下一个很不错的民间故事,说不定数百年后,英宗皇帝和钱皇后守陵几十年的感人爱情故事还能流传下去,为众人所悉知。
    这么做的话。
    想来原身应该会更满意。
    毕竟她跟英宗皇帝两个人的确感情深厚,愿为对方赴死的那种。
    因为有这样的计划在,所以乔木在给朱厚照势力的时候还是蛮慷慨的,并未设定乱七八糟的约束。
    但凡是给出去的。
    就再也没有插手管过。
    这样的行为无疑让朱厚照很满意,也更加放心与乔木合作,这时候的他还一直被他父皇约束在东宫那边上学,根本就没什么机会接触其他势力,就连银子都没有多少。
    而乔木不但给他势力,还给了他价值数百万白银的资产,这样的好事他要是还不满意,那像话吗?
    他爹对他都没这么好。
    更别说张皇后了。
    打个比方来说,某人有一个亲奶奶和一个干奶奶,亲奶奶不但严格还抠,干奶奶不但宽松,而且还要什么给什么,随随便便就给个几百万上千万的,如此一来这个某人到底会跟哪个奶奶更亲还用说吗?
    人性使然之下。
    大多数都会倾向于后者。
    因为人的真实性格,本来就是贪图于安逸和享乐,只是有些人能够克制的住,有些人克制不住,还有些人虽然克制不住,但是他们也没有条件去安逸享乐,只能努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安逸享乐才是正常的。
    有奶就是娘这句话,虽然说起来不太中听,也有些苛刻,但在很多情况下,却的确算是一句实话。
    乔木本来就没有摄政夺权,或者造反当皇帝的念头,她对朱厚照也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对他好,想和他共同合作达成原身的愿望,这种坦诚,朱厚照本身也是能感受得出来的,因此他们的合作自然顺利。
    如果彼此互相隐瞒不坦诚。
    那才是合作失败的最大难关。
    等到到了次年,弘治十八年六月份的时候,乔木总算等来了弘治帝重病的消息,如果这时候乔木不在的话,那后宫的一些事,包括前朝的事,可能都会由张皇后接手。
    朱厚照因为年纪小的原因。
    根本容不得他去干预。
    不过这次有乔木这个太皇太后辈分的大佬在,自然由不得一个皇后去插手,皇后就留在皇宫当中。
    安稳的给皇帝伺疾好了。
    因为乔木在插手朝政之事的时候一直把朱厚照带着,做什么事都是当着朱厚照的面做,并且还跟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在表示,她本身没有干预朝政的念头,只是临时过来搭把手。
    这种插手朝政还把太子带着教导的行为,朝中大臣不要太满意。
    就是病重的弘治帝。
    那都放心了许多。
    然后,就出了意料之外的事。
    根据历史记载,弘治帝是在六月八号这一天死去的,可是乔木这次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了六月二十八号,弘治帝他竟然还没有死。
    至于原因。
    很简单,是乔木自己的锅。
    如果她不在,那就应该是张皇后出面插手干预朝政,张皇后那是什么存在,那是在未来想要把自己的懿旨改成圣旨的人,她对权力的向往虽然可能没武则天那么浓烈。
    但显然也不是什么善茬。
    她插手干预朝政,铁定会跟大臣们闹矛盾,甚至还有可能想办法给自己的弟弟啥的弄好处,把朱厚照给弄到一边,不让朱厚照插手。
    也是十分理所当然的事情。
    弘治帝要是看到这情况。
    能安心治病才怪。
    早早因病去世,很正常。
    可是现在,乔木这种带着他儿子朱厚照一起插手朝政之事,让朱厚照跟着学习的行为,无疑让弘治帝很安心,生病有时候就这样,心态好了,心情没太大起伏,那自然更加容易多活几年或者把病治好。
    于是,弘治帝他丫就逆天改命的又多活了不少天,活到了二十八号都没有断气,甚至还能喝粥了。
    给人一种快好了的感觉。
    第1224章 孝庄钱太后的不甘(完)
    弘治十八年,七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