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吃批发商的回扣,那只是米氏集团赚的少了点,最多也就是年底利润率会降低,可吃原材料商和代加工厂的回扣,那则意味着产品品控降低,更意味着产品质量下滑。
消费者又不是傻子,不可能只认牌子,不看质量,产品质量刚开始下滑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不一定感觉得到,可是产品质量下滑越来越严重,原本不缩水的缩水,不掉色的掉色,他们反应再迟缓也能感觉得出产品的质量下滑变劣质了。
较真的可能会投诉退货。
不较真的人即便不退货,那以后也会基本把这个牌子排除在外。
把牌子当成劣质品牌对待。
如此不到半年时间。
米氏集团过去多年积攒下来的信用,就基本破产了,产品销售量更是飞速下跌,虽然没有跌到零。
但也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过去他们资本雄厚,入不敷出无所谓,无非就是亏损,无非就是再卖两套房,把亏损的资金补上。
可是随着米君宝开发房产项目失败,大量资金被套牢,同时又有巨额的银行贷款要还,米君宝根本就拿不出钱去填米氏集团的亏损。
这时候已经吃到了回扣甜头的米家亲戚和朱家亲戚,却依旧不愿意放弃这方面的收益,非但没有暂时停止生产,想办法把库存清掉。
反倒还在加大生产降价批发。
两头吃回扣。
然后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卖不出去,只能变成库存,公司库存很快就超过了积压极限,一边是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一边是库存不断的积压造成亏损,两相叠加之下,公司的亏损金额自然是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大到无法承受的程度。
然后就是集团被破产清算。
库存都被低价批发卖了,七块一斤,九块一斤的价格批发卖掉。
米氏集团正式破产倒闭。
所有股份全部变成废纸。
分文不值。
而资不抵债的部分。
全部都得由米君宝来偿还。
这件事对于米君宝而言,那基本就是压死他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原本他还想挣扎挣扎。
可米氏集团破产后,他自己都懒得挣扎了,欠的钱也懒得还了。
直接让银行没收他的资产。
正好他手里那些别墅卖不掉。
让银行拍卖也蛮好的。
倒还省得他到处做广告卖房。
银行那边的最终拍卖价虽然比较低,但是一套别墅最低最低,好歹也卖出了两三千万上下,米君宝那堆原本打算按半个亿价格售卖的那批别墅总共有两百套左右,最终以极低的价格卖出了四十八个亿。
其中近四十个亿都被还债了。
这也意味着米君宝折腾了一大通,折腾了两三年,最终把自家数百亿资产的家业彻底败光,成为一个手里只剩八个亿现金的穷光蛋。
虽然他还剩了这么多现金,但是他们家却是彻底的永无宁日了。
米崇只要一闲下来,就直接骂或者指桑骂槐的骂自己儿子,骂败家玩意,窝囊废,废物之类的话。
同时还跟他儿子要债。
米君宝搞房地产的时候,地皮和一部分启动资金都是米崇给的。
因此理论上来讲,那批别墅群当中至少有三成左右是该归米崇所有的,就算按银行拍卖价算,那也应该分给他十四亿多,可是米君宝还完债之后只剩下八个多亿了,这笔钱他还想东山再起啥的呢,自然不会给他爸,米崇他又哪能甘心。
所以想方设法要债很正常。
米君柔也在跟她哥吵。
她当初分到的东西本来就不算多,其中最值钱的就是米氏集团百分之十的股份,她就指望靠着这百分之十股份带来的分红过日子呢。
可是现在集团破产了,她这百分之十的股份直接就成了堆废纸。
这对于米君柔而言,那就是在断她的根,就是在断她的未来啊。
如此她又怎能甘心呢?
集团破产了没办法,她也不可能找其他人要钱,只能追着她哥不放,要求她哥补偿她的经济损失。
而米君宝在面对他爸和他妹的追债之余,还得花大量的精力去告他那些个亲戚,去告他舅家的亲戚和米家的亲戚,告他们挪用资产。
告他们吃回扣,非法所得。
总之跟两家彻底撕破了脸皮。
彼此不是吵,就是闹。
都是亲戚上门,就算报派出所也没啥用,因为他们彼此的亲戚关系是客观事实存在的,只要没有动手动脚,单纯的撒泼吵闹之类的。
根本就没办法准确定罪。
偌大一个米家,彻底成了本地笑话,也成了附近邻居们的笑话。
最后,米崇出于担心自己要不到钱,他儿子再跑了,所以索性直接把他儿子告上了法庭,米君柔也顺带着凑了下热闹,试试看能不能要到钱,跟她爸一起起诉米君宝。
米家父子的官司,兄妹间的官司,彼此亲戚舅家之间的官司,大大小小几十场官司叠加起来,打了好几年时间,打的乔木和米菲菲吃瓜都吃腻了,这才得出最终结局。
结局就是米朱两家亲戚基本都被判了刑,要么还钱,要么坐牢。
米君宝也要还钱给他爸。
因为当初米崇以地皮和投资入股是写进合同里的,而米氏集团无论是法人还是股份都已经和米崇毫无关系,米氏集团破产的债在米君宝没死的情况下,也跟米崇无关。
--